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694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电机机壳前端口的前法兰,电机转轴穿设在前法兰的法兰孔中,法兰孔内前、后设有安装在电机转轴的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Ⅰ和前轴承,前法兰上安装有前端盖,前端盖内设有安装在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Ⅱ,骨架油封Ⅰ、Ⅱ面对面而置,润滑油储存区形成在骨架油封Ⅰ、Ⅱ、前端盖和轴体Ⅰ之间,于前端盖上开设与润滑油储存区连通的注油嘴,注油嘴上旋合有闭油螺帽;前端盖的端口套设于电机转轴的轴体Ⅱ上,轴体Ⅱ小于轴体Ⅰ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前部小而后部大的轴阶体,前端盖的端口与轴阶体之间形成有迷宫式多级折状密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密封可靠、后期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命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要求优先权的在先申请申请号为202221672040.7


[0002]本技术涉及电机防护技术,具体为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3]由于电机应用环境的多变性,电机前法兰端的密封结构是设计的重点,好的防护设计可使电机能在潮湿或粉尘的环境中密封更加可靠。
[0004]授权公告号为CN214412470U的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电机轴伸端密封结构》,其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油封结构和第二油封结构来提高密封性能:
[0005]1、第一油封结构。
[0006]端盖盖板装配在端盖本体上,外侧骨架油封安装在端盖盖板内,内侧骨架油封安装在端盖本体内,以在电机端盖和电机轴之间形成良好密封;前、后两个间隔骨架油封之间形成的储油室内加入有润滑油而为骨架油封提供润滑环境。
[0007]第一油封结构存在的问题:储油室内事先加入的润滑油无补偿方案,在润滑油越用越少时,前、后骨架油封的润滑效果会降低甚至失效。
[0008]2、第二油封结构(对第一油封结构的进一步防护)。
[0009]端盖盖板的外侧设有轴面油封,轴面油封包括油封壳体和环形密封件,油封壳体过盈套装在电机轴上,环形密封件安装在油封壳体的内腔中,环形密封件上设有密封唇口,密封唇口与端盖盖板的前侧面滑动密封配合,端盖盖板的前侧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油封壳体的后端端部插入环形凹槽内,以形成迷宫结构,环形密封件、端盖盖板以及电机轴之间形成加入润滑油的容纳腔15。
[0010]第二油封结构存在的问题:采用组装的油封壳体和环形密封件与端盖盖板之间形成配合(形成迷宫结构和容纳腔),零部件多、装配复杂、后期维护保养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简化第二油封结构的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
[0012]能够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安装于电机机壳前端口的前法兰,电机转轴穿设在前法兰的法兰孔中,所述法兰孔内前、后设有安装在电机转轴的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Ⅰ和前轴承,所述前法兰上安装有前端盖,所述前端盖内设有安装在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Ⅱ,所述骨架油封Ⅱ与骨架油封Ⅰ面对面而置,所不同的是:
[0013]1、润滑油储存区(即第一油封结构)形成在骨架油封Ⅱ、骨架油封Ⅰ、前端盖和轴体Ⅰ之间。
[0014]2、所述前端盖的端口套设于电机转轴的轴体Ⅱ上,所述轴体Ⅱ小于轴体Ⅰ而在两
者之间形成前部小而后部大的轴阶体,前端盖的端口与轴阶体之间形成有迷宫式密封结构(即第二油封结构),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为多级折状密封槽。
[0015]进一步,于前端盖上开设与润滑油储存区连通的注油嘴,所述注油嘴上旋合有闭油螺帽,通过注油嘴可定期对电机密封机构进行注油保养。
