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833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成像模块和第二成像模块;第一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一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像单元、第一镜头单元和第一光源,第一成像模块还包括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位于第一镜头单元远离检测平面的一侧;第二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二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像单元、第二镜头单元、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检测平面的两侧,且第一成像模块、第二成像单元、第二镜头单元和第三光源均位于检测平面的同一侧;通过多光场照明同时线扫拍摄实现了对手机中框内腔的毛刺进行多种照明方式的成像效果,具有检测速度快、成像精度高、检测准确性高的优势,满足手机中框内腔毛刺检测的应用需求。的应用需求。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手机中框是手机支撑显示屏与后盖的支架,在制程过程中由于制造工艺的问题,在手机中框内腔加工工程中会出现毛刺,在后制成中板装配时,这些毛刺会使中板与中框之间产生缝隙,严重影响手机的品质,因此,在手机中框内腔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其上是否存在毛刺进行检测,然后用锉刀对毛刺进行清除。
[0003]通常,采用人工在显微镜下检测的方式检测中框内腔的毛刺,但是人工检测毛刺的效率低,存在人工长时间检测造成疲劳、有些毛刺尺寸过小易漏检等问题,例如尺寸小于或者等于20um的毛寸,会导致漏检,从而影响产品品质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通过多光场照明同时线扫拍摄的方式对手机中框内腔的毛刺进行成像,具有检测速度快,高倍率镜头成像精度高、多种照明不同成像效果检测准确性高的优势。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成像模块和第二成像模块;
[0006]所述第一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一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像单元、第一镜头单元和第一光源,且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成像单元靠近检测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像模块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镜头单元远离所述检测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二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像单元、第二镜头单元、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检测平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成像模块、所述第二成像单元、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和所述第三光源均位于所述检测平面的同一侧;
[0007]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轴相交于所述检测平面的同一待测点;沿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轴线与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轴与所述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2,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3;其中,0
°
<α1<α2<α3≤90
°

[0008]可选的,25
°
≤α1≤35
°
,65
°
≤α2≤75
°
,α3=90
°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成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成像单元包括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的像元尺寸为A,所述线扫相机的拍照频率为B,A≤7um
×
7um,B≥80KHz。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镜头单元包括远心镜头;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一镜头单元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110
±
2mm。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包括远心镜头;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二镜头单元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110
±
2mm。
[0012]可选的,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一光源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55
±
2mm。
[0013]可选的,沿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轴方向,所述第二光源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150
±
2mm。
[0014]可选的,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三光源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55
±
2mm。
[0015]可选的,沿所述第二轴线,所述第四光源靠近所述待测点的端面与所述待测点之间的距离为50
±
2mm。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源沿所述第一轴线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光源沿所述第二轴线的长度均小于或者等于80mm,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三光源的功率均为430W~480W;
[0017]所述第二光源沿其出光轴的长度和所述第四光源沿所述第二轴线的长度均小于或者等于70mm,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的功率均为150W~180W。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通过将多种照明方式应用于同一套光学系统中,通过多光场照明同时线扫拍摄的方式并实现了对手机中框内腔的毛刺进行多种照明方式的成像效果,具有检测速度快、成像精度高、检测准确性高的优势,提高了手机中框内腔的检测效率,满足手机中框内腔毛刺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0021]图2为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光学系统对手机中框内腔照明获取的不同光场的缺陷拍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实施例
[002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可在手机中框内腔加工完成后对其上是否存在毛刺进行检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包括第一成像模块10和第二成像模块20;第一成像模块10包括沿第一轴线L1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像单元1、第一镜头单元2和第一光源3,且第一光源3位于第一成像单元1靠近检测平面M的一侧;第一成像模块10还包括第二光源4,第二光源4位于第一镜头单元2远离检测平面M的一侧;检测平面M为待测点所在平面,第二成像模块20包括沿第二轴线L3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像单元5、第二镜头单元6、第三光源7和第四光源8,第三光源7和第四光源8分别位于检测平
面M的两侧,且第一成像模块10、第二成像单元5、第二镜头单元6和第三光源7均位于检测平面M的同一侧;第一轴线L1、第二光源的出光轴L2和第二轴线L3相交于检测平面M的同一待测点O;沿逆时针方向,第一轴线L1与检测平面M的夹角为α1,第二光源4的出光轴L2与检测平面M的夹角为α2,第二轴线L3与检测平面M的夹角为α3;其中,0
°
<α1<α2<α3≤90
°

[0025]具体的,检测平面M为光学系统的固定平面,以检测手机中框9为例,手机中框9内腔为环型,手机中框9内腔为待测面,光学系统还包括移动台(图中未示出),移动台带动手机中框9在检测平面M上移动,使得手机中框9内腔移动至检测平面M的待测点O上。如图1所示,光学系统固定设置,第一成像模块10中,第一成像单元1、第一镜头单元2和第一光源3沿第一轴线L1依次设置,第二成像模块20,第二成像单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内腔毛刺检测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成像模块和第二成像模块;所述第一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一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像单元、第一镜头单元和第一光源,且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成像单元靠近检测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像模块还包括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镜头单元远离所述检测平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模块包括沿第二轴线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像单元、第二镜头单元、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所述第四光源分别位于所述检测平面的两侧,且所述第一成像模块、所述第二成像单元、所述第二镜头单元和所述第三光源均位于所述检测平面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和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轴相交于所述检测平面的同一待测点;沿逆时针方向,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二光源的出光轴与所述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2,所述第二轴线与所述检测平面的夹角为α3;其中,0
°
<α1<α2<α3≤9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25
°
≤α1≤35
°
,65
°
≤α2≤75
°
,α3=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单元和所述第二成像单元包括线扫相机,所述线扫相机的像元尺寸为A,所述线扫相机的拍照频率为B,A≤7um
×
7um,B≥80KH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睿郉志广周钟海武飞冷振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凌云光工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