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52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6
本申请提供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涉及安全气囊装置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囊袋,主囊袋上设置有通气孔,主囊袋上还设置有完全覆盖通气孔的副囊袋;主囊袋充气状态下,主囊袋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流动至副囊袋内,副囊袋突出于主囊袋上朝向乘员的正面面板,副囊袋用于支撑乘员的颈部区域。通过设置副囊袋,主囊袋充气状态下,主囊袋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流动至副囊袋,使得副囊袋鼓起并突出于正面面板,给乘员颈部区域提供支撑,防止乘员头部因与正面面板撞击而发生的过度向上拉伸,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的额外伤害。的额外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安全气囊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有的机动车被动安全系统零部件,包括前排气囊、头部气囊以及侧气囊等。通过主控制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器点爆,使得前排气囊、头部气囊以及侧气囊充气,配合安全带对乘员进行保护。
[0003]当正面碰撞发生时,安全带能够约束乘员的躯干,前排气囊弹出能够对乘员的头部形成保护,但乘员的头部与前排气囊的正面面板接触的过程中,乘员的头部会相对正面面板向上拉伸,导致乘员的颈部过度变形,造成额外伤害。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能够对乘员的颈部提供支撑,防止乘员头部因与正面面板撞击而发生的过度向上拉伸,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能够对乘员的颈部提供支撑,防止乘员头部发生过度的向上拉伸,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0006]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包括:主囊袋,
[0008]主囊袋上设置有通气孔,主囊袋上还设置有完全覆盖通气孔的副囊袋;
[0009]主囊袋充气状态下,主囊袋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流动至副囊袋内,副囊袋突出于主囊袋上朝向乘员的正面面板,副囊袋用于支撑乘员的颈部区域。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副囊袋,主囊袋充气状态下,主囊袋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流动至副囊袋,使得副囊袋鼓起并突出于正面面板,给乘员颈部区域提供支撑,防止乘员头部因与正面面板撞击而发生的过度向上拉伸,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0011]优选的,主囊袋内设有第一拉带和进气拉带;
[0012]第一拉带的一端与正面面板的内侧连接,第一拉带的另一端连接于主囊袋上远离正面面板的一端或汽车上供主囊袋安装的区域;
[0013]进气拉带的一端与第一拉带连接,进气拉带的另一端从正面面板上设置的通过孔穿出并伸入副囊袋内,进气拉带位于副囊袋内的一段覆盖于通气孔上;
[0014]当主囊袋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未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进气拉带、第一拉带以及正面面板均处于紧绷状态,进气拉带位于副囊袋内的一段盖合于通气孔;
[0015]当主囊袋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进气拉带、拉带以及正面面板均处于松弛状态,主囊袋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流动至副囊袋内。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拉带和进气拉带,通过进气拉带形成控制通气孔开闭的进气阀,当主囊袋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未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正面面板拉动第一拉带以及进气拉带,使得第一拉带、进气拉带与正面面板均处于紧绷状态,进而进气
拉带位于副囊袋内的一段,会盖合于通气孔,使得主囊袋内的气体不会从通气孔流向副囊袋,即此时副囊袋还未处于充气状态;当主囊袋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乘员头部碰撞正面面板产生的冲击力,会使得正面面板朝远离乘员的方向挤压,进而会导致进气拉带、拉带以及正面面板均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进气拉带位于副囊袋内的一段与正面面板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缝隙,使得通气孔导通,主囊袋内的气体会通过通气孔流向副囊袋,使得副囊袋鼓起,对乘员的颈部区域提供支撑;
[0017]且由于通气孔朝向副囊袋的一端设置有进气拉带,因此从通气孔内流出的气体不会沿朝向乘员的方向流向副囊袋,而是从进气拉带和正面面板之间的缝隙流向副囊袋,副囊袋鼓起过程朝向乘员方向的力较小,进而可以有效减少副囊袋鼓起对乘员颈部区域造成的伤害。
[0018]优选的,进气拉带和第一拉带之间形成进气腔室,进气腔室的左右两侧完全贯通。
