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由多段倒锥形管套接而成,所述伸缩软管的外筒覆盖有可轴向伸缩的布筒;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顶端;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顶端,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软管沿轴向伸缩;闭合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底端,所述闭合装置包括出口连接管、出料锥斗和封闭锥,所述封闭锥通过出口连接管与伸缩软管底端连接,所述出料锥斗连接于出口连接管,所述出口连接管能够相对出料锥斗移动,所述出口连接管在靠近或远离出料锥斗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封闭锥封闭或打开所述出料锥斗的底端出口,解决了在停止工作后软管内有物料落下的问题。料落下的问题。料落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
[0001]本技术涉及粮食、饲料、下脚杂质等小颗粒物料散装装车、卸料
,尤其是指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粮食加工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宗粮食类物料散装运输已成为物流发展的趋势,适用于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等颗粒状物料及原粮加工后生成的麸皮、稻壳、豆粕、颗粒饲料、下脚杂质等物料通过散装发放设备将其装到卡车或罐车上的各类设备应运而生。众所周知,大宗粮食作物散装输送是最为高效和经济的运输方式,它可大幅减少物料中转过程中用于打包、堆包、搬运、装车、拆包、转运等多次重复劳动的人力成本,节约大量包装物成本,节约堆放空间,这对现在微利的粮食、饲料加工企业是一笔可观的成本节约,但由于粮食、饲料及副产品中含粉尘浓度较高,传统的装车软管对在整个散装装车过程中粉尘的控制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国家对于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的现在,工作环境粉尘浓度超标问题直接抑制了散装运输的发展。同时现有的装车软管出料口都是敞开的,当物料卸完、软管收缩后残留在在软管内的物料会不断飘洒下来,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也是目前各使用工厂较为头疼的问题。
[0003]目前国内用于颗粒物料散装发放的设备主要是装车软管,不同厂家的设备质量良莠不齐,虽然大多都具有手动或电动上下伸缩功能,且发放物料时也能够尽可能将软管放下将卸料口贴近料堆,减少料流中的尘土随料流下落时产生扬尘,有些装车软管还通过在出料口下端安装一圈橡胶类软板等措施,进一步保证料流贴紧料堆,控制灰尘外溢。但整个工作过程都是在室外作业,受风向和风力影响,这种简单的遮挡方式是无法控制粉尘飞扬的,作业环境恶劣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先进的装车软管不仅能满足伸缩发放功能,还能在装车卸料同时在软管内部自身产生一定的负压来主动将分离出来的尘土吸走并沉降后收集回到料流中,保证环境清洁的同时还使工厂不产生经济上的损耗浪费,满足工厂的经济核算要求。
[0004]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装车软管为了能够具有吸风功能,都是在装车软管上端设计有一个吸风口,希望使用中通过外接吸风管道并入到工厂现有的吸风网路中,但由于工厂散装卸料处需要考虑汽车进出物流方便,作业区多位于室外离车间较远的地方,离工厂内的吸风网距离很长且吸风所需的风量、风压等都无条件满足设备要求,特别是老厂改造项目原风网设计中没有考虑这块吸风要求,现有的风机选型没有余量,所以大多数工厂无法不将设备接入工厂吸风网络,只是在吸风口处简单套个布袋,防止粉尘从敞开的吸风口冒出,由此装车软管也就失去了设计需要吸风的功能,这样造成颗粒物料卸料装车过程中,灰尘外扬现象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作业环境差成为是企业环保中较为严重的地方。
[0005]另一个困扰企业的问题是装车管工作结束后悬挂在空中里面残留物料不时飘下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物料的浪费。因为现在的装车软管底部卸料口都是敞开的,所以装车软管发放完成后软管内的残留物、上方设备关闭不严,都会造成装车软管在不工作时还有粉
粒料从高空飘洒下来,影响到周围环境和下方人员安全。有些工厂无奈之下自行做个盖子或扎个布袋,防止里面的物料飘洒下来,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每次装车结束都得派工人爬上平台,等下次装车时再派人爬上平台去取下,十分麻烦且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散装颗粒发放卸料过程中的粉尘外溢的问题,提供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能够将收集沉降的粉尘和细小颗粒回流到主流物料中,解决了在停止工作后软管内有物料落下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包括:
[0008]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由多段倒锥形管套接而成,所述伸缩软管的外筒覆盖有可轴向伸缩的布筒;
[0009]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顶端;
[0010]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顶端,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软管沿轴向伸缩;
