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625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主要包括排样;铣基准面、防反角与通孔;精加工弧面;粗加工型腔面;精加工型腔面;钳工落料等加工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零件易脆性断裂、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下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下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零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因其具有透波性好、比强度高、耐热性好和感光性好、电绝缘性优异等特性。PMI泡沫的强度超过了蜂窝芯材、PET泡沫,其比强度(强度/密度)也远大于其他非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出的零件具有单位强度高、刚性好、质量轻的特点,在航空机身、机翼的蒙皮与桁条间相关减震、吸音关键辅助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某种飞机PMI泡沫零件,梯形截面、呈单峰结构,长2020mm
×
宽50mm
×
高45mm,为细长条形态。峰顶部分,因切削去除余量大,铣削震动过强,容易造成峰顶处脆性断裂。单件加工,生产效率低。若使用真空吸盘装夹加工,在铣削完成后,会因应力释放,导致零件翘曲变形,甚至造成零件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零件易脆性断裂、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排样:根据零件最大外形轮廓进行排样,将高度一致的零件排样在同一张泡沫毛坯上,设置下刀槽宽度15mm,工艺台厚度20mm;S2、铣基准面与防反角、通孔:将毛坯四周每间隔200mm处,使用胶水粘连在机床工作台上,粘连范围不大于10
×
10mm;若毛坯翘曲变形间隙大于0.5mm,则需要在毛坯长方向侧壁粘连工艺块;工艺块顶面距离基准面大于10mm;钻削相互对称的12个通孔,其中6个通孔为基准孔,另外6个通孔为灌胶孔,灌胶孔的孔距间隔200mm粘连工艺台与工作台,保证压紧力分散到工艺台各个支撑面,减小零件切削震动与脆性断裂风险;S3精加工弧面:零件弧面最高点距离基准面1mm为下刀点,沿该面长方向往复精加工弧面最大外轮廓正3mm以内区域,保证使用较小厚度毛坯的情况下,基准面对高效粗加工型腔提供平稳的支撑;精加工弧面完成后,采用略大于灌胶孔直径刀具钻削灌胶孔,钻削深度到工艺台底面,去除工艺台与工作台粘连区域材料,便于拆卸零件S4、粗加工型腔面:在数控机床上找平基准面,按200mm间隔将工艺台、灌胶孔粘连在机床工作台上,完成工件装夹;采用上工序专用整硬立铣刀进行粗加工,加工顺序为粗铣右端斜面、粗铣外型轮廓、粗铣工艺连接,单边均匀留余量2mm。
[0006]S4、精加工型腔面:采用小切削量、快进给的工艺方法,铣削零件保证外型尺寸;精加工型腔面完成后,采用略大于灌胶孔直径刀具钻削灌胶孔,钻削深度到工艺台底面,去除工艺台与工作台粘连区域材料,便于拆卸零件;
S5、钳工落料:在钳工台上,钳工戴白手套采用美工刀在距离零件边界5mm区域切割工艺连接,完成零件落料,进行修整后得到零件成品。
[0007]进一步的,S2中在毛坯长方向侧壁粘连工艺块中,所述工艺块粘连的顺序为:S201、先将工艺块底面紧贴在工作台上,横向移动工艺块紧贴毛坯侧面;S202、先使用胶水将工艺块与工作台粘接,再使用胶水将工艺块与毛坯侧面粘连。
[0008]进一步的,S2中的6个基准孔为复查零件位置状态的辅助基准孔,其中2个基准孔用于零件拉直找正和加工坐标系建立,其余4个基准孔用于检测机床停电、停气、刀具铣削故障情况;所述S2中的6个灌胶孔的使用步骤为:S211、将整硬立铣刀钻削灌胶孔至工作台表面,使用气枪清理孔内泡沫粉尘;S212、使用针筒对灌胶孔进行灌胶,灌胶厚度为5mm,目视检查灌胶孔底胶水饱满度;S213、使用气枪对胶水进行吹干,每个孔1分钟;S214、按压工艺台复查工件与工作台粘连状态。
[0009]进一步的,S2中的铣基准面与防反角、通孔中采用安装直径为10mm,刃长为70mm,刀杆避空为110mm的整硬立铣刀;所述铣基准面与防反角、通孔分为铣削工艺和钻削工艺,铣削工艺采用主轴转数为12000r/min,进给速度为20000 mm/min;切削宽度为10mm,切削深度为70mm;钻削工艺采用主轴转数为3000r/min,进给速度为200mm/min。
[0010]进一步的,S3中精加工铣弧面采用直径为12mm,刀尖圆角为R1mm的整硬立铣刀;铣削工艺采用主轴转数12000r/min,进给速度20000 mm/min;切削宽度1.2mm,切削深度25mm;钻削工艺采用机床主轴转数3000r/min,进给速度200mm/min。
