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驾驶安全气囊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车辆被动安全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以及涉及包括这种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安全系统中,安全气囊占了很大比重,副驾驶安全气囊(PAB,即“Passenger Airbag”)也是在整车购置中的标配,因此副驾驶安全气囊对于保护乘客非常重要。副驾驶安全气囊布置于副驾驶仪表板中的固定位置,并通过螺栓与仪表板及仪表板横梁连接。
[0003]在各国法规以及各种标准中,假人是坐在法规指定的位置来进行保护效果的测试,因此,现有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只能在乘客处于特定位置时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然而,在实际发生事故时,由于副驾驶的乘客可能处于不同的座椅位置,现有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对乘客的保护效果会受到影响。
[0004]具体来说,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当乘客处于座椅行程靠后位置或座椅后仰时,由于安全气囊接触到乘客的时间延后而导致气袋刚度不够,并且头部由于与安全气囊距离过远而得不到良好支撑;当乘客处于座椅行程靠前位置或座椅前倾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驾驶安全气囊,包括:壳体(6);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6)上的气袋(2)和气体发生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2)包括外腔气袋(21)和布置于所述外腔气袋(21)内部的内腔气袋(22),所述外腔气袋(21)设有泄气孔(214),所述内腔气袋(22)设有自适应排气孔(224),以适于通过打开或关闭所述自适应排气孔(224)来控制所述外腔气袋(21)与所述内腔气袋(22)之间的流体连通,并且,所述副驾驶安全气囊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6)上的自适应装置(7),所述自适应装置(7)配置成在接收到第一信号时允许所述流体连通,而在接收到第二信号时阻断所述流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气袋(22)包括覆盖片(225),所述覆盖片(225)配置成可分离地覆盖所述自适应排气孔(224)以控制所述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装置(7)通过拉绳(9)与所述覆盖片(225)连接,并且配置成通过使所述拉绳(9)处于松弛状态而使所述覆盖片(225)至少部分打开所述自适应排气孔(224)以允许所述流体连通,以及通过使所述拉绳(9)处于收紧状态而使所述覆盖片(225)关闭所述自适应排气孔(224)以阻断所述流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装置(7)配置成在接收到所述第二信号时被点爆以瞬间收紧所述拉绳(9)。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浩锋,梅晨奕,邱航,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智能安全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