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151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属于多菌灵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配料机构、升膜蒸发反应器、辅助机构和分离机构;配料机构包括釜体,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进料管与升膜蒸发反应器连通;升膜蒸发反应器内部设置有若干硬质玻璃管,并通过蒸汽进行加热;升膜蒸发反应器上设置有液相出口;以液相出口为界;配料机构和辅助机构位于液相出口的上方;分离机构位于液相出口的一侧;升膜蒸发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且升膜蒸发反应器与辅助机构连通;通过设置配料机构、升膜蒸发反应器、辅助机构和分离机构配合实现多灵菌合成工艺中的缩合反应连续进行;原料先经预混加热后进入升膜蒸发反应器,提高反应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多菌灵生产
,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菌灵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学名为2

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内吸性杀菌剂,纯品熔点为330~335℃,在水和有机溶剂中溶解甚微,可溶于酸后成盐,性质稳定,但遇碱易分解。
[0003]缩合反应是多灵菌合成工艺的最后一步,将邻苯二胺在酸性环境下与氰氨基甲酸甲酯缩合,脱去1分子氨,环合而成多菌灵。一般间隙法操作为先抽入氰氨基甲酸甲酯的水溶液于反应锅中,再加入邻苯二胺,加入浓盐酸使反应液的pH达到3~4,慢慢升温至70℃左右,再不断补加浓盐酸直至计算量的酸加完为止,再升温至103℃,保温回流1~2小时,冷却,过滤,滤饼以水洗,再抽干,干燥后即得工业品多菌灵。间歇法操作相对于连续化生产更加成熟,但不利于产能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包括配料机构、升膜蒸发反应器、辅助机构和分离机构;
[0007]配料机构包括釜体,釜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进料管与升膜蒸发反应器连通;升膜蒸发反应器内部设置有若干硬质玻璃管,并通过蒸汽进行加热;升膜蒸发反应器上设置有液相出口;以液相出口为界;配料机构和辅助机构位于液相出口的上方;分离机构位于液相出口的一侧;升膜蒸发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且升膜蒸发反应器与辅助机构连通;
[0008]辅助机构包括筒体,筒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流板;旋流板为伞形结构;
[0009]分离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一端贯穿壳体,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液相出口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转轴上设置有搅拌轴。
[0011]进一步地,旋流板上远离连接杆的一端与筒体的内壁不接触;筒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V型凸起。
[0012]进一步地,V型凸起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远离V型凸起的一端,可以引导液体流入蒸发段,即引流管可将反应液引流进升膜蒸发反应器内继续反应。
[0013]进一步地,壳体上与出料管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输出管。
[0014]进一步地,出料管的上位于壳体与液相出口的部分绕设有电加热丝;出料管倾斜设置,便于浓缩液排出;出料管上绕设的电加热丝可防止浓缩的反应液在内部结晶,堵塞通道,影响收集。
[0015]进一步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调节阀。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通过设置配料机构、升膜蒸发反应器、辅助机构和分离机构配合实现多灵菌合成工艺中的缩合反应连续进行;原料先经预混加热后通过进料管进入升膜蒸发反应器,提高反应效率。
[0018]在反应过程中,升膜蒸发反应器与辅助机构连通,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杆带动旋流板转动,反应产生的蒸汽在旋流板的转动作用下沿筒体的内壁流下流入,并在V型凸起的作用下聚集,引流管上远离V型凸起的一端,可以引导液体流入蒸发段,即引流管可将反应液引流进升膜蒸发反应器内继续反应,减少装置内部溶液聚集结晶,提高装置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中辅助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分离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配料机构;11、釜体;12、投料口;13、第一电机;14、转轴;15、搅拌轴;16、出料口;2、升膜蒸发反应器;21、液相出口;3、辅助机构;31、筒体;32、第二电机;33、连接杆;34、旋流板;35、V型凸起;36、引流管;4、分离机构;41、壳体;42、蒸汽输出管;43、出料管;44、电加热丝;5、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包括配料机构1、升膜蒸发反应器2、辅助机构3和分离机构4;
[0027]配料机构1包括釜体11,釜体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与转轴14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4上设置有搅拌轴15;釜体1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通过进料管5与升膜蒸发反应器2连通,进料管5与升膜蒸发反应器2的底部固定连接;升膜蒸发反应器2内部设置有若干硬质玻璃管,并通过蒸汽进行加热;进料管5上设置有进料调
节阀;升膜蒸发反应器2上设置有液相出口21;以液相出口21为界;配料机构1和辅助机构3位于液相出口21的上方;分离机构4位于液相出口21的一侧;升膜蒸发反应器2的顶部设置有辅助机构3,且升膜蒸发反应器2与辅助机构3连通;
[0028]辅助机构3包括筒体31,筒体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与连接杆33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流板34;旋流板34为伞形结构,旋流板34上远离连接杆33的一端与筒体31的内壁不接触;筒体3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V型凸起35,V型凸起3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引流管36;引流管36上远离V型凸起35的一端,可以引导液体流入蒸发段,即引流管36可将反应液引流进升膜蒸发反应器2内继续反应。
[0029]分离机构4包括壳体41,壳体41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43,出料管43的一端贯穿壳体41,出料管43的另一端与液相出口21固定连接,出料管43的上位于壳体41与液相出口21的部分绕设有电加热丝44;出料管43倾斜设置,便于浓缩液排出;出料管43上绕设的电加热丝44可防止浓缩的反应液在内部结晶,堵塞通道,影响收集。壳体41上与出料管43相对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输出管42;
[0030]工作原理:
[0031]按照原料配比,将氰氨基甲酸甲酯的水溶液、邻苯二胺和盐酸通过投料口12加入釜体11中,第一电机13驱动转轴14带动搅拌轴15对原料进行搅拌并预热至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生产多菌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料机构(1)、升膜蒸发反应器(2)、辅助机构(3)和分离机构(4);配料机构(1)包括釜体(11),釜体(1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6),出料口(16)通过进料管(5)与升膜蒸发反应器(2)连通;升膜蒸发反应器(2)上设置有液相出口(21);以液相出口(21)为界;配料机构(1)和辅助机构(3)位于液相出口(21)的上方;分离机构(4)位于液相出口(21)的一侧;升膜蒸发反应器(2)与辅助机构(3)连通;辅助机构(3)包括筒体(31),筒体(3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32),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与连接杆(33)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杆(3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流板(34);旋流板(34)为伞形结构;分离机构(4)包括壳体(41),壳体(41)上固定安装有出料管(43),出料管(43)的一端贯穿壳体(41),出料管(43)的另一端与液相出口(2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晓林吴双齐刘建清盛洁吴义宏陈磊陈永佩金星元查日飞杨银财齐永发王小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至广信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