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58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包括加速辊道、淬火槽、固定框架、提升框架、提升机构、挡板机构、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固定框架设置于淬火槽上端,提升框架设置于淬火槽的上方,提升框架通过提升机构与固定框架连接,提升框架的底部设有传动辊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相对固定框架和淬火槽上下移动,加速辊道设置于淬火槽的物料入口端,挡板机构位于加速辊道与提升框架之间,用以控制钢坯入水角度;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均设置于固定框架上端,分别位于淬火槽的物料进料一侧和出料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固溶热处理线上的自动化程度,缩短物料的淬火转移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热处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尤其适用于钛板的淬火。的淬火。的淬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钛及钛合金材料有着比重低,强度高,兼具良好的耐热及耐腐蚀性等特点,在船舶航空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对钛及钛合金板进行固溶处理是强化其材料性能的一种主要手段。固溶处理是把钛及钛合金加热、保温并快速冷却到室温的操作过程。为使钛板快速冷却,必须采用淬火方法,故有时也称固溶处理为淬火,冷却方式一般为水淬。
[0003]钛合金按其退火状态的组织可分为α钛合金、β钛合金、α+β钛合金,其中α+β钛合金应用最广泛。对于近α或α+β型钛合金,固溶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保留马氏体α

与α”或少量亚稳定β相。在获得一定比例的初生α与β相后,β相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就会产生亚稳定β相。但由于α+β型钛合金中β稳定化元素的含碳量较少,β向α转速迅速。从热处理炉出来的钛合金板材若不及时入水,产品的温度会迅速降低,α相会首先在原始β相晶界上生核并迅速长大,当转移速度小于β向α的转变速度,会导致α相的析出,影响淬火状态的力学性能。
[0004]板材越薄越容易冷却,对转移速度的要求越高。
[0005]因此,钛合金板材要得到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淬火转移时间是一个关键参数。
[0006]经调研,在现有的钛板热处理生产线上,针对钛合金厚板的固溶处理,淬火转移时间需控制在1min内,可通过配套固溶工装,由行车起吊垂直入水。而针对钛合金薄板的固溶处理,因薄板在空气中冷却速度远大于厚板,出炉后需要在2

3s内快速入水,需要靠专人持专用夹具,将出炉后的钛合金板快速拖入旁边的淬火水槽中。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与安全系数较低,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也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固溶热处理生产线上的自动化程度,缩短物料的淬火转移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热处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尤其适用于钛板的淬火。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包括加速辊道、淬火槽、固定框架、提升框架、提升机构、挡板机构、卸料辊道、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淬火槽设置于热处理炉炉门后,热金属检测仪设置于热处理炉出料端,固定框架设置于淬火槽上端,提升框架设置于淬火槽的上方,提升框架通过提升机构与固定框架连接,提升框架的底部设有传动辊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相对固定框架和淬火槽上下移动,加速辊道和卸料辊道分别设置于淬火槽的物料入口端和物料出口端,加速辊道的输入端与热处理炉出料端对接;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下降移动至低位时,传动辊道沉入淬火槽内,物料经加速辊道加速后,再经挡板机构,直接快速冲入淬火槽中,由挡板机构负责调整物料板入水角度以确保物料板能够完全
浸没在淬火液中;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上升移动至高位时,传动辊道的输出端与卸料辊道的输入端对接,传动辊道的辊面与卸料辊道的辊面齐平,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均设置于固定框架上端,分别位于淬火槽的钛板进料一侧和出料一侧,当检测到物料通过时发讯。
[001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淬火槽的物料出口端设有卸料辊道,卸料辊道的上方设有专用吊车,提升框架位于高位时,传动辊道的输出端与卸料辊道的输入端对接。
[001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卸料辊道的辊面与加速辊道的辊面平齐。
[001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挡板机构,挡板机构包括挡板和液压缸,挡板设置于淬火槽的钛板入口一侧,挡板的一端通过铰轴与固定框架铰接,液压缸与挡板连接,带动挡板绕铰轴转动至不同角度,与加速辊道的输出端对接,用以控制不同规格物料的最佳入水角度,使物料沿挡板上的铜滑轨滑入淬火槽后,全部浸没于淬火液中;根据物料大小规格对挡板的角度进行调整,能让物料冲入水中并完全浸入水中,不冲撞淬火槽槽体,也不搭在挡板上,如果挡板的角度太小,则可能出现物料一部分搭在挡板上,一部分戳在槽子里的情况,没有完全落入水中,淬火效果就是失败的;如果挡板角度太大,则可能出现物料直接向前冲到淬火槽槽体上。
