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72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包括镇流电感器、具有两基本电极的灯管、预热启辉件、电容、一个或一个以上设置在灯管两端间的增加电极和两个限向二极管,其N端连接到增加电极,P端各自连接灯管一侧的二基本电极之一。这样,包括增加电极在内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电极的灯管及连接电路在工作时可使工作电压下降而工作电流增大、功率因数提高、减少负粒子对基本电极的轰击而具优越工作性能及较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尤其系有关一种荧光灯管具有两个以上电极的多电极的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传统的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的荧光灯管具有直管型,环型等各种形状的,而其电极的数量都是两个。这种荧光灯因设计简单,所以从数十年前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但是,当两个电极的荧光灯管在工作电压偏高,特别是在需要加长灯管长度时,使灯管结构与灯管相匹配的工作电路在设计上造成困难,而往往导致整个荧光灯性能的变坏。另外,两个电极的灯管在工作时,随电流波形的变化其交替变换成正极和负极,因此电极的功率损耗只能由这两个电极承担,不利于提高灯的寿命。此外,两个电极的灯管在工作时,其功率因数在0.85左右,由于功率因数偏低而增加了电路的负担,而且,如供电电压是高频电压,则灯管的两个电极交替地变换极性的频率也很高,因而出现放电区的电离与消电离速度影响问题,它不利于灯管的寿命,而消除电离与消电离速度对灯管工作的不利影响则需要采取比较复杂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为克服现有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在结构性能上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荧光灯管具有多于两个电极和与此相匹配的、含有限向二极管的工作电路的多电极的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荧光灯管具有多于两个电极和与此相匹配的、不含有限向二极管的工作电路的多电极的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包括镇流电感器、具有两个基本电极的荧光灯管、两端各自与灯管一侧的两个基本电极连接的预热启辉元件和一与预热启辉元件以并联方式连接于两个基本电极的电容,其中,除原有的两个基本电极外,所述灯管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增加的电极,所述增加的电极设置在灯管两端之间的位置;以及两个限向二极管,它们的N端连接增加的电极,而P端各自连接到灯管另一侧的两个基本电极之一。如以上所述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其中,所述增加的电极具有一个,为第一增加电极,其安置在灯管的中间部位,所述两个限向二极管N端相对连接后连接到第一增加电极。如以上所述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其中,所述增加的电极具有两个,为第二和第三增加电极,它们以间隔方式安置在灯管的两端之间部位,所述两个限向二极管之一的N端各自与与其P端所连接的基本电极距离相近的第二增加电极和第三增加电极连接。如以上所述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其中,所述两个限向二极管之一的N端两个限向二极管之一的N端各自与与其P端所连接的基本电极距离相远的第三增加电极和第二增加电极连接。如以上所述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其中,所述增加的电极具有四个,为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增加电极,它们彼此以间隔方式安置在灯管的两端之间部位,它们以相邻方式,即第四和第五增加电极,第六和第七增加电极通过连接线二二连接成二组,所述两个限向二极管的N端各与所述二二连接的二组电极的连接线之一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包括镇流电感器、具有两个基本电极的荧光灯管、两端各自与灯管一侧的两个基本电极连接的预热启辉元件和一与预热启辉元件以并联方式连接于两个基本电极的电容,其中,除原有的两个基本电极外,所述灯管还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增加的电极,所述增加的电极设置在灯管两端之间的位置并各自连接到灯管另一侧与其所在位置距离相远的两个基本电极之一。如以上所述的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其中,所述增加的电极具有两个,为第二和第三增加电极,它们以间隔方式安置在灯管的两端之间部位并其各自连接到灯管另一侧与其所在位置距离相远的两个基本电极之一。