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75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第一粘结层的流动性小于第二粘结层的流动性,从而使得第一粘结层在层压过程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而不会发生流动或发生的流动程度很小,进而避免第一粘结层在层压过程中流入金属丝与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内,使得金属丝能够与电池片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继而能够避免局部电流收集困难,也能避免EL表现不良,可靠性高,产品良率高。产品良率高。产品良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封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串在进行封装时,先利用金属丝采取焊接或粘结的方式将各个电池片进行串联形成电池串,然后采用胶膜粘结的方式将玻璃或背板封装在电池串的表面上。由于金属丝与电池片在非焊接部位或非粘结部位存在间隙,并且,胶膜在层压过程中会发生融化流动,从而使得胶膜易流入金属丝与电池片之间的间隙中,同时,胶膜属于绝缘体,从而导致局部电流收集困难,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表现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局部电流收集困难,EL表现不良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串封装结构,包括:
[0006]封装件;
[0007]电池片,所述电池片具有朝向所述封装件的封装面;
[0008]金属丝,所述金属丝设置于所述封装面,所述金属丝与所述封装面部分连接且部分间隔设置形成间隙;
[0009]胶膜,所述胶膜设置于所述封装件与所述电池片之间并对应所述金属丝设置,所述胶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一粘结层相对所述第二粘结层背离所述封装件设置,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封装面粘接,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封装件粘接,所述第一粘结层的流动性小于所述第二粘结层的流动性,避免所述第一粘结层在层压过程中流入所述间隙内。
[0010]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的预交联度为20%~60%。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的预交联度为50%~60%。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为EVA或POE。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结层为EVA或POE。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件为玻璃板或背板。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与所述电池片的连接部位具有粘结点或焊接点。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丝在层压过程中与所述电池片相互贴合设置。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装件为两个,两个所述封装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片相对的两侧,所述金属丝为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所述金属丝设置于所述电池片的一侧,至
少一个所述金属丝设置于所述电池片相对的另一侧,所述胶膜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胶膜与至少两个所述金属丝一一对应设置。
[0019]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所述的电池串封装结构。
[0020]上述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及电池串封装结构,第一粘结层的流动性小于第二粘结层的流动性,从而使得第一粘结层在层压过程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而不会发生流动或发生的流动程度很小,进而避免第一粘结层在层压过程中流入金属丝与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内,使得金属丝能够与电池片保持良好的电性连接,继而能够避免局部电流收集困难,也能避免EL表现不良,可靠性高,产品良率高。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池串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电池串封装结构的电池片与金属丝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电池串封装结构的电池片、金属丝及胶膜的层压时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的电池串封装结构的电池片、金属丝及胶膜的层压后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的电池串封装结构的胶膜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封装件;200、电池片;210、封装面;300、金属丝;310、连接部位;320、间隙;400、胶膜;410、第一粘结层;420、第二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1]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串封装结构,包括封装件100、电池片200、金属丝300及胶膜400。
[0032]其中,封装件100可以为玻璃板或背板的形式,利用封装件100能够对电池片200进行封装。
[0033]其中,电池片200具有朝向封装件100的封装面210,从而使得封装件100能够朝向封装面210进行压合。
[0034]其中,金属丝300可以采取焊接或粘结等方式固设在电池片200的封装面210上,并且,金属丝300与封装面210部分连接且部分间隔设置形成间隙320,即金属丝300与电池片
200有部分进行连接而部分未进行连接。
[0035]如图2所示,具体地,金属丝300与电池片200的连接部位310具有粘结点或焊接点,即金属丝300在连接部位310与电池片200采取粘结或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未进行连接的部位金属丝300与电池片200间隔设置形成间隙320。
[0036]其中,胶膜400可以采用POE(Polyolyaltha Olfin,聚乙烯辛烯共弹性体)材质或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材质。胶膜400设置于封装件100与电池片200之间,并且,胶膜400对应金属丝300设置,即胶膜400在封装面210的投影覆盖金属丝300。如图3至图5所示,同时,胶膜4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粘结层410和第二粘结层420,第一粘结层410相对第二粘结层420背离封装件100设置,即第一粘结层410位于第二粘结层420与电池片200之间、第二粘结层420位于第一粘结层410与封装件100之间,从而使得层压过程中第一粘结层410与电池片200的封装面210进行粘接,第二粘结层420与封装件100进行粘接,进而实现封装件100与电池片200的封装连接。而且,第一粘结层410的流动性小于第二粘结层420的流动性,从而使得第一粘结层410在层压过程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差而不会发生流动或发生的流动程度很小,进而避免第一粘结层410在层压过程中流入金属丝300与电池片200之间的间隙320内,使得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装件(100);电池片(200),所述电池片(200)具有朝向所述封装件(100)的封装面(210);金属丝(300),所述金属丝(300)设置于所述封装面(210),所述金属丝(300)与所述封装面(210)部分连接且部分间隔设置形成间隙(320);胶膜(400),所述胶膜(400)设置于所述封装件(100)与所述电池片(200)之间并对应所述金属丝(300)设置,所述胶膜(4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粘结层(410)和第二粘结层(420),所述第一粘结层(410)相对所述第二粘结层(420)背离所述封装件(100)设置,所述第一粘结层(410)与所述封装面(210)粘接,所述第二粘结层(420)与所述封装件(100)粘接,所述第一粘结层(410)的流动性小于所述第二粘结层(420)的流动性,避免所述第一粘结层(410)在层压过程中流入所述间隙(32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410)的预交联度为20%~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串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410)的预交联度为50%~60%。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登运丁常林沈林东朱保保周华明
申请(专利权)人: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