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108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包括车头,车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和透明灯罩,透明灯罩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延伸出透明灯罩的外部,透明灯罩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位机构,透明灯罩的一侧铰接有闭合盖,车头的外部设置有除尘机构,车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定机构,先打开闭合盖,接着拨动压紧块,将警示灯带的首端插入固定壳体的内部,接着转动蜗杆带动警示灯带收进透明灯罩的内部,警示灯带已经完全进入透明灯罩的内部了,接着将警示灯带的尾端塞进两个固位块之间进行固定,夜晚行车时,警示灯带散发的灯光可以使得行人或者其他车辆可以确认大型车辆的车宽,及时避让,防止发生事故。防止发生事故。防止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警示结构
,具体为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所谓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位于正常驾驶座位置,其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简言之,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驾驶的时候,观察不到的地方就叫汽车盲区,通常情况下,盲区分为车内盲区和车外盲区,车内盲区有的是车辆结构形成的,有的则是人为造成的,车外盲区是指因为固定或移动物体及光线问题造成的,不同车型遇到的盲区大小不同,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一般比较大,而且缺少警示机构,极易产生事故。
[0003]现有的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机构往往是贴上反光贴,只能对来往的车辆进行警示,无法对行人警示,同时大型车辆往往行程较多,车辆的外表面极易积累大量的灰尘,很容易对警示结构遮掩,使得警示结构无法发挥警示的作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包括车头,所述车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和透明灯罩,所述透明灯罩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延伸出透明灯罩的外部,所述传动机构用于更换警示灯带,所述透明灯罩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位机构,两个所述固位机构用于固定警示灯带的末尾,所述透明灯罩的一侧铰接有闭合盖,所述车头的外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用于擦拭透明灯罩表面的灰尘,所述车头的两侧均设置有锁定机构,两个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固定除尘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齿轮、链条、圆柱、涡轮、两个固定块、蜗杆和滑动块,两个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透明灯罩的内部,所述链条与两个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圆柱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齿轮的底部,且延伸至透明灯罩的外部,所述涡轮固定连接在圆柱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透明灯罩的底部,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之间,且延伸出其中一个固定块的外部,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在链条的外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固定壳体、压紧块、转动柱和若干个压紧弹簧,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外部,所述滑动块和固定壳体均滑动连接在透明灯罩的内部,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的内部,所述压紧块固定连接在转动柱的外表面,若干个所述压紧弹簧均固定连接在压紧块和固定壳体的内壁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固位机构包括固位块和两个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均固定连接在透明灯罩的内部,所述固位块固定连接在两个挤压弹簧的底端。
[0010]优选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两个L形杆、电机、毛刷和两个卡接块,两个所述L形杆均转动连接在车头的外表面,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L形杆的内部,且输出端延伸至
L形杆的外部,所述毛刷转动连接在另一个L形杆和电机的输出端之间,所述毛刷与透明灯罩的外表面相贴近,两个所述卡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L形杆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块和螺丝,所述锁定块固定连接在车头的一侧,所述螺丝螺纹连接在锁定块和卡接块的内部,所述锁定块的内部大小与卡接块相契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技术中,先打开闭合盖,接着拨动压紧块,然后将警示灯带的首端插入固定壳体的内部,接着松开压紧块,在若干个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压紧块将警示灯带的首端压紧在固定壳体的内部,接着转动蜗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转动带动圆柱和其中一个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链条移动,链条移动使得滑动块和固定壳体移动,从而带动警示灯带收进透明灯罩的内部,当蜗杆无法转动时,警示灯带已经完全进入透明灯罩的内部了,接着将警示灯带的尾端塞进两个固位块之间,在四个挤压弹簧的作用下,警示灯带的尾端被压紧固定,为了防止灰尘进入透明灯罩的内部,关闭闭合盖,方便在夜晚行车时,警示灯带散发的灯光可以使得行人或者其他车辆可以确认大型车辆的车宽,及时避让,防止发生事故。
[0014]2.本技术中,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带动毛刷转动,毛刷转动对透明灯罩的外表面的灰尘进行清除,使得警示灯带的灯光更加明显,清除完毕后,为了防止毛刷遮挡警示灯带的灯光,向上推动两个L形杆,使得两个卡接块分别插入两个锁定块的内部,接着转动螺丝使得螺丝对插入到锁定块内部的卡接块进行固定,可以对积累的灰尘进行清除,使得警示灯带的灯光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固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除尘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锁定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车头;2、底盘;3、透明灯罩;4、传动机构;401、齿轮;402、链条;403、圆柱;404、涡轮;405、固定块;406、蜗杆;407、滑动块;408、固定壳体;409、压紧块;410、转动柱;411、压紧弹簧;5、固位机构;501、固位块;502、挤压弹簧;6、闭合盖;7、除尘机构;701、L形杆;702、电机;703、毛刷;704、卡接块;8、锁定机构;801、锁定块;802、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
[0025]实施例一:
[0026]结合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包括车头1,车头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和透明灯罩3,透明灯罩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延伸出透明灯罩3的外部,传动机构4用于更换警示灯带,透明灯罩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位机构5,两个固位机构5用于固定警示灯带的末尾,透明灯罩3的一侧铰接有闭合盖6,车头1的外部设置有除尘机构7,除尘机构7用于擦拭透明灯罩3表面的灰尘,车头1的两侧均设置有锁定机构8,两个锁定机构8用于固定除尘机构7。
[0027]具体的,首先打开闭合盖6,通过传动机构4将警示灯带的一端固定,接着再通过传动机构4拉动警示灯带至透明灯罩3的内部,接着通过固位机构5将警示灯带的末尾固定,接着关闭闭合盖6,当夜晚行车时,打开警示灯带,对路人和其他车辆进行警示,当透明灯罩3的外表面积累了过多的灰尘和脏物时,通过除尘机构7对透明灯罩3的外部灰尘进行清除,使得警示灯带的灯光不再被遮挡,清除完毕后,通过两个锁定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所述车头(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盘(2)和透明灯罩(3),所述透明灯罩(3)的内部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延伸出透明灯罩(3)的外部,所述传动机构(4)用于更换警示灯带,所述透明灯罩(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位机构(5),两个所述固位机构(5)用于固定警示灯带的末尾,所述透明灯罩(3)的一侧铰接有闭合盖(6),所述车头(1)的外部设置有除尘机构(7),所述除尘机构(7)用于擦拭透明灯罩(3)表面的灰尘,所述车头(1)的两侧均设置有锁定机构(8),两个所述锁定机构(8)用于固定除尘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两个齿轮(401)、链条(402)、圆柱(403)、涡轮(404)、两个固定块(405)、蜗杆(406)和滑动块(407),两个所述齿轮(401)转动连接在透明灯罩(3)的内部,所述链条(402)与两个齿轮(401)的外表面啮合,所述圆柱(403)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齿轮(401)的底部,且延伸至透明灯罩(3)的外部,所述涡轮(404)固定连接在圆柱(403)的底部,两个所述固定块(405)固定连接在透明灯罩(3)的底部,所述蜗杆(406)转动连接在两个固定块(405)之间,且延伸出其中一个固定块(405)的外部,所述滑动块(407)固定连接在链条(402)的外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型车辆的侧面盲区警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还包括固定壳体(408)、压紧块(409)、转动柱(410)和若干个压紧弹簧(4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俊张磊乔好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