[0011]闭合装置,所述闭合装置设于所述伸缩软管底端,所述闭合装置包括出口连接管、出料锥斗和封闭锥,所述封闭锥通过出口连接管与伸缩软管底端连接,所述出料锥斗连接于出口连接管,所述出口连接管能够相对出料锥斗移动,所述出口连接管在靠近或远离出料锥斗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封闭锥封闭或打开所述出料锥斗的底端出口。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锥呈倒锥形结构,在所述封闭锥封闭所述出料锥斗的底端出口时,所述封闭锥的锥形顶端设于出料锥斗的内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分布于封闭锥的锥面的连接圆管,所述连接圆管一端与出料锥斗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圆管另一端与封闭锥的锥面连接。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锥的下端设有安装底板,在出口连接管靠近出料锥斗移动时,所述安装底板能够与所述出料锥斗的底端出口密封配合。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底板上连接有阻旋料位计。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锥的下端还连接有出料罩。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连接管外周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设有导套,所述封闭锥外周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套。
[001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蜗轮蜗杆减速机、绕线轴、绳轮和滑轮,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用于驱动绕线轴转动,所述绕线轴连接有绳轮,所述滑轮设于绳轮的一侧,所述绳轮缠绕有钢丝绳,沿所述布筒轴向分布有多个骨架,所述钢丝绳沿绳轮放出通过滑轮,并依次沿布筒轴向方向穿过骨架后连接于出口连接管。
[00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连接管外周接有吊环,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有钢丝绳夹头以及与吊环相连的连接扣。
[002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装置为脉冲除尘器。
[002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其底部出料口自带自动闭合装置,防止装车管工作结束后管内残留物料或上方设备关闭不严造成的高空飘洒落下的现
象,保证工作时环境卫生和减少了物料损耗;并且具有自带有除尘器,可以实现装车卸料过程中吸风除尘和沉降集料功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的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的出口自动闭合的闭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的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伸缩软管;11、倒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软管(1),所述伸缩软管(1)由多段倒锥形管(11)套接而成,所述伸缩软管(1)的外筒覆盖有可轴向伸缩的布筒(12);除尘装置(2),所述除尘装置(2)设于所述伸缩软管(1)顶端;升降驱动装置(3),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设于所述伸缩软管(1)顶端,用于驱动所述伸缩软管(1)沿轴向伸缩;闭合装置(4),所述闭合装置(4)设于所述伸缩软管(1)底端,所述闭合装置(4)包括出口连接管(41)、出料锥斗(42)和封闭锥(43),所述封闭锥(43)通过出口连接管(41)与伸缩软管(1)底端连接,所述出料锥斗(42)连接于出口连接管(41),所述出口连接管(41)能够相对出料锥斗(42)移动,所述出口连接管(41)在靠近或远离出料锥斗(42)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封闭锥(43)封闭或打开所述出料锥斗(42)的底端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锥(43)呈倒锥形结构,在所述封闭锥(43)封闭所述出料锥斗(42)的底端出口时,所述封闭锥(43)的锥形顶端设于出料锥斗(4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布于封闭锥(43)的锥面的连接圆管(44),所述连接圆管(44)一端与出料锥斗(42)底端连接,所述连接圆管(44)另一端与封闭锥(43)的锥面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口自动闭合的装车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锥(43)的下端设有安装底板(431),在出口连接管(41)靠近出料锥斗(42)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朱生涛,华俊杰,文学龙,郝鹏,牛再兴,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谷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