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伟光专利>正文

一种电脚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062 阅读:4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脚炉,包括感应加热电路、感应线圈等组成,作为感应加热电路负载的感应加热鞋内设有金属加热片(1),感应线圈(2)绕制成盘状,线圈上方设有绝缘板(4),感应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滤波、逆变及控制和保护电路,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连接感应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元件简单,可以置于鞋内,与供电电源完全分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生活用品的制造,尤其涉及对脚部加热的电子装置。在冬季脚部保暖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尽管有足够多的对脚部保暖的装置,例如电热型的保暧鞋等,但使用不方便。中国传统的脚炉是炭火型的,已不能适应现代生活。但实际上类似脚炉的装置仍极为有用,符合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对人的保健功效强,即使在有空调的环境下,脚部保暖仍然是薄弱环节。目前,仍未见有合适的脚部保暖装置出现。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脚炉,其发热元件可以置于鞋内,但又与供电电源完全分离,尤其是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发热迅速且效率高,对脚部的加热取暖效果好的电脚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脚炉,包括感应加热电路、感应线圈和作为感应加热电路负载的感应加热鞋内金属加热片组成,感应线圈绕制成盘状,线圈上方设有绝缘板,感应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滤波、逆变及控制和保护电路,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连接感应线圈。鞋内金属加热片置于鞋内,使用者穿上并踏在感应线圈上方的绝缘板上,基于感应加热原理使金属片发热,达到脚部取暖的目的。鞋内金属加热片可以是薄金属片,也可以是金属丝网,可以制成鞋垫状置入鞋内,使用时鞋垫发热,直接作用于脚底,可以取得较好的取暖效果。所述感应加热电路是是常规的中频加热电路,亦可以是电磁灶发热电路。其电路繁多,典型的如半桥、全桥或串联、并联、串并联等多种逆变电路。控制功率管的驱动脉冲可以由开关电源控制芯片组成或者由单片机(微处理器)提供。在实际使用中,双脚可能离开绝缘面板,造成感应加热电路空载。因此可以在感应加热电路的线圈负载回路或主回路中设有检测电阻R1,组成负载和空载监视电路。该电阻压降在有载时升高,而在空载时降低,据此可判断负载有无,当有载时连续加热,空载时暂停工作可以实现空载时节能和保护功率管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是其发热元件简单,可以置于鞋内,与供电电源完全分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对脚部的取暖效率高,对脚部的保暖效果好。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鞋内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感应感应加热线圈结构及其与金属片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金属感应加热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金属感应加热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程序流程图图6为本技术图4的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1、2所示,用0.2mm厚的马口铁,铁片上可以设有小孔5,便于透气,亦可以用金属丝网制成此鞋垫状1,并用织物包裹放入鞋2内。如图2所示,用0.57mm的漆包线绕制线圈3,多层多匝,所绕制的面积应该至少大于双脚的面积,夹在上下两块绝缘板之间或者注塑于绝缘板4内,在绝缘板之间以及在板的下部设有绝缘支撑条,以免板的受损或者损坏。