[0013]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辊道包括多个沿钛板输送方向依次水平布置的传动辊,和与各传动辊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辊转动。
[0014]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提升框架上的传动电机,传动电机通过链条与各传动辊连接,带动各传动辊同步转动;
[0015]传动辊为空心花辊。
[00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淬火槽为不锈钢框架结构,淬火槽的槽体下部设有多个冷水进水点,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一侧设有平流沉淀槽;
[0017]淬火槽内设有加冷水搅拌。
[0018]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框架为钢平台式结构件,四根立柱位于淬火槽侧墙上,立柱底部设有防滑筋。
[0019]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框架为笼式钢结构件,顶部通过四根连接杆与提升机构连接,可以通过调节提升框架四点标高保证水平度。
[0020]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机构包括布置于提升框架上的提升电机、传动组件和多个螺旋升降机,提升电机通过伞齿轮传动组件与各螺旋升降机连接,螺旋升降机上套设的螺母与固定框架连接,提升电机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各螺旋升降机同步升降运动。
[0021]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提升框架的下端两侧设有保护板或保护网,提升框架的底部设有防撞板或防撞网,防撞板或防撞网布置于传动辊道的下方,用于防止沿挡板导轨滑落的物料卡在传动辊中间,或滑落至淬火槽中。
[0022]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悬挂梁、斜滑块、压头与缓冲支座,斜滑块通过悬挂梁安设于固定框架上,压头通过缓冲支座设置于提升框架上,提升框架上升至高位时,斜滑块于压头接触压紧。
[0023]缓冲支座与斜滑块间的水平距离可以通过螺栓调整,斜滑块自身导向倾角为45度,通过调整缓冲支座与斜滑块的间距即可控制提升框架在高位停止时传动辊道的辊面标高,传动辊道的辊面标高应当尽量与卸料辊道辊面标高保持一致。
[0024]缓冲支座上装有缓冲装置,用于缓解钛板通过传动辊道时因标高差对提升框架产生的冲击。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速辊道与挡板装置、提升装置与传动装置的有效衔接,能够有效提高物料板固溶热处理线上的自动化程度,缩短物料板的淬火转移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热处理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保证产品质量,尤其适用于钛板的淬火,将小于30mm的钛合金板材的淬火转移时间控制在3秒钟内。
[0027]2、针对不同规格板材,通过挡板机构控制板材冲入淬火槽的角度,以确保不同规格的板材都能够完全浸没于淬火液中,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满足不同规格钛合金薄板和厚板的淬火工艺需求。
附图说明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辊道、淬火槽、固定框架、提升框架、提升机构、挡板机构、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固定框架设置于淬火槽上端,提升框架设置于淬火槽的上方,提升框架通过提升机构与固定框架连接,提升框架的底部设有传动辊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相对固定框架和淬火槽上下移动,加速辊道设置于淬火槽的物料入口端,挡板机构设置于传动辊道与淬火槽之间;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下降移动至低位时,传动辊道沉入淬火槽内,物料通过加速辊道加速后,再经挡板机构快速冲入淬火槽内,落在传动辊道上,当提升机构带动提升框架上升至高位时,传动辊道位于淬火槽上方;热金属检测仪和冷金属检测仪均设置于固定框架上端,分别位于淬火槽的物料进料一侧和出料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机构包括挡板和液压缸,挡板设置于淬火槽的物料入口一侧,挡板的一端通过铰轴与固定框架铰接,液压缸与挡板连接,带动挡板绕铰轴转动至不同角度,与加速辊道的输出端对接,用以控制不同规格物料的最佳入水角度,使物料沿挡板上的铜滑轨滑入淬火槽后,全部浸没于淬火液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淬火槽的物料出口端设有卸料辊道,卸料辊道的上方设有专用吊车,提升框架位于高位时,传动辊道的输出端与卸料辊道的输入端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溶热处理用的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辊道包括多个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水平布置的传动辊,和与各传动辊连接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辊转动;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奇玎王婷占飞张荣明董祺谢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