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812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药器,包括底座、配药筒和加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进行配药搅拌时,可以同时进行横向搅拌和纵向搅拌,可以充分混合药物,防止药物出现混合不均匀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加药时,采用螺杆旋转加药的方法,加药的精度高,配置药剂的成分精确。配置药剂的成分精确。配置药剂的成分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配药混合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配药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为了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降低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方案通常需要将几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因此,需要在进行之前将不同药物进行预先配置。
[0003]现有配置药物的装置(如CN202110006510.X)采用阀门加药的方式,传统的阀门不具有流量计,仅可以通过外部加药桶上刻度的变化进行粗略估算,无法精确控制加药量,影响最终药物的配比;而带有流量计的阀门则会增加装置的制作成本。此外,现有的药物配置装置(如CN202210197126.7)在对药物进行搅拌混合时,仅能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搅拌,缺少对药物的纵向搅拌,单独在水平方向进行搅拌对药液的扰动小,无法充分分散药物颗粒,容易导致药物颗粒团聚,搅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配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配药器,包括底座、配药筒和加药组件;
[0006]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配药筒通过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加药组件设于配药筒顶部;
[0007]所述配药筒包括横向搅拌杆、纵向搅拌杆、中心旋转管、电机和芯杆;所述横向搅拌杆和纵向搅拌杆均设于中心旋转管上,所述纵向搅拌杆上设有纵向旋转的搅拌部,所述中心旋转管与电机的输出轴保持同步转动,所述芯杆配药筒固定连接,所述芯杆插入中心旋转管内;所述芯杆在对应纵向搅拌杆位置设有锥齿轮传动副,并通过锥齿轮传动副带动搅拌部纵向旋转;所述配药筒底部设有出药口;
[0008]所述加药组件包括加药桶和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两端分别与加药桶和配药筒连通,所述加药桶内设有活塞和螺杆,所述螺杆顶部设有手柄,所述加药管与加药桶形成U型结构,并在U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加药阀,通过手柄旋转所述螺杆将加药桶内的药物经加药管加入配药筒内部,所述加药桶侧部设有加药口。
[0009]作为改进,所述锥齿轮传动副包括固定在芯杆上的第一锥齿轮和与第一锥齿轮配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末端延伸出转轴,所述转轴穿设在纵向搅拌杆内,与纵向搅拌杆转动连接,并带动搅拌部纵向转动。
[0010]作为改进,所述纵向搅拌杆末端设有刮板。
[0011]作为改进,所述横向搅拌杆与纵向搅拌杆的数量均为若干个,所述横向搅拌杆、纵向搅拌杆间隔设置。
[0012]作为改进,每个所述配药筒顶部设有1

4个加药组件。
[0013]作为改进,所述电机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旋转管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芯杆顶部与配药筒固定连接。
[0014]作为改进,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垫脚。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在进行配药搅拌时,锥齿轮传动副可以将中心旋转管的水平旋转转换成搅拌部的纵向旋转,进而达到同时进行横向搅拌和纵向搅拌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大幅提高配药筒药液混合时的扰动,可以充分混合药物,防止药物出现混合不均匀现象,避免药物颗粒团聚。
[0017]2、本技术在加药时,采用螺杆旋转加药的方法。螺杆旋转可以精确控制活塞移动的距离,提高加药的精度高。同时,加药管与加药桶形成U型结构可以避免药物由于自身重力原因自动流入配药筒内,保证配置药剂成分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配药器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配药器的内部结构图。
[0020]图3为实施例1中一种配药器的剖面图。
[0021]图4为实施例1中一种配药器中加药组件的结构图。
[0022]图5为实施例1中一种配药器中锥齿轮传动副的结构图。
[0023]图中标示说明:
[0024]1‑
底座,11

垫脚,2

配药筒,21

电机,22

中心旋转管,23

芯杆,24

横向搅拌杆,25

纵向搅拌杆,251

搅拌部,252

刮板,26

出药口,3

加药组件,31

加药桶,32

加药管,33

活塞,34

螺杆,35

手柄,36

加药阀,37

加药口,4

支撑架,5

锥齿轮传动副,51

第一锥齿轮,52

第二锥齿轮,53

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配药器,包括底座1、配药筒2和加药组件3。
[0028]配药筒2通过支撑架4与底座1固定连接,加药组件3设于配药筒2顶部。
[0029]配药筒2包括电机21、中心旋转管22、芯杆23、横向搅拌杆24和纵向搅拌杆25。横向搅拌杆24和纵向搅拌杆25均设于中心旋转管22上,纵向搅拌杆25上设有纵向旋转的搅拌部251。纵向搅拌杆25末端设有刮板252。电机2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中心旋转管22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芯杆23顶部与配药筒2固定连接。芯杆23插入中心旋转管22内;芯杆23在对应纵向搅拌杆25位置设有锥齿轮传动副5,并通过锥齿轮传动副5带动搅拌部251纵向旋转。配药筒2底部设有出药口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搅拌部251为平板状,为了增加纵向搅拌的效果,可以在搅拌部251末端设置筛板,或者加宽搅拌部251将在其上设置多个搅拌药液的短棒。
[0030]加药组件3包括加药桶31和加药管32,加药桶31内设有活塞33和螺杆34。螺杆34顶
部设有手柄35,加药管32与加药桶31形成U型结构,并在U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加药阀36。通过手柄35旋转螺杆34将加药桶31内的药物经加药管32加入配药筒2内部,加药桶31侧部设有加药口37。如图4所示,加药管32左侧与加药桶31形成类似U型管结构,螺杆34推动活塞33下移,将药液压入加药管32左侧,经过加药管32的最高点后,才会通过加药阀36进入配药筒2内。本设计可以避免药液由于自身重力因素,直接流入配药筒2内,导致加药量产生误差。
[0031]锥齿轮传动副5包括固定在芯杆23上的第一锥齿轮51和与第一锥齿轮51配合的第二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2末端延伸出转轴53,转轴53穿设在纵向搅拌杆内25,与纵向搅拌杆25转动连接,并带动搅拌部251纵向转动。
[0032]本实施例中,横向搅拌杆24与纵向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配药筒和加药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架,所述配药筒通过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加药组件设于配药筒顶部;所述配药筒包括横向搅拌杆、纵向搅拌杆、中心旋转管、电机和芯杆;所述横向搅拌杆和纵向搅拌杆均设于中心旋转管上,所述纵向搅拌杆上设有纵向旋转的搅拌部,所述中心旋转管与电机的输出轴保持同步转动,所述芯杆配药筒固定连接,所述芯杆插入中心旋转管内;所述芯杆在对应纵向搅拌杆位置设有锥齿轮传动副,并通过锥齿轮传动副带动搅拌部纵向旋转;所述配药筒底部设有出药口;所述加药组件包括加药桶和加药管,所述加药管两端分别与加药桶和配药筒连通,所述加药桶内设有活塞和螺杆,所述螺杆顶部设有手柄,所述加药管与加药桶形成U型结构,并在U型结构的顶端设有加药阀,通过手柄旋转所述螺杆将加药桶内的药物经加药管加入配药筒内部,所述加药桶侧部设有加药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宇雄周新科梁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