线圈下方还可以设有若干磁棒,利于提高线圈的品质因素。如图3所示,220v的交流电源经F1、V1-4、C1滤波变成直流,由V5、V6、C2、C3组成半桥串联谐振逆变电路,在25K频率的驱动脉冲作用下,V5、V6交替导通截止,在T2初级产生交流电压,经T2阻抗变换后,在C4、L中产生交流电流。仍如图3,220V交流电源经T1降压为16.5V,再经过整流滤波、稳压后得到15V电压,供给控制及驱动电路。由N2产生两路驱动脉冲,其中一路从N2的(9)脚输出,经V10、V11功率放大、变压器T3隔离后驱动V5,另一路从N2(10)脚输出,经V12、V13功率放大后直接驱动V6。由V9、R6、C7等组成上电延时开机电路,上电时C7开始充电,N1-c输出高电平,使N2关闭驱动脉冲,待C7充电结束,允许N2输出驱动脉冲。由R1、R2、R3、C5、V7等组成负载和空载监视电路。当使用者穿上金属片的鞋踏在加热线圈上方的绝缘板时,在驱动脉冲作用下,半桥电路工作,在R1中流过脉动直流电流,其产生的压降使V7饱和导通;当使用者将双脚从绝缘板移开时,即空载,R1流过的脉动直流电流减少,使V7截止。V7的这种变化可反应有载和空载。N1B、R4、R5、V8、C6等组成低频间歇振荡电路,其占空比约17%。配合负载监视电路,实现有载时自动加热,空载时自动保护。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如下N1C输出高电平,驱动脉冲关闭,C7充满电后延时结束。这时因为半桥电路没有驱动脉冲不工作,R1上没有压降,V7截止,N1B的输出状态取决于NA的输出状态,当N1A输出高电平时,可以推知N2仍关闭驱动脉冲,当N1A输出低电平时,N2输出输出驱动脉冲,半桥电路工作,若此时有载,流过R1的负载电流大,使V7饱和导通,N1B输出保持高电平,使整个电路处于持续加热状态。若变成空载时,流过R1的负载电流变小,使V7截止,可以推知N2间歇发脉冲,使电路处于空载待机状态,目的是避免V5、V6过热,且有节能效果。当使用者又将脚置于绝缘板上时,即由空载变有载时,N2发脉冲,R1上的压降又使V7饱和导通,使电路又处于持续加热状态,由此可实现有载时自动连续加热,空载时自动保护。图3中L为感应线圈,T2用G30磁罐,初级用0.31mm线绕100匝,次线用0.57mm漆包线绕33匝。T3用EI28/11磁芯,初、次级均用0.57mm的线各绕20匝。实施例2在某些没有220V交流电源的场合(如汽车、小型船舶等)可以利用24V直流电供电,电路如图4所示。主回路采用电滤波电容C1、C2,感应线圈L、功率场效应管V1、续流二极管V2和电容C3等组成的单管串联谐振逆变电路。控制电路由单片机IC1及其接口电路组成。工作时IC1(26)脚输出驱动25K的脉冲,经V7-10放大后驱动V1交替导通截止,调节V1导通时间T可改变输出功率。由V4、R6、R7、C5组成V1漏极电压过零检测电路,当该电压过零时IC1产生中断,并发出驱动脉冲使V1导通,以实现V1的软开通,避免V1过热。R1为主回路脉冲电流检测电阻,它的压降反映主回路电流大小,也能反映输出功率的大小,该电压一路经R12、C8滤波后输入IC1(2)脚进行A/D转换,另一路经VR1输入IC1(27)脚,当主回路电流过大时,IC1产生中断并及时关闭驱动脉冲,实现过流保护。由R2、R3、C4、V3、R4、R5组成V1漏极电压过压检测电路,当V1漏极电压过高时,触发V3导通,使IC1产生中断并及时关闭驱动脉冲,实现过压保护。由V5、C7、R8、R9、C7组成V1漏极峰值电压检测电路,V1漏极电压被V5、C6峰值保持,再由R8、R9分压后送IC1(3)脚进行A/D转换。由VR2设定的电压送IC1(5)脚进行A/D转换,调节该设定值可以改变输出功率,实现调温。24V电源经78/5稳压后变成15V电源,供给脉冲驱动放大电路,由R10、V6、C11组成并联稳压电路,产生5V供电电源。单片机软件流程图见图5、图6。图5中各参数说明如下T-V1导通时间;T0-V1导通时间初值Vp-V1漏极峰值电压A/D值;Vpmax-V1漏极峰值电压最大允许值I-电流A/D值;I设-VR2设定电压A/D值。图1、2控制功率管的驱动脉冲的电路即由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和单片机(微处理器)控制电路可以互换。加热鞋内片可以设有理疗药垫等,因此本技术同时用于理疗、药疗,还具有除湿等作用。总之,本技术基于开关电源的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脚炉,包括感应加热电路、感应线圈等组成,其特征是另设有作为感应加热电路负载的感应加热鞋内金属加热片(1),感应线圈(2)绕制成盘状,线圈上方设有绝缘板(4),感应加热电路包括整流、滤波、逆变及控制和保护电路,感应加热电路的输出连接感应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朱伟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