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72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放电灯(Li)的高频工作的电路装置,包括低频整流设备(LR),用于由低频供电电压产生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C1)上的DC电压(缓冲电压)。该电路装置还包括DC/AC转换器,用于由缓冲电压产生高频AC电压。负载支路(B)耦合到DC/AC转换器上。该负载支路带有用于将放电灯(Li)耦合到负载支路上的耦合设备(T3、T4)。电路装置还包括高频整流设备(HR),用于将第一支路产生的高频电压转换成DC电压。该高频整流设备包括具有相同取向的第一和第二单向设备(D5、D6)的串联装置。电路装置还带有控制设备(CR),用于将放电灯(Li)消耗的功率控制在随控制信号(Sg)而定的水平。高频整流设备还包括开关设备(S3、S3’)和另一控制设备(CR1)。该开关设备至少与反馈单元的单向设备(D6、D6’)之一并联。所述另一控制设备以随控制信号而定的方式控制开关设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放电灯的高频工作的电路装置,包括- 输入端子,用于连接到低频供电电压源上,- 低频整流设备,用于由低频供电电压源提供的低频供电电压产生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上的DC电压,- DC/AC转换器,用于由DC电压产生高频AC电压,- 负载支路,包括电感设备、第二电容设备和用于将放电灯耦合到负载支路上的耦合设备的串联装置,该负载支路耦合到DC/AC转换器上,- 高频整流设备,用于将DC/AC转换器产生的高频电压转换成DC电压,该高频整流设备耦合到第一电容设备和负载支路上,并且包括具有相同取向的第一和第二单向设备的串联装置,- 控制设备,用于将放电灯消耗的功率控制在随控制信号而定的水平,该控制信号是对所需功率的度量。这种电路装置可以从W096/10897获知。已知电路装置中的第一整流设备被构成为倍压器,而倍压器产生的DC电压跨接于其上的第一电容设备包括第一和第二容抗(capacitive impedance)。以下也将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上的电压称为缓冲电压。除电感设备、第二电容设备和耦合设备外,负载支路还包括另一电容设备。该另一电容设备的一侧连接到节点N2上。该另一电容设备的另一侧连接到节点N3上。由下面也称其为灯的放电灯消耗的功率可以由影响开关元件的占空度的控制设备控制。第一整流设备带有同时还构成第二整流设备的一部分的第一和第二单向设备。第二整流设备是用于确保在灯工作期间电路装置基本上表现为电阻性电抗。在这种情况下电路装置将引起较小的射频干扰,而且在灯工作期间将有高的功率因数。这意味着缓冲电压必须总是高于一个底值。当使用倍压器时,该底值等于低频电压源的峰峰电压。如果没有出现电压加倍,则该底值等于峰值电压。在已知电路装置中缓冲电压按被调节的功率减小的比例较急剧地上升。一方面这要求计算电路装置,使缓冲电压在正常工作期间高于底值。另一方面,诸如开关元件和第一电容设备这样的部件必须设计成适用于高电压,或者必须限制可控制的灯功率的范围,以便避免所述部件的损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篇中所述类型的电路装置,其中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上的缓冲电压的变化仍然限制在由放电灯所消耗的较宽的功率范围上,同时所述缓冲电压在所述范围上高于底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用于此目的的该电路装置的特征在于,高频整流设备另外还包括另一控制设备和带有开关设备的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至少高频整流设备的单向设备之一并联,同时所述另一控制设备以随控制信号而定的方式控制开关设备。根据控制信号的值,高频整流设备的工作或多或少被并联支路所抵消,从而限制缓冲电压的变化。放电灯和电路装置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耦合设备制成为负载支路和灯之间的固定电连接。另一方面,为实现负载支路和灯之间的电气隔离,可以在负载支路中包括变压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灯被可拆卸地耦合到电路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耦合设备制成为要与灯的接触管脚配合的接触插座。另一控制设备的工作可以直接视控制信号而定。另一方面,其工作可以间接地视控制信号而定,例如随诸如作为对灯实际消耗功率的度量的信号的另一信号而定,该信号是控制信号的函数。当另一控制设备的工作直接由缓冲电压决定时是有利的。这样缓冲电压的改变有可能明显减小。在一个有吸引力的实施例中,另一控制设备在工作期间按随控制信号而定的占空比周期性地将开关设备交替触发成导通和非导通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只以单个开关元件对缓冲电压的变化进行强有力的限制。在被并联支路并联的单向设备处于导通状态的同时发生开关设备切换成导通状态的动作是有利的。然后在开关设备上没有电压的同时可发生向导通状态的切换。这减小了切换损耗,并且对开关设备的寿命有好的影响。在所述单向设备处于导通状态的同时也发生开关设备再次切换成非导通状态的动作的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切换损耗的进一步减小和使用寿命的进一步提高。然而,最好在所述单向设备不导通时切换成非导通状态。