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的多电极的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打破了传统应用模式,开发应用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电极的荧光灯管及其连接电路,使荧光灯在工作时,可使工作电压下降而工作电流增大,功率因数提高,并较大地减少了负粒子对基本电极一阴极的轰击等,而具有比传统荧光灯更为优越的工作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同时可促进加长型灯管和较大功率的荧光灯的产品发展。为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表示一具有3个电极的荧光灯管的结构和线路连接;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表示一具有四个电极的荧光灯管的结构和线路连接;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三的示意图,表示另一具有四个电极的荧光灯管的结构和线路连接;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四的示意图,表示再一具有四个电极的荧光灯管的结构和线路连接;图5是图1的较佳实施例之一用于12W紧凑型弯折状荧光灯管的应用电路图;图6是图5的应用电路在工作时或预热启辉过程中测得工作电压UAB的电压波形图;图7是一对比图,表示传统的两个电极的荧光灯在工作时的所测得的电压波形图;图8是图5的应用电路在工作时或预热启辉过程中测得工作电流i1的电流波形图;图9是图2的较佳实施例之二用于紧凑型弯折状荧光灯管的展开示意图;图10是图3的较佳实施例之三用于紧凑型弯折状荧光灯管的展开示意图;图11是图4的实施例之四用于紧凑型弯折状荧光灯管的展开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五的示意图,表示一六个电极灯管及其组成电路的展开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六的示意图,表示另一六个电极灯管及其组成电路的展开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七的示意图,表示一八个电极灯管及其组成电路的展开图;图15是一六个电极灯管弯制成圆型形式的透视图;图16a、16b是一八个电极灯管的主视图和侧视图;图17a、17b是一弯制成同轴圆筒形的四个电极荧光灯管结构主视图和仰视图。请参阅图1,此系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的、设有三个电极的荧光灯管的结构和线路连接图,该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1具有一荧光灯管10、一镇流电感器L、一电容C、一预热启辉元件8和二限向二极管D1和D2,其中,荧光灯管10具有三个电极,即除了作为灯丝阴极、位于灯管两端的两个电极P1、P2外,还有一位于灯管两端间或灯管的中间部位的增加电极P3;镇流电感器L是带磁芯的电感器,并连接在电源接点和荧光灯管10一侧(左侧)的灯丝阴极之一a之间;预热启辉元件8可以是热敏电阻(PVCT)或跳泡(TP),其两端各自与基本电极P1、P2另一侧(右侧)的两个灯丝阴极b、d端连接,电容C以与预热启辉元件8并联方式连接于两个灯丝两个阴极b、d;二限向二极管D1和D2的N端相对连接并通过其连接点C连接到电极P3或电极P3的外端或暴露端,而P端各自连接到荧光灯管10左侧的两个灯丝阴极a、c。请参阅图5~8,此中图5是按图1的较佳实施例中的结构和线路连接组装而成并使用12W紧凑型荧光灯管的应用电路图。在图5的应用电路中,荧光灯管10的结构选用锯齿状弯折灯管。图6和图8分别表示上述应用电路在工作时测得工作电压UAB和工作电流i1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图;图7系传统两个电极的荧光灯在工作时的所测得的电压波形图UAB。为了对比,图7的供测试的传统两个电极的荧光灯管(图中未画出)用图5同一灯管,但取消了第三个电极和限向二极管。当将所述二种灯管调整为同样输入功率时,对此作电参数和电流电压波形的测定,测定结果列于表1中。表1 从表中可以看到灯管的工作电压UAB,此工作电压远低于普通的对比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电极低压汞蒸气放电荧光灯,包括镇流电感器、具有两个基本电极的荧光灯管、两端各自与灯管一侧的两个基本电极电极连接的预热启辉元件和一与预热启辉元件以并联方式连接于两个基本电极的电容,其特征在于:除原有的两个基本电极外,所述灯管还包括: 一个或一个以上增加的电极,所述增加的电极设置在灯管两端之间的位置;以及两个限向二极管,它们的N端连接增加的电极,而P端各自连接到灯管另一侧的两个基本电极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安华
申请(专利权)人:马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