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体输送
,具体的,涉及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管体不用时,都是堆叠在放管架上,当需要将管体送到下一工位时,需要先将管体并排平铺在放管架上,然后用送管顶升架将最外侧的管体顶起,使其落到位于送管顶升架外侧的管体输送座上,然后利用管体输送座将管体输送到下一个工位。由于放管架的上端面为斜面,所以当最外侧的管体被送走后,下一个管体会自动向外移动到达送管顶升架上方,然后送管顶升架再次将位于其上方的管体顶起,使其落到管体输送座上,如此重复即可。现在的送管顶升架都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不动的,而管体的管径有很多种不同的型号,当管径变大时,送管顶升架的顶部与管体的接触点可能位于管体轴线的外侧,无法起到顶起管体的作用,所以这种送管顶升架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管径管体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当管径变大时,送管顶升架的顶部与管体的接触点可能位于管体轴线的外侧,无法起到顶起管体的作用,所以这种送管顶升架不能很好地满足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包括伸缩机构(1)、以及设置在伸缩机构(1)上方且借助伸缩机构(1)的伸缩具有升降自由度的顶板(2),伸缩机构(1)位于放管架的承载框架(3)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伸缩机构(1)与顶板(2)之间的平移机构,平移机构包括与伸缩机构(1)的上端固定连接的支撑座(4)、设置在支撑座(4)上方的滑座(5)、设置在支撑座(4)上方且位于滑座(5)一侧的定位板(6)、以及一端与定位板(6)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顶板(2)下端螺纹连接的调节杆(7),调节杆(7)的长度方向与位于顶板(2)上方的管体(8)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顶板(2)借助调节杆(7)的旋转与滑座(5)形成滑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滑座(5)上端面开设有第一燕尾槽(9),在顶板(2)下端设置有第一燕尾条(10),第一燕尾条(10)与第一燕尾槽(9)插接并形成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与放管架的支撑柱(11)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板(12)、固定在横向支撑板(12)上的竖向导向套(13)、以及上端与支撑座(4)固定连接且下端与竖向导向套(13)插接的导向杆(14),伸缩机构(1)固定在横向支撑板(12)下方,伸缩机构(1)的活动端穿过横向支撑板(12)后与支撑座(4)连接,导向杆(14)借助伸缩机构(1)的伸缩与竖向导向套(13)形成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管顶升架调节机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存,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朝元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