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31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定子组件、外转子组件和端盖,还包括外罩体,第二顶板与第三套筒外壳之间围成第二空腔,第三套筒外壳的底面往外延伸出环形延伸板,环形延伸板的底面往下延伸出第四套筒外壳,第四套筒外壳、环形延伸板和第一套筒外壳围成凹槽,第四套筒外壳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外壳的外径,第二套筒外壳与凹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当外转子电机运行时,转子外壳带动外罩体转动,使底板的第二套筒外壳与凹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之间产生气流,通过气流的搅动使得外层的水气排出迷宫密封结构外,有效防止水气进入到电机内部,密封效果好,确保电机正常运作,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现有的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1A、定子组件、外转子组件2A和端盖3A,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端盖3A包括底板31A和从底板31A中间往上凸起的套筒32A,套筒32A两端开设有轴承室,轴承室里安装有轴承,转轴1A位于套筒32A里面并且两端支撑在轴承上,外转子组件2A包括转子外壳21A和磁环22A,转子外壳21A包括第一顶板211A和从第一顶板211A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套筒外壳212A,第一顶板211A与第一套筒外壳212A之间围成第一空腔213A,磁环212A紧固在第一套筒外壳212A的内壁上,转轴1A的一端从套筒32A伸出与第一顶板211A安装连接在一起,定子组件嵌套安装在套筒32A的外面,外转子组件2A套设于定子组件外面,底板31A的边缘往上延伸出第二套筒外壳311A,第二套筒外壳311A的内径大于第一套筒外壳212A的外径,使第二套筒外壳311A与第一套筒外壳212A之间形成缝隙100A,由于该电机安装的负载设有一个根管延伸到户外,从户外吸空气进室内,电机在室内工作,当户外出于下雨天气时,吸进来的空气同时带有水气吸入,吸入到室内的水气从电机的第二套筒外壳311A与第一套筒外壳212A之间形成缝隙100A进入到电机内部,导致电机失效,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户外出于下雨天气时,吸进来的空气同时带有水气吸入,吸入到室内的水气从电机的底板的第二套筒外壳与转子外壳的第一套筒外壳之间形成缝隙进入到电机内部,导致电机失效,密封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定子组件、外转子组件和端盖,端盖包括底板和从底板中间往上凸起的套筒,套筒两端开设有轴承室,轴承室里安装有轴承,转轴位于套筒里面并且两端支撑在轴承上,外转子组件包括转子外壳和磁环,转子外壳包括第一顶板和从第一顶板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套筒外壳,第一顶板与第一套筒外壳之间围成第一空腔,磁环紧固在第一套筒外壳的内壁上,底板的边缘往上延伸出第二套筒外壳,第二套筒外壳的内径大于第一套筒外壳的外径,转轴的一端从套筒伸出与第一顶板安装连接在一起,定子组件嵌套安装在套筒的外面,外转子组件套设于定子组件外面,其特征在于:
[0006]还包括外罩体,外罩体套设于转子外壳外面,外罩体包括第二顶板和从第二顶板边缘延伸出的第三套筒外壳,第二顶板与第三套筒外壳之间围成第二空腔,第三套筒外壳的底面往外延伸出环形延伸板,环形延伸板的底面往下延伸出第四套筒外壳,第四套筒外壳、环形延伸板和第一套筒外壳围成凹槽,第四套筒外壳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外壳的外径,
第二套筒外壳与凹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
[0007]上述所述的外罩体是塑胶料制造而成。
[0008]上述所述的磁环的外侧壁顶部上设有倾斜面,倾斜面由外往内倾斜,磁环的倾斜面与第一套筒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缝隙。
[0009]上述所述的磁环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避空凹槽。
[0010]上述所述的磁环的外侧壁设有若干周向间隔分布的切边,每个切边与第一套筒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缝隙。
[0011]上述所述的切边为平面。
[0012]上述所述的第二套筒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安装凸耳。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的外转子电机,通过在转子外壳外面套设外罩体,外罩体包括第二顶板和从第二顶板边缘延伸出的第三套筒外壳,第二顶板与第三套筒外壳之间围成第二空腔,第三套筒外壳的底面往外延伸出环形延伸板,环形延伸板的底面往下延伸出第四套筒外壳,第四套筒外壳、环形延伸板和第一套筒外壳围成凹槽,第四套筒外壳的内径大于第二套筒外壳的外径,第二套筒外壳与凹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当外转子电机运行时,转子外壳带动外罩体转动,使底板的第二套筒外壳与凹槽相互配合形成迷宫密封结构之间产生气流,通过气流的搅动使得外层的水气排出迷宫密封结构外,有效防止水气进入到电机内部,密封效果好,确保电机正常运作,从而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5]2)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在实施例部分展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分解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正视图;
[0020]图5是图4中A

A的剖视图;
[0021]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7是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分解图;
[002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外罩体立体图
[0026]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外壳与磁环分解图;
[0027]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转子外壳与磁环正视图;
[0028]图13是图12中D

D的剖视图;
[0029]图14是图13中E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子外壳与磁环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子外壳与磁环结构分解图;
[0032]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转子外壳与磁环正视图;
[0033]图18是图17中F

F的剖视图;
[0034]图19是图18中G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36]如图2至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1、定子组件、外转子组件3和端盖4,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端部绝缘和线圈绕组,端盖4包括底板41和从底板41中间往上凸起的套筒42,套筒42两端开设有轴承室421,轴承室421里安装有轴承422,转轴1位于套筒42里面并且两端支撑在轴承422上,外转子组件3包括转子外壳31和磁环32,转子外壳31包括第一顶板311和从第一顶板311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套筒外壳312,第一顶板311与第一套筒外壳312之间围成第一空腔100,磁环32紧固在第一套筒外壳312的内壁121上,底板4的边缘往上延伸出第二套筒外壳43,第二套筒外壳43的内径大于第一套筒外壳312的外径,转轴1的一端从套筒42伸出与第一顶板311安装连接在一起,定子组件嵌套安装在套筒42的外面,外转子组件3套设于定子组件外面,其特征在于:
[0037]还包括外罩体5,外罩体5套设于转子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电机,包括转轴(1)、定子组件、外转子组件(3)和端盖(4),端盖(4)包括底板(41)和从底板(41)中间往上凸起的套筒(42),套筒(42)两端开设有轴承室(421),轴承室(421)里安装有轴承,转轴(1)位于套筒(42)里面并且两端支撑在轴承上,外转子组件(3)包括转子外壳(31)和磁环(32),转子外壳(31)包括第一顶板(311)和从第一顶板(311)边缘延伸出的第一套筒外壳(312),第一顶板(311)与第一套筒外壳(312)之间围成第一空腔(100),磁环(32)紧固在第一套筒外壳(312)的内壁(3121)上,底板(41)的边缘往上延伸出第二套筒外壳(43),第二套筒外壳(43)的内径大于第一套筒外壳(312)的外径,转轴(1)的一端从套筒(42)伸出与第一顶板(311)安装连接在一起,定子组件嵌套安装在套筒(42)的外面,外转子组件(3)套设于定子组件外面,其特征在于:外转子组件(3)还包括外罩体(5),外罩体(5)套设于转子外壳(31)外面,外罩体(5)包括第二顶板(51)和从第二顶板(51)边缘延伸出的第三套筒外壳(52),第二顶板(51)与第三套筒外壳(52)之间围成第二空腔(200),第三套筒外壳(52)的底面往外延伸出环形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桂文何锦豪李卓朱金成路士腾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大洋电机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