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04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采用木质模板,模数和尺寸依据加载孔间距定制,与加载孔的法兰紧密贴合,采用紧固螺钉与加载孔法兰上的辅助定位孔连接;建筑模板,左右对接竖向拼缝设置在加载孔的竖向中心线处;上下对接水平拼缝设置在加载孔的水平中心线处,拼缝均是连续的,且缝隙均小于0.2mm;对接的两块建筑模板均采用骑马钉连接,拼缝上粘贴有密封防水胶带;在建筑模板的外侧布置有次龙骨,在次龙骨外侧布置有主龙骨,在每组主龙骨上设有多个与加载孔一一对应的压板,前后相对的两块压板采用穿过加载孔的一根对拉螺栓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反力墙平整度、垂直度及清水混凝土的成型要求。垂直度及清水混凝土的成型要求。垂直度及清水混凝土的成型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维反力结构实验室施工
,特别是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三维反力结构实验室中,反力墙是进行各种结构系统试验的重要设施。反力墙设计标高允许偏差控制严格,正面为清水混凝土效果,是用于实验室的不常见大型特种结构,具有体积大、预埋孔洞多、配筋率高、施加预应力作用、工作时承受静力和动力荷载大等特点,其内部有很多精确定位的加载孔,相关仪器设备能够精确地通过加载孔安装在反力墙体上。反力墙作为三维反力结构试验系统的重要部分,其精度要求指标非常高,反力墙面垂直度精度要求为
±
1.5mm/5m
×
5m,平整度精度要求为
±
1.5mm,即上下最大偏差不得大于1.5mm,墙面混凝土与加载孔端板平齐且要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故楼层之间水平施工缝及模板拼缝、模板排版、模板支撑加固等,不同于一般的混凝土结构模板支设系统。清水混凝土的模板工程对清水混凝土的成型效果有直接影响,对清水混凝土观感质量也有直接影响,因此控制好反力墙模板的安装精度,是保证反力墙施工质量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能够满足反力墙平整度、垂直度及清水混凝土的成型要求。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所述反力墙设有预埋的加载孔,在所述加载孔的法兰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辅助定位孔,所述反力墙模板是由多块建筑模板构成的,所述建筑模板,采用木质模板,模数和尺寸依据加载孔间距定制,与所述加载孔的法兰紧密贴合,采用紧固螺钉与所述加载孔的法兰上的辅助定位孔连接;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设置在所述加载孔的竖向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的上下对接水平拼缝设置在所述加载孔的水平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均是连续的,且缝隙均小于0.2mm;左右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以及上下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均采用骑马钉连接,在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上粘贴有密封防水胶带,所述密封防水胶带覆盖在所述骑马钉上;在所述建筑模板的外侧布置有竖直设置的次龙骨,所述次龙骨中有一部分一一对应地压设在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处,在所述次龙骨外侧布置有主龙骨,所述主龙骨成组设置,一组两根,分别上下对称地、间隔设置在所述加载孔的水平中心线两侧,在每组所述主龙骨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加载孔一一对应的压板,前后相对的两块所述压板采用穿过所述加载孔的一根对拉螺栓连接在一起。
[0005]所述次龙骨是采用木方制成的。
[0006]所述主龙骨是采用方钢管制成的。
[0007]所述对拉螺栓采用细牙滚压螺栓。
[0008]所述压板是采用钢板制成的。
[0009]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0]1)建筑模板模数、尺寸依据加载孔间距定制,采用模板的竖直及水平拼缝均设置在加载孔的中心位置,拼缝设置在加载孔中心位置,纵横成线,可以减少模板二次切割造成的浪费,比定制钢膜造价低,且自重轻、方便施工,可降低模板施工成本。
[0011]2)木模板水平及垂直拼缝,用捆绑器将模板拉紧,用骑马钉固定,模板缝隙小于0.2mm,模板外侧粘贴透明密封防水胶带,拼缝横平竖直密闭密封防水不漏浆,平整度及整体性强,并无涨模、蜂窝麻面、错台等现象发生,可以确保混凝土成型质量及几何尺寸、竖直精度等要求,混凝土浇筑效果好,观感好,成型质量可以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成型要求以及反力墙平整度要求。
[0012]3)模板与加载孔紧密贴合、固定连接,借助加载孔法兰精准定位,可以满足反力墙的竖直度要求;无需增加定位措施,省工省事。
[0013]4)采用加载孔做反力墙模板的内支撑,可有效控制反力墙截面尺寸,无需增加斜撑及其他辅助措施,且无需采用落地支撑,可以有效节约支撑架体搭设的成本,并可提高模板安装的效率。还由于加载孔是点状均匀分布,模板拉结支撑结构受力稳定,支撑牢固,有利于成型的控制。
[0014]5)利用永久结构的加载孔孔道代替对拉螺栓穿墙孔,对拉螺栓安装拆除方便,且无需封堵孔洞,在简化工序的同时保证了反力墙整体成型效果;模板穿墙对拉螺栓利用加载孔作为穿墙套管,达到了墙内控制截面尺寸;墙外拉结固定的作用。
[0015]6)主龙骨采用方钢管,改善了因传统圆管加固与次龙骨接触面积小次龙骨出现压痕涨模现象。
[0016]7)压板采用钢板制作,钢质压板能与主龙骨紧密的贴合并且钢质压板刚度大,不易弯曲变形。
[0017]8)对拉螺栓采用细牙滚压螺栓,细牙螺栓调节精度准确、滚压的螺纹强度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易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1]图中:1、加载孔;1