这样,可以在控制信号值与高频整流设备工作被抵消的程度之间实现平滑的关系曲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装置的另一有吸引力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高频整流设备包括各带有第一和第二单向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反馈元件,其中每个反馈单元的至少一个单向设备被带有开关设备的并联支路并联,同时另一控制设备使每个开关设备处于随控制信号而定的一种稳定状态。这里以简单的方式避免电磁干扰,即在其中只需要在灯功率被控制成不同电平时切换开关设备。对于给定的受控功率范围,根据所需的缓冲电压变化的极限,电路装置可以有更多或更少的反馈单元。已发现通常两个高频反馈单元就足够了。当反馈单元的反馈支路具有互不相同的阻抗值时是有利的。该实施例的一种有利的改型是以一种用于产生可以按步长调节的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产生设备为特征的改型,所述控制信号产生设备耦合到另一控制设备上,同时每个控制信号的设定值对应于开关设备的各状态组合。可以利用控制信号产生设备将灯消耗的功率调节成若干个,例如三个不同的水平。由于控制信号产生设备被耦合到另一控制设备上,而且控制信号的每个设定值对应于开关设备的各状态组合,因此对于每个可能的控制信号设定值,可以实现缓冲电压的最佳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装置的有优势的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高频整流设备经第一反馈支路连接到负载支路中的节点N3上,并且经另一反馈支路连接到负载支路中的节点N5上,其特征还在于,耦合设备连接在负载支路中的节点N3和节点N5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装置的该实施例中,高频整流设备的负载分布在若干个部件上。因此这些部件可具有较低的负载容量,并从而可以较廉价。控制设备例如可以通过影响DC/AC转换器的频率来控制放电灯消耗的功率。对于每个所需的灯功率,此频率例如被调节成恒定的值。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周期性地在高频和低频之间调制DC/AC转换器的频率。这样,灯消耗的功率大致线性地随低频的相对持续时间而升高。另一方面,例如可以使用US5,525,872中描述的控制设备。其中所述的控制设备影响开关元件的Tt-Td时间段。这里Tt是开关元件导通期间的时间间隔,而Td是与开关元件并联的续流二极管(freewheel diode)导通期间的时间间隔。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利用第一支路中的开关元件的占空比调节灯消耗的功率,在这种情况下DC/AC转换器的频率可以保持恒定。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装置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其中附图说明图1图示出第一实施例,图2更详细地展示图1的实施例,图3更详细地展示图1的实施例的控制设备,图4展示作为灯消耗的功率Pla的函数的缓冲电压Vc1,图5展示第二实施例的高频整流设备,以及图6展示第三实施例的高频整流设备。图1图示出用于放电灯的高频工作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电路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所示的电路装置包括输入端子T1、T2,用于连接到低频供电电压源Vin上。该电路装置还包括低频整流设备LR,用于由低频供电电压源提供的低频供电电压产生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C1上的DC电压。该电路装置还包括DC/AC转换器IV,用于由DC电压产生高频AC电压。负载支路B包括电感设备L3、第二电容设备C2和用于将放电灯Li耦合到负载支路上的耦合设备T3、T4的串联装置。该负载支路耦合到DC/AC转换器上。该电路装置还备有高频整流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放电灯的高频工作的电路装置,包括:-输入端子(T1、T2),用于连接到低频供电电压源(Vin)上,-低频整流设备(LR),用于由低频供电电压源提供的低频供电电压产生跨接在第一电容设备(C1)上的DC电压,-DC/AC转换器( IV),用于由DC电压产生高频AC电压,-负载支路(B),包括电感设备(L3)、第二电容设备(C2)和用于将放电灯(Li)耦合到负载支路上的耦合设备(T3、T4)的串联装置,该负载支路耦合到DC/AC转换器上,-高频整流设备(HR) ,用于将DC/AC转换器产生的高频电压转换成DC电压,该高频整流设备耦合到第一电容设备和负载支路上,并且包括具有相同取向的第一和第二单向设备(D5、D6)的串联装置,-控制设备(CR),用于将放电灯(Li)消耗的功率控制在随控制信号(S g)而定的水平,该控制信号是对所需功率的度量,其特征在于,高频整流设备另外还包括另一控制设备(CR1)和带有开关设备(S3、S3’)的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至少高频整流设备的单向设备(D6、D6’)之一并联,同时所述另一控制设备以随控制 信号(Sg)而定的方式控制开关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PB阿茨EMJ阿恩德克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