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取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84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产品进行换线操作,长时间的换线操作容易导致产品换线摆放位置的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生产速率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对称设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抓取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螺杆,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另一端与抓取箱的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螺纹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取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抓取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基础的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都有了巨大进步,智能机器人也随之发展起来,智能机器人能够与人进行对话,按照人的意图完成一部分由人完成的工作,相对于普通工业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可以适应更复杂的工作环境。
[0003]目前在现有技术中,流水线生产已经是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产品进行换线操作,长时间的换线操作容易导致产品换线摆放位置的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生产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抓取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一些产品进行换线操作,长时间的换线操作容易导致产品换线摆放位置的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生产速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抓取机器人,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表面对称设有支柱,两个所述支柱的内部均设有螺纹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1),所述支撑台(1)的上表面对称设有支柱(2),两个所述支柱(2)的内部均设有螺纹杆(3),两个所述支柱(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箱(4),两个所述螺纹杆(3)的顶端均延伸至传动箱(4)的内部并与传动箱(4)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3)的底端均与支柱(2)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螺纹杆(3)之间设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内部开设有供螺纹杆(3)活动的螺纹孔,所述升降板(7)的下方设有抓取箱(17),所述抓取箱(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一电机(18)的机箱,所述第一电机(18)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螺杆(19),所述第一双向螺杆(19)的另一端与抓取箱(17)的内侧壁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双向螺杆(19)的外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两个所述螺纹块(20)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2),所述抓取箱(17)的前端表面开设有夹持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块(32)的内部均开设有多个缓冲槽,多个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减震器(33),多个所述减震器(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4),两个所述夹板(34)的另一侧粘接有保护垫(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7)的内部设有第二双向螺杆(11),所述第二双向螺杆(11)的两端均与升降板(7)的内壁两侧进行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双向螺杆(1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0),所述升降板(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第二电机(8)的机箱,所述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延伸至升降板(7)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10)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二双向螺杆(11)的外部对称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君李靖李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燕京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