1、法兰;1

2、辅助定位孔;2、建筑模板;3、紧固螺钉;4、左右对接竖向拼缝;5、上下对接水平拼缝;6、次龙骨;7、主龙骨;8、压板;9、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请参阅图1~图3,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所述反力墙设有预埋的加载孔1,在所述加载孔的法兰1

1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辅助定位孔1

2,所述反力墙模板是由多块建筑模板2构成的,所述建筑模板2,采用木质模板,模数和尺寸依据加载孔间距定制,与所述
加载孔的法兰1

1紧密贴合,采用紧固螺钉3与所述加载孔的法兰1

1上的辅助定位孔1

2连接。
[0024]所述建筑模板2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4设置在所述加载孔1的竖向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2的上下对接水平拼缝5设置在所述加载孔1的水平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2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4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5均是连续的,且缝隙均小于0.2mm。
[0025]左右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2以及上下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2均采用骑马钉连接,在所述建筑模板2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4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5上粘贴有密封防水胶带,所述密封防水胶带覆盖在所述骑马钉上。
[0026]在所述建筑模板2的外侧布置有竖直设置的次龙骨6,所述次龙骨6中有一部分一一对应地压设在所述建筑模板2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4处,在所述次龙骨6外侧布置有主龙骨7,所述主龙骨7成组设置,一组两根,分别上下对称地、间隔设置在所述加载孔1的水平中心线两侧,在每组所述主龙骨7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加载孔1一一对应的压板8,前后相对的两块所述压板8采用穿过所述加载孔1的一根对拉螺栓9连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力墙模板安装结构,所述反力墙设有预埋的加载孔,在所述加载孔的法兰上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辅助定位孔,所述反力墙模板是由多块建筑模板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采用木质模板,模数和尺寸依据加载孔间距定制,与所述加载孔的法兰紧密贴合,采用紧固螺钉与所述加载孔的法兰上的辅助定位孔连接;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设置在所述加载孔的竖向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的上下对接水平拼缝设置在所述加载孔的水平中心线处;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均是连续的,且缝隙均小于0.2mm;左右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以及上下对接的两块所述建筑模板均采用骑马钉连接,在所述建筑模板的左右对接竖向拼缝和上下对接水平拼缝上粘贴有密封防水胶带,所述密封防水胶带覆盖在所述骑马钉上;在所述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超陆海英郭颖宋庆普李慧王喜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六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