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2079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玻璃液流动方向上的棒料模具进行逐级冷却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由中空管缠绕而成,且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上均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2个弹簧状螺旋环可对棒料成型模具内的玻璃液进行逐级冷却,温度相对高的位置冷却强度大,温度相对低的位置冷却强度小,保证对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均匀,改善玻璃棒的条纹等级,提高良品率。提高良品率。提高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玻璃成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玻璃的棒料形态相对于条料产品形态,利用率高、损耗少,在市场上有着极大的需求量。目前光学玻璃棒料主要通过玻璃棒料成型模具进行生产。生产过程中,将高温熔融均化好的玻璃液注入棒料成型模具,玻璃液沿着棒料模具内腔的长度方向运动,并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形成玻璃棒料。对绝大部分光学玻璃牌号,仅仅通过模具冷却玻璃液是不够的,玻璃棒易出现条纹、椭圆度和直线度等指标较差,甚至报废,往往需要引入棒料模具辅助冷却装置,加强对棒料模具内玻璃液的冷却来改善棒料的条纹、椭圆度等指标。
[0003]目前棒料模具辅助冷却装置有以下两类,一类是在棒料模具外圆直接开环形冷却槽,冷却槽里通冷却介质对模具进行冷却,但冷却槽直接开在模具外圆上,冷却位置不能根据玻璃液性质进行移动调整,同时冷却槽位置处模具厚度不一致,导致冷却槽对模具的冷却不均匀,玻璃棒的条纹和椭圆度较差,良品率低;另一类是采用可移动圆筒形或矩形的冷却腔体,冷却腔体里通冷却介质对模具进行冷却,如CN203319847U公开了一种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及工装,棒料模具外侧靠进口的前部设有冷却腔体,但冷却腔体是对腔体包裹范围内的模具进行同时冷却,没有沿着玻璃液在模具的流动方向上逐级冷却,导致玻璃棒的条纹和椭圆度指标较差,良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玻璃液流动方向上的棒料模具进行逐级冷却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由中空管缠绕而成,且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上均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所形成的内孔形状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形状匹配;所述第二弹簧状螺旋环所形成的内孔形状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形状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空管的内径为5

15mm;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由5

15圈中空管缠绕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设置在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玻璃液进口处,且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前端距离玻璃液进口20

120mm;所述第二弹簧状螺旋环设置在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玻璃液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弹簧状螺旋环前端与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后端之间的距离为40

100m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的冷却介质进口均设置在前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下部;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的冷却介质出口均设置在后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上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对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量大于第二弹簧状螺旋环。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采用金属制成。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2个弹簧状螺旋环可对棒料成型模具内的玻璃液进行逐级冷却,温度相对高的位置冷却强度大,温度相对低的位置冷却强度小,保证对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均匀,改善玻璃棒的条纹等级;2个弹簧状螺旋环为两个冷却模块,一个控制棒料的条纹,一个控制棒料的形状,相对于传统只用一个冷却模块对棒料模具进行冷却,带来的条纹和形状不能兼顾的问题,极大降低了实际棒料生产的成型难度;使棒料成型模具圆周各方向冷却均匀,进而对玻璃液圆周进行均匀冷却,提升棒料的条纹、椭圆度等指标等级,提高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冷却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由中空管缠绕而成,且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上均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3和冷却介质出口4,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上所形成的内孔形状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形状匹配。
[0016]上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采用耐热和导热材质制成,优选采用耐热和导热金属,更优选铜;构成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中空管的内径为5

15mm,优选为7

12mm;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由5

15圈中空管缠绕而成,优选为6

12圈,圈数多少根据玻璃液的粘度和玻璃棒定型需要的冷却量而定。
[0017]上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设置在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玻璃液进口处,且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前端距离玻璃液进口20

120mm,优选为20

90mm;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设置在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玻璃液出口之间,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前端与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后端之间的距离为40

100mm,优选为50

80mm。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冷却介质进口3设置在前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下部,冷却介质出口4设置在后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上部,因为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下部温度高于上部温度,这样设置可保证温度相对高的位置冷却强度大,温度相对低的位置冷却强度小,从而保证对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均匀冷却。
[0018]本技术采用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配合来优化玻璃棒的条纹和椭圆度等问题,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对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冷却量大于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主要冷却玻璃液温度最高处,环形冷却使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圆周各方
向冷却均匀,解决棒料的条纹问题,减少加工量,提高良品率;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冷却量比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少,主要用来调整玻璃棒的椭圆度等形状问题,环形冷却使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圆周各方向冷却均匀,提升玻璃棒的形状等级,减少加工量,提高良品率。
[0019]本文以玻璃液在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中流动的方向为标记,先经过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的位置,为前端,然后经过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为后端,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前端和后端同理。
[0020]工作时,将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设置在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上,且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冷却介质进口3均设置在前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下部,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的冷却介质出口4均设置在后端,且位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上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由中空管缠绕而成,且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上均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3)和冷却介质出口(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所形成的内孔形状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形状匹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所形成的内孔形状与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5)的形状匹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的内径为5

15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和第二弹簧状螺旋环(2)由5

15圈中空管缠绕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状螺旋环(1)设置在光学玻璃棒料成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玉野赫宝贵梁鉥王波谢富涌冉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