[0011]进一步的,S4中粗加工型腔面的具体步骤为:S41、粗铣右端斜面:采用专用整硬立铣刀在被加工区域外下刀,沿零件斜面长方向往复铣削,加工出零件斜角;S42、粗铣外型轮廓:采用专用整硬立铣刀全刃切削工艺方法,铣削出80处30
×
15mm工艺连接端;S43、铣削工艺连接:采用全刃切削工艺方法,铣削出80处工艺连接端,保证厚度尺寸5mm。
[0012]进一步的,S5中精加工型腔面的加工采用直径为12mm,刀尖圆角半径为1mm的整硬立铣刀;铣削工艺采用主轴转数12000 r/min;进给速度20000mm/min;平面切削宽度1.2mm;平面切削深度5mm;斜面切削宽度11mm;斜面切削深度0.25mm。
[00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采用胶水粘连技术,分散压紧力,减小切削震动,降低操作难度、脆性断裂风险,节约成本;采用粘块加工技术,解决毛坯翘曲变形对零件影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采用多层次粗加工技术,解决峰顶处脆性断裂;高效、高速加工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铣削刀具数量,降低生产成本;钳工下料技术,解决切削力卷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加工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孔结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孔结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精加工弧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精加工弧面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精加工型腔面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粗加工斜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7]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排样:根据零件最大外形轮廓进行排样,将高度一致的零件排样在同一张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排样:根据零件最大外形轮廓进行排样,将高度一致的零件排样在同一张泡沫毛坯上,设置下刀槽宽度15mm,工艺台厚度20mm;S2、铣基准面与防反角、通孔:将毛坯四周每间隔200mm处,使用胶水粘连在机床工作台上,粘连范围不大于10
×
10mm;若毛坯翘曲变形间隙大于0.5mm,则需要在毛坯长方向侧壁粘连工艺块;工艺块顶面距离基准面大于10mm;钻削相互对称的12个通孔,其中6个通孔为基准孔,另外6个通孔为灌胶孔,灌胶孔的孔距间隔200mm粘连工艺台与工作台,保证压紧力分散到工艺台各个支撑面,减小零件切削震动与脆性断裂风险;S3精加工弧面:零件弧面最高点距离基准面1mm为下刀点,沿该面长方向往复精加工弧面最大外轮廓正3mm以内区域,保证使用较小厚度毛坯的情况下,基准面对高效粗加工型腔提供平稳的支撑;精加工弧面完成后,采用略大于灌胶孔直径刀具钻削灌胶孔,钻削深度到工艺台底面,去除工艺台与工作台粘连区域材料,便于拆卸零件S4、粗加工型腔面:在数控机床上找平基准面,按200mm间隔将工艺台、灌胶孔粘连在机床工作台上,完成工件装夹;采用上工序专用整硬立铣刀进行粗加工,加工顺序为粗铣右端斜面、粗铣外型轮廓、粗铣工艺连接,单边均匀留余量2mm;S5、精加工型腔面:采用小切削量、快进给的工艺方法,铣削零件保证外型尺寸,精加工型腔面完成后,采用略大于灌胶孔直径刀具钻削灌胶孔,钻削深度到工艺台底面,去除工艺台与工作台粘连区域材料,便于拆卸零件;S6、钳工落料:在钳工台上,钳工戴白手套采用美工刀在距离零件边界5mm区域切割工艺连接,完成零件落料,进行修整后得到零件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毛坯长方向侧壁粘连工艺块中,所述工艺块粘连的顺序为:S201、先将工艺块底面紧贴在工作台上,横向移动工艺块紧贴毛坯侧面;S202、先使用胶水将工艺块与工作台粘接,再使用胶水将工艺块与毛坯侧面粘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泡沫零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6个基准孔为复查零件位置状态的辅助基准孔,其中2个基准孔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炳炎李海张宏熙潘明奇吴金全陈晓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新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