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0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包括主壳体、上壳盖、便捷连接组件、弹性缓冲组件和显示器模组,主壳体上方设有上壳盖,上壳盖中部固定连接有透视窗,上壳盖内表面两端均设有卡槽,上壳盖下方与橡胶垫滑动连接,橡胶垫下方与主壳体胶合连接,主壳体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便捷连接组件,主壳体内表面中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组件,弹性缓冲组件中部与显示器模组固定连接,通过工具插入内六角插槽,带动圆杆、小螺杆旋转,推动小螺帽、长杆位移,从而拉动卡块位移,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使得上壳盖能够自由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人员对显示屏模组进行拆卸维修,易于使用。易于使用。易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器模组壳体
,具体为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

技术介绍

[0002]LED显示屏模组是组成LED显示屏成品的主要部件之一,主要由LED灯,PCB线路板,驱动IC,电阻,电容和塑料套件组成。
[0003]常见的显示屏模组多半是采用胶合或不可拆卸的卡锁结构外壳进行安装的,虽然非常简便,但这使得壳体拆卸困难,往往拆卸维修时,会对外壳或模组造成损伤,不便于人员进行拆卸维修,同时多数的显示屏模组往往是被固定在壳体内,使得外部受冲击或是跌落时,容易损伤内部结构,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包括主壳体、上壳盖、便捷连接组件、弹性缓冲组件和显示器模组,所述主壳体上方设有上壳盖,所述上壳盖中部固定连接有透视窗,所述上壳盖内表面两端均设有卡槽,所述上壳盖下方与橡胶垫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垫下方与主壳体胶合连接,所述主壳体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便捷连接组件,所述主壳体内表面中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组件,所述弹性缓冲组件中部与显示器模组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便捷连接组件还包括有内六角插槽、圆杆、小螺杆、小螺帽、长杆、卡块,所述内六角插槽右端中部与圆杆固定连接,所述圆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螺杆,所述小螺杆外表面与小螺帽螺纹连接,所述小螺帽外表面上方与长杆固定连接,所述长杆上方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外表面与卡槽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还包括有外框、折杆、弹簧杆、内框、滑杆、弹簧、滑套,所述外框内表面上下方均与折杆转动连接,所述折杆中部与弹簧杆转动连接,内框所述弹簧杆一端与内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与折杆转动连接,所述内框内表面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表面设有弹簧,所述滑杆外表面与滑套滑动连接,所述滑套外表面与显示器模组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外表面与主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圆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扭杆弹簧,所述扭杆弹簧一端与主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小螺杆两端均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外表面与主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长杆外表面与折叠挡垫胶合连接,所述折叠挡垫一端与主壳体内表面胶合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外框内表面上下方均胶合连接有纵向缓冲垫,所述纵向缓冲垫外表面与内框滑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内框内表面左右均胶合连接有横向缓冲垫,所述横向缓冲垫外表面与显示器模组滑动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便捷连接组件通过工具插入内六角插槽,带动圆杆、小螺杆旋转,推动小螺帽、长杆位移,从而拉动卡块位移,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使得上壳盖能够自由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人员对显示屏模组进行拆卸维修,易于使用。
[0015]2.本技术的弹性缓冲组件通过折杆、弹簧杆缓冲显示器模组纵向冲击震动,而内框中的滑杆、弹簧、滑套则缓冲显示器模组横向结构的冲击震动,从而使得显示器模组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防止外部受冲击或是跌落时,损伤内部结构,便于长期稳定使用。
