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32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罩设在冷却塔出气口上方的壳体,壳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填料层,冷凝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冷却塔出气口处安装有风机,风机由电机驱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界低温气体的引入,加上冷凝填料的凝结作用,能够将冷却塔蒸发损失的水汽回收,减少了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和补水量。了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和补水量。了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和补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涉及一种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开式冷却塔通过将气体引入冷却塔,气体在进入冷却塔后,先经过冷却填料,循环水从冷却填料上方流下,经过冷却填料时与气流接触,循环水水温得以降低。但是气流会带着部分水汽一起从冷却塔上方出气口排出。根据冷却塔处理要求、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开式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在处理量的1

2%。一般冷却塔的处理量较大,故所需的补水量较大,蒸发损耗占补水量的80%

90%。因此亟需一种能够降低蒸发损耗、补水量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通过外界低温气体的引入,加上冷凝填料的凝结作用,将从冷却塔排出的水汽冷凝回收,减少了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和补水量。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包括罩设在冷却塔出气口上方的壳体,壳体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填料层,冷凝填料层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冷却塔出气口处安装有风机,风机由电机驱动。
[0006]优选地,所述冷凝填料层包括冷凝杆,冷凝杆上设置有冷凝填料。
[0007]优选地,每个冷凝填料层的冷凝杆呈圆锥形设置。
[0008]优选地,每个冷凝填料层的冷凝杆上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圈,冷凝圈上也设置有冷凝填料。
[0009]优选地,上下冷凝填料层的冷凝杆错位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冷凝填料采用棉状化学有机纤维。
[0011]优选地,所述壳体的下部通过若干个支杆固定在冷却塔上方,相邻两个支杆间的空隙即为进气口。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水汽回收装置通过外界低温气体的引入,加上冷凝填料的凝结作用,能够将冷却塔蒸发损失的水汽回收,减少了冷却塔的蒸发损耗和补水量。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冷凝填料层的俯视图。
[0018]图中,1

冷却塔、2

壳体、3

冷凝填料层、4

集水槽、5

风机、6

电机、7

冷凝杆、8

冷凝填料、9

冷凝圈、10

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冷却塔1正常运行过程中,将外部湿度低、温度低的气体引入设备,在经过冷却塔填料时高温循环水与冷气接触,进行热能交换,一部分水汽蒸发随着气体从冷却塔1出气口排出,此时排出的气体,湿度大、温度高。为了回收出气中的这部分水汽,本实施例将其进行冷凝回收。在冷却塔1出气口加装本实施例的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如图1

2所示,包括罩设在冷却塔1出气口上方的壳体2,壳体2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壳体2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填料层3,冷凝填料层3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4,集水槽4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冷却塔1出气口处安装有风机5,风机5由电机6驱动。
[0022]其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填料层3包括冷凝杆7,冷凝杆7上设置有冷凝填料8。
[0023]优选地,每个冷凝填料层3的冷凝杆7呈圆锥形设置。
[0024]优选地,所述冷凝填料8采用棉状化学有机纤维。
[0025]优选地,所述壳体2的下部通过若干个支杆10固定在冷却塔1上方,相邻两个支杆10间的空隙即为进气口。
[0026]本实施例使用比表面积大、触点多的有机纤维作为冷凝填料8,以冷凝填料8作为凝结核,加快水汽凝结,冷凝填料8固定在铝制冷凝杆7上并呈圆锥形发散密集排列,根据冷却塔1冷却水量,冷凝填料层3可上下布置多层,以回收更多的水汽。
[0027]工作原理:
[0028]外部冷空气由支杆10间的空隙引入回收装置内,与出气口处的含有水汽的潮湿空气接触进行热交换,一起经过出气口上方的冷凝填料8。其中的水汽在经过冷凝填料8时,在冷凝填料8表面凝结成水滴,水滴不停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子,逐渐变大,最终形成大液滴顺着冷凝填料8所在的冷凝杆7流入下方的集水槽4,最终通过集水槽4的出水孔进入冷却塔1水箱,循环使用。
[0029]实施例2
[00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每个冷凝填料层3的冷凝杆7上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圈9,冷凝圈9上也设置有冷凝填料8。设置冷凝圈9可以增加固定的冷凝填料8的数量,从而进一步加快水汽凝结。更进一步地,上下冷凝填料层3的冷凝杆7错位设置,以使出气口上方全面覆盖上冷凝填料8,以提高水汽的回收率。
[0031]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
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罩设在冷却塔(1)出气口上方的壳体(2),壳体(2)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壳体(2)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若干个冷凝填料层(3),冷凝填料层(3)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4),集水槽(4)底部开设有出水孔;冷却塔(1)出气口处安装有风机(5),风机(5)由电机(6)驱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填料层(3)包括冷凝杆(7),冷凝杆(7)上设置有冷凝填料(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式冷却塔出气口水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冷凝填料层(3)的冷凝杆(7)呈圆锥形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式冷却塔出气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涛刘建勇周尧魏凯李可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融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