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串并联揩振的频率调制转换器,特别适用于驱动包括气体放电管在内的任何电阻或电感负载,其中晶体管类型的转换开关被用来串联连接在直流电源的负电极和电感器第一端之间;而一脉冲发生器电路被设置在该电压源和已被用作一脉冲发生器电路的晶体管控制极之间;其中电感器的第二端连接到该变压器初级绕组。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由于功率转换器的实际尺寸明显降低而增加了工作频率。通常的准方波脉冲转换器相对于例如20KHZ的转换而言,现在达到的工作范围上限可实现大约0.5MHZ。这就允许最重要的无源功率元件如磁元件和电容的尺寸明显降低。但是,当用于更大部分脉冲宽度调制转换器时,这些转换器在功率半导体器件中具有高的转换损耗,导致效率的降低,并因此而需要更多的冷却。从而减小了降低转换器实际尺寸的可能性。例如当提供功率于气体放电管时,为增加功率转换器处理过载或大的负载变化的能力,已建议采用特殊的电路结构作为监视器或避免开关晶体管饱和,这从例如PCTWO90/01248和GB-PS1378465申请中可明显看出。在愈加高的频率上,一种功率转换的更有效方法是基于所谓的“零电流转换”, ...
【技术保护点】
具有串并联谐振的,特别是用于驱动其中包括气体放电管的任何电阻或电感负载R↓[G]的频率调制转换器,其中,用晶体管构成的一转换开关(Q)串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和一电感器(L)的第一端之间;其中,在该电流和晶体管(Q)的控制极之间设置有一脉冲发生器电路,在那里该电感器(L)的第2端被连接于一变压器(T)的一初级绕驵,其特征在于:该频率调制转换器包括分别设置在晶体管(Q)的电荷发射极和电荷收集极之间的第1和第2并联支路上的第1谐振电容器(C↓[1])和一整流二极管,第2谐振电容器C↓[3]设置在该电压源的电极两端,通过二极管(D↓[2])与电感器(L)相串接,变压器(T)、电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叶斯哈泰,
申请(专利权)人:路米西专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O[挪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