[0016]3. 本技术的圆杆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扭杆弹簧,扭杆弹簧一端与主壳体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扭杆弹簧推动结构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结构具有自动卡锁的效果,节省人员操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便捷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弹性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主壳体1、上壳盖2、透视窗3、卡槽4、橡胶垫5、便捷连接组件6、内六角插槽61、圆杆62、小螺杆63、小螺帽64、长杆65、卡块66、弹性缓冲组件7、外框71、折杆72、弹簧杆73、内框74、滑杆75、弹簧76、滑套77、显示器模组8、扭杆弹簧601、套环602、折叠挡垫603、纵向缓冲垫701、横向缓冲垫7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包括主壳体1、上壳盖2、便捷连接组件6、弹性缓冲组件7和显示器模组8,主壳体1上方设有上壳盖2,上壳盖2中部固定连接有透视窗3,上壳盖2内表面两端均设有卡槽4,上壳盖2下方与橡胶垫5滑动连接,橡胶垫5下方与主壳体1胶合连接,主壳体1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便捷连接组件6,主壳体1内表面中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组件7,弹性缓冲组件7中部与显示器模组8固定连接。
[0023]进一步地,便捷连接组件6还包括有内六角插槽61、圆杆62、小螺杆63、小螺帽64、长杆65、卡块66,内六角插槽61右端中部与圆杆62固定连接,圆杆6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螺杆63,小螺杆63外表面与小螺帽64螺纹连接,小螺帽64外表面上方与长杆65固定连接,长杆65上方与卡块66固定连接,卡块66外表面与卡槽4滑动连接,通过工具插入内六角插槽,带动圆杆、小螺杆旋转,推动小螺帽、长杆位移,从而拉动卡块位移,使得卡块与卡槽分离,从而使得上壳盖能够自由的安装拆卸,从而便于人员对显示屏模组进行拆卸维修,易于使用。
[0024]进一步地,弹性缓冲组件7还包括有外框71、折杆72、弹簧杆73、内框74、滑杆75、弹簧76、滑套77,外框71内表面上下方均与折杆72转动连接,折杆72中部与弹簧杆73转动连接,内框74弹簧杆73一端与内框74转动连接,内框74与折杆72转动连接,内框74内表面上下方均固定连接有滑杆75,滑杆75外表面设有弹簧76,滑杆75外表面与滑套77滑动连接,滑套77外表面与显示器模组8固定连接,外框71外表面与主壳体1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折杆、弹簧杆缓冲显示器模组纵向冲击震动,而内框中的滑杆、弹簧、滑套则缓冲显示器模组横向结构的冲击震动,从而使得显示器模组具有良好的缓冲效果,防止外部受冲击或是跌落时,损伤内部结构,便于长期稳定使用。
[0025]进一步地,圆杆6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扭杆弹簧601,扭杆弹簧601一端与主壳体1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扭杆弹簧推动结构自动复位,从而使得结构具有自动卡锁的效果,节省人员操作。
[0026]进一步地,小螺杆63两端均设有套环602,套环602外表面与主壳体1内表面固定连接。
[0027]进一步地,长杆65外表面与折叠挡垫603胶合连接,折叠挡垫603一端与主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包括主壳体(1)、上壳盖(2)、便捷连接组件(6)、弹性缓冲组件(7)和显示器模组(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上方设有上壳盖(2),所述上壳盖(2)中部固定连接有透视窗(3),所述上壳盖(2)内表面两端均设有卡槽(4),所述上壳盖(2)下方与橡胶垫(5)滑动连接,所述橡胶垫(5)下方与主壳体(1)胶合连接,所述主壳体(1)内表面下方安装有便捷连接组件(6),所述主壳体(1)内表面中部安装有弹性缓冲组件(7),所述弹性缓冲组件(7)中部与显示器模组(8)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连接组件(6)还包括有内六角插槽(61)、圆杆(62)、小螺杆(63)、小螺帽(64)、长杆(65)、卡块(66),所述内六角插槽(61)右端中部与圆杆(62)固定连接,所述圆杆(6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小螺杆(63),所述小螺杆(63)外表面与小螺帽(64)螺纹连接,所述小螺帽(64)外表面上方与长杆(65)固定连接,所述长杆(65)上方与卡块(66)固定连接,所述卡块(66)外表面与卡槽(4)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CD显示器模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组件(7)还包括有外框(71)、折杆(72)、弹簧杆(73)、内框(74)、滑杆(75)、弹簧(76)、滑套(77),所述外框(71)内表面上下方均与折杆(72)转动连接,所述折杆(72)中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航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瑞晟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