[0016]按常规,所述前端盖与前法兰的安装面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Ⅱ,所述电机机壳与前法兰的安装面之间设有O设型密封圈Ⅰ。
[0017]所述多级折状密封槽的一种设计方案为易于加工的“5”字型密封槽。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采用多级折状密封槽的迷宫式密封结构替代传统的第二油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密封可靠、后期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0020]2、本技术结构中,可在润滑油损耗后可通过注油嘴向润滑油储存区加入润滑油,保障骨架油封的润滑效果,延长骨架油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号标识:1、电机机壳;2、前法兰;3、电机转轴;4、骨架油封Ⅰ;5、前轴承;6、前端盖;7、骨架油封Ⅱ;8、O型密封圈Ⅰ;9、O型密封圈Ⅱ;10、迷宫式密封槽;11、润滑油储存区;12、注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4]本技术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形成在电机机壳1、前法兰2、前端盖6与电机转轴3之间。
[0025]所述前法兰2通过后端止口于电机机壳1的前端口内同轴套装固定,前法兰2的后端止口与电机机壳1的内孔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Ⅰ8,如图1所示。
[0026]所述电机转轴3的前部(具有轴阶体,所述轴阶体包括前部的小直径轴体Ⅱ和后部的大直径轴体Ⅰ)穿设于前法兰2的法兰孔中,前法兰2的法兰孔后部固装的前轴承5的内圈紧配合于电机转轴3的轴体Ⅰ上而将其居中就位,前法兰2的法兰孔前部内固设有紧密套装于电机转轴3的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Ⅰ4,如图1所示。
[0027]所述前端盖6的端口套装于电机转轴3的轴体Ⅱ上并通过后端内的定位孔与前法兰2前端的止口相配合而同轴安装于前法兰2的前端面上,所述前法兰2与前端盖6的安装面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Ⅱ9,如图1所示。
[0028]所述前端盖6的盖孔(与定位孔同轴连通)内固设有紧密套装在电机转轴3的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Ⅱ7,所述骨架油封Ⅱ7与骨架油封Ⅰ4面对面而置,润滑油储存区11形成在骨架油封Ⅱ7、骨架油封Ⅰ4、轴体Ⅰ和前端盖6之间,前端盖6上开设有与润滑油储存区11径向连通的注油嘴12,所述注油嘴12上旋合有闭油螺帽,如图1所示。
[0029]前端盖6的端口与电机转轴3的轴阶体之间形成有位置低于骨架油封Ⅱ7的迷宫式密封结构,所述迷宫式密封结构为多级折状密封槽10,一种优化结构为“5”字型密封槽,如
图1所示。
[0030]所述“5”字型密封槽的形成方式为:
[0031]于轴体Ⅱ上向轴阶体的端面车制出槽口,使得轴阶体端面呈现出外部的环形凸缘Ⅰ和内部的环形凹槽Ⅰ;对应的,于前端盖6的盖孔向端口的盖体车制环形凹槽Ⅱ,使得盖体端面呈现出外部的环形凸缘Ⅱ和内部的环形凹槽Ⅱ;盖体上的环形凸缘Ⅱ和环形凹槽Ⅱ分别对位于轴阶体端面的环形凹槽Ⅰ和环形凸缘Ⅰ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由轴向缝隙连通的内、外径向缝隙,再与前端盖6的端口与轴体Ⅰ和轴体Ⅱ之间的配合间隙而共同形成“5”字型密封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电机前法兰密封结构,包括安装于电机机壳(1)前端口的前法兰(2),电机转轴(3)穿设在前法兰(2)的法兰孔中,所述法兰孔内前、后设有安装在电机转轴(3)的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Ⅰ(4)和前轴承(5),所述前法兰(2)上安装有前端盖(6),所述前端盖(6)内设有安装在轴体Ⅰ上的骨架油封Ⅱ(7),所述骨架油封Ⅱ(7)与骨架油封Ⅰ(4)面对面而置,其特征在于:润滑油储存区(11)形成在骨架油封Ⅱ(7)、骨架油封Ⅰ(4)、前端盖(6)和轴体Ⅰ之间;所述前端盖(6)的端口套设于电机转轴(3)的轴体Ⅱ上,所述轴体Ⅱ小于轴体Ⅰ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前部小而后部大的轴阶体,前端盖(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秋丽吴姝芹李珊伍玉霞李辉赵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