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储能装置及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031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包括进液管、回液管、温控管路系统和均温管路系统;化学储能装置内设有温控单元,温控单元内设有用于温控介质流通的温控流道;温控管路系统包括增压泵,增压泵的进液口与进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进液管,增压泵的出液口上设有温控进液管,回液管上设有温控回液管;均温管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循环水箱,循环泵的出液口上设有均温进液管,循环水箱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进液管相连,循环水箱的进液口上设有均温回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化学储能装置及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能够实现温控控制和均温管理,以提高运行安全。以提高运行安全。以提高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学储能装置及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化学储能
,具体的为一种化学储能装置及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由于欧姆热、极化热的存在,因此存在产热的问题,特别是在大电流充放电的过程中,产热现象更为明显。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扩散,堆积在电池内部一方面会造成电池界面副反应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热量过度积累可能会引起电池热失控,因此高效的散热措施是锂离子电池设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之间存在差异,导致电池之间存在温差,影响储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储能装置及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能够实现温控控制和均温管理,以提高运行安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包括进液管、回液管、温控管路系统和均温管路系统;所述化学储能装置内设有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内设有用于温控介质流通的温控流道;
[0006]所述温控管路系统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进液管,所述增压泵的出液口上设有温控进液管,所述回液管上设有温控回液管;
[0007]所述均温管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上设有均温进液管,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进液管相连,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液口上设有均温回液管;
[0008]当所述温控单元同时与所述温控管路系统和均温管路系统相连时,所述温控进液管和均温进液管均与所述温控单元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温控进液管和均温进液管之间设有进液切换阀门组件;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均与所述温控单元的出液口相连,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之间设有回液切换阀门组件;
[0009]当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温控管路系统或均温管路系统相连时,所述温控单元的进液口与所述温控进液管或均温进液管相连,所述温控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温控回液管或均温回液管相连。
[0010]进一步,所述进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上的进液阀门;或,所述进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的进液切换阀。
[0011]进一步,所述回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上的回液阀门;或,所述回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之间的回液切换阀。
[0012]进一步,所述循环水箱上设有用于加热或制冷所述温控介质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0013]进一步,所述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且所述循环水箱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上设有补液控制阀。
[0014]进一步,所述化学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化学储能模组,所述化学储能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多个化学储能单体,所述化学储能单体呈方体型并具有长L、宽W和高H,且L≥W≥H,相邻两个所述化学储能单体中,以边长为长L和宽W围成的表面形成层叠结构。
[0015]进一步,所述化学储能模组内设有所述温控单元,设置在同一个所述化学储能模组内的所述温控单元设为至少一组,属于同一组的所述温控单元之间设有进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与所述温控进液管和/或均温进液管之间设有进液连通管,所述进液连通管上设有进液控制阀。
[0016]进一步,所述温控单元采用温控板;
[0017]所述温控板设置在呈方体型的所述化学储能单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和/或,
[0018]所述温控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化学储能单体的表面之间。
[0019]进一步,所述温控单元采用温控板;
[0020]所述温控板设置在呈方体型的所述化学储能单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和/或,
[0021]相邻两个所述化学储能单体之间构成一个单体组,所述温控板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组之间。
[002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包括总进液管和总回液管,所述化学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化学储能装置,每一个所述化学储能装置上均设有如上所述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所述总进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所述总回液管与所述回液管相连。
[0023]进一步,还包括总循环泵和水冷机组,所述总循环泵的出液口与所述总进液管相连,所述总回液管与所述水冷机组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水冷机组的出液口与所述总循环泵的进液口相连。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技术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通过设置增压液流管路,利用增压泵将进液管内的温控介质通过温控进液管注入到温控单元的温控流道内,而后经由温控回液管回流至回液管,实现对化学储能装置控温的技术目的,使化学储能装置的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提高运行安全性能;通过设置均温管路系统,利用循环泵将循环水箱内的温控介质通过第二进液管注入到温控单元的温控流道内,而后经由均温回液管回流至循环水箱,温控介质在循环水箱、循环泵和温控单元之间循环,可使化学储能装置内的各个化学储能单体之间的温度保持均衡,实现对化学储能装置进行均温管理的技术目的;综上,本技术的化学储能装置的温控系统,即能够对化学储能装置实现温度控制,还可以实现均温管理。
附图说明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的A详图;
[0029]图3为本实施例化学储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4的B详图;
[0032]图6为本实施例化学储能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图7的C详图;
[0035]图9为本技术化学储能系统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图9的D详图;
[0037]图11为图10的E详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
总进液管;2

总回液管;3

总循环泵;4

水冷机组;5

化学储能装置;6

化学储能模组;7

化学储能单体;
[0040]11

进液管;12

回液管;13

温控板;13a

冷却板;13b

均温板;14

温控流道;15

增压泵;16

第一进液管;1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回液管、温控管路系统和均温管路系统;所述化学储能装置内设有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内设有用于温控介质流通的温控流道;所述温控管路系统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有第一进液管,所述增压泵的出液口上设有温控进液管,所述回液管上设有温控回液管;所述均温管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泵的出液口上设有均温进液管,所述循环水箱的出液口与所述循环泵的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进液管相连,所述循环水箱的进液口上设有均温回液管;当所述温控单元同时与所述温控管路系统和均温管路系统相连时,所述温控进液管和均温进液管均与所述温控单元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温控进液管和均温进液管之间设有进液切换阀门组件;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均与所述温控单元的出液口相连,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之间设有回液切换阀门组件;当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温控管路系统或均温管路系统相连时,所述温控单元的进液口与所述温控进液管或均温进液管相连,所述温控单元的出液口与所述温控回液管或均温回液管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上的进液阀门;或,所述进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液管与第二进液管之间的进液切换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上的回液阀门;或,所述回液切换阀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温控回液管和均温回液管之间的回液切换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上设有用于加热或制冷所述温控介质温度的温度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化学储能装置的液冷安全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且所述循环水箱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有补液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民昌江守鑫曾庆欣元金石
申请(专利权)人:九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