[0019]优选的,第一拉带与正面面板之间通过第一缝线固定;
[0020]进气拉带远离第一拉带的一端通过第一缝线固定连接于正面面板的外侧。
[0021]通过第一缝线,将第一拉带、正面面板以及进气拉带三者之间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拉带、进气拉带与正面面板之间连接更加稳定。
[0022]优选的,第一拉带与正面面板之间设置有加强布;
[0023]加强布的一端通过第一缝线与第一拉带以及正面面板固定连接;
[0024]加强布的其余端通过缝线与正面面板固定连接;
[0025]加强布上设有与通气孔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加强布上还设有与通过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供进气拉带通过。
[00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强布,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一拉带、正面面板以及进气拉带之间的整体结构厚度,使得通过第一缝线缝制固定后,第一拉带以及进气拉带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正面面板上,使得主囊袋和副囊袋均能够按照预设定的形状展开;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正面面板位于通气孔周围区域的结构强度。
[0027]优选的,副囊袋上设置有预断线,预断线将副囊袋上的自由端固定在正面面板上。
[00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预断线,预断线一方面可以对副囊袋的自由端进行固定,便于主囊袋和副囊袋的安装;另一方面,在副囊袋充气鼓起过程中,预断线能够发生断裂,减少副囊袋鼓起过程中朝向乘员方向的作用力,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0029]优选的,副囊袋设置有折叠端,预断线将折叠端与正面面板缝制固定,以将副囊袋上的自由端固定在正面面板上。
[00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折叠端,增加预断线的展开长度,进而副囊袋充气鼓起需要克服来自预断线的阻力更大,产生朝向乘员方向的作用力更小,减少因副囊袋鼓起而对乘员造成的冲击。
[0031]优选的,副囊袋四周通过缝线缝制固定于正面面板上。
[00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副囊袋和主囊袋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腔室,也方便加工。
[0033]优选的,主囊袋内设置有第二拉带,第二拉带的一端与正面面板固定连接,第二拉带的另一端与主囊袋远离正面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拉带,增加正面面板上的受拉点,配合主囊袋的内部气体,使得正面面板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对乘员头部提供良好的支撑。
[0035]优选的,第二拉带位于第一拉带背离进气拉带的一侧。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7]1、通过设置副囊袋,主囊袋充气状态下,副囊袋鼓起并突出于正面面板,给乘员颈部区域提供支撑,防止乘员头部因与正面面板撞击而发生的过度向上拉伸,减少对乘员造成的额外伤害。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9]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囊袋(1),所述主囊袋(1)上设置有通气孔(2),所述主囊袋(1)上还设置有完全覆盖通气孔(2)的副囊袋(4);所述主囊袋(1)充气状态下,所述主囊袋(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2)流动至副囊袋(4)内,所述副囊袋(4)突出于所述主囊袋(1)上朝向乘员的正面面板(3),所述副囊袋(4)用于支撑乘员的颈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囊袋(1)内设有第一拉带(5)和进气拉带(7);所述第一拉带(5)的一端与所述正面面板(3)的内侧连接,所述第一拉带(5)的另一端连接于主囊袋(1)上远离正面面板(3)的一端或汽车上供主囊袋(1)安装的区域;所述进气拉带(7)的一端与第一拉带(5)连接,所述进气拉带(7)的另一端从正面面板(3)上设置的通过孔(8)穿出并伸入副囊袋(4)内,所述进气拉带(7)位于副囊袋(4)内的一段覆盖于通气孔(2)上;当所述主囊袋(1)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3)未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所述进气拉带(7)、第一拉带(5)以及正面面板(3)均处于紧绷状态,所述进气拉带(7)位于副囊袋(4)内的一段盖合于通气孔(2);当所述主囊袋(1)处于充气状态下且正面面板(3)与乘员头部发生接触时,所述进气拉带(7)、第一拉带(5)以及正面面板(3)均处于松弛状态,所述主囊袋(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孔(2)流动至副囊袋(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拉带(7)和第一拉带(5)之间形成进气腔室(9),所述进气腔室(9)的左右两侧完全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峥
申请(专利权)人:均胜汽车安全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