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20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其包括底盘机架,底盘机架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横梁,安装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横梁,后横梁向后延伸构成用于托举集草箱的集草箱支撑部,安装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果穗箱和剥皮机的支撑架。该布置结构整机重心低,底盘稳定性好,便于发动机拆卸维修,既可以方便卸粮卸草,又可实现大草箱的配置,增大续航里程,减少卸草次数,大大减少了收割机的非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秸秆综合利用措施的大力推进,中原玉米的茎穗兼收技术的不断成熟,各大玉米机厂家纷纷推出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产品。但都是沿用一种技术路线,相互借鉴,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弊端,1、整车车身较长,导致车体转弯所需要的较大的转弯半径,在田间地头转弯时,不够灵活不适应中原地块。2、果穗箱和集草箱布局不够合理,导致果穗箱和集草箱容量较小,玉米收获机在田间作业过程中,需要频繁卸粮卸草,影响作业效率。3、部分车型集草箱与果穗箱上下层叠布置,无法实现独立卸粮卸草。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案的技术人提出一款车身短,果穗箱和集草箱布局合理且容量大的茎穗兼收玉米机,以提高对中原小地块玉米收获的适应性,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车身短,果穗箱和集草箱布局合理且容量大的茎穗兼收玉米机的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包括底盘机架,其结构特点是:底盘机架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横梁,安装座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横梁,后横梁向后延伸构成用于托举集草箱的集草箱支撑部,安装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果穗箱和剥皮机的支撑架。采用上述结构后,机架呈阶梯状,分两层布置,下层由前横梁和后横梁构成,上层由支撑架构成,上层可安装果穗箱和剥皮机,下层可安装集草箱,安装座呈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矩形框状,采用该机架的玉米收获机,不仅能够增大集草箱容积,而且相比于传统的玉米收获机,在集草箱满载后,整机重心低,底盘稳定性好,便于发动机拆卸维修。
[0006]果穗处理传动系统,包括果穗升运器的果穗升运传动轴、与果穗升运器相连的吸杂风机上的吸杂风机轴、剥皮机的剥皮机主副传动轴、籽粒风机的籽粒风机轴、苞叶切碎器的苞叶切碎刀轴,还包括换向齿箱。所述换向齿箱包括换向齿箱第一轴和与其传动连接的换向齿箱第二轴,换向齿箱第一轴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果穗升运传动轴和吸杂风机轴,换向齿箱第二轴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且分别传动连接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剥皮机主副传动轴、籽粒风机轴和苞叶切碎刀轴。使用换向齿箱传动连接多个部件的传动轴,简化了传动结构,有效提高了传动效率。
[0007]优选地,还包括压送器上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第一压送辊、第二压送辊、第三压送辊、压送抛穗辊,剥皮机主副传动轴依次传动连接第一压送辊、第二压送辊、第三压送辊、压送抛穗辊,剥皮机主副传动轴与第一压送辊、第二压送辊、第三压送辊、压送抛穗辊皆反向转动连接。将剥皮机主副传动轴的动力依次传递至压送器的多个传动轴上,进一步提高了
传动效率。
[0008]优选地,还包括前后方向水平设置的上苞叶绞龙轴和下苞叶绞龙轴,剥皮机主副传动轴传动连接上苞叶绞龙轴和下苞叶绞龙轴。同样的,将剥皮机主副传动轴的动力传递至上苞叶绞龙轴和下苞叶绞龙轴,进一步提高了传动效率。
[0009]优选地,还包括果穗处理中间轴,所述换向齿箱第二轴经果穗处理中间轴传动连接籽粒风机轴和苞叶切碎刀轴。设置果穗处理中间轴,提高了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0010]优选地,所述换向齿箱第二轴前端传动连接换向齿箱第一轴、后端传动连接剥皮机主副传动轴前端。
[0011]优选地,所述换向齿箱第二轴后端还传动连接果穗处理中间轴前端部,果穗处理中间轴后端部传动连接籽粒风机轴前端,果穗处理中间轴前端部传动连接苞叶切碎刀轴前端。
[0012]优选地,剥皮机主副传动轴后端反向传动连接第一压送辊后端,第一压送辊后端传动连接第二压送辊后端,第二压送辊后端传动连接第三压送辊后端,第三压送辊后端传动连接压送抛穗辊后端。
[0013]优选地,所述剥皮机主副传动轴后端设有剥皮压送输出链轮,所述第一压送辊后端部设有第一压送输入链轮,所述第一压送输入轮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皆为链轮的第一压送惰轮和第二压送惰轮,剥皮压送输出链轮、第一压送惰轮和第二压送惰轮上绕设有剥皮压送链条,所述第一压送输入链轮在剥皮压送链条外侧与其啮合传动。
[0014]优选地,剥皮机主副传动轴后端传动连接上苞叶绞龙轴后端和下苞叶绞龙轴后端。
[0015]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动力输入且左右方向水平设置的果穗处理动力轴,所述果穗处理动力轴传动连接换向齿箱第一轴。
[0016]果穗均布结构,该果穗均布结构包括均布箱,均布箱左侧下部连接有向内侧倾斜设置的均布箱左斜板,均布箱右侧下部连接有向内侧倾斜设置的均布箱右斜板,均布箱左斜板的高度高于均布箱右斜板的高度,均布箱左斜板上部安装有均布前板及均布后板,均布前板前部向下倾斜设置,均布前板右部向下倾斜设置,均布后板后部向下倾斜设置,均布后板右部向下倾斜设置,均布前板后部与均布后板相连接,果穗升运器的输出端能够位于均布箱上方,均布箱上还安装有位于果穗升运器的输出端后方的均布挡板。使用时,均布箱位于剥皮机上方,果穗升运器将玉米果穗输送到均布箱处,抛出的玉米果穗接触到均布挡板后,均布挡板对玉米果穗进行缓冲减速,以及对落到均布前板、均布后板的果穗进行导流,进而达到果穗均匀分布的效果,使剥皮机各组剥皮辊受载荷均匀,提高剥皮机的利用率,使剥皮效果明显,降低剥皮机的故障率,增加用户收益,对产品的竞争力将有较高的提升,可推广性强。
[0017]优选的,均布箱左斜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布板安装孔,均布前板上连接有与均布箱左斜板相适应的均布前板安装板,均布前板安装板与均布箱左斜板通过螺栓螺母结构相连接,均布后板上连接有与均布箱左斜板相适应的均布后板安装板,均布后板安装板与均布箱左斜板通过螺栓螺母结构相连接。使用时,均布前板及均布后板的位置可调,同时方便使用不同形状的均布前板及均布后板。
[0018]优选的,均布前板右侧边缘与均布后板右侧边缘位于用于同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
竖直平面内。使用时,方便对果穗进行导流。
[0019]优选的,均布箱包括均布箱右壳体及均布箱左壳体,均布箱右壳体后端与均布箱左壳体后端之间连接有均布箱后壳体,均布箱左斜板位于均布箱左壳体下部,均布箱右斜板位于均布箱右壳体下部。使用时,均布箱制造方便。
[0020]优选的,布箱右壳体及均布箱左壳体上均安装竖直设置的均布挡板支撑板,两件均布挡板支撑板上部之间连接有均布箱上壳体,均布挡板位于两件均布挡板支撑板上后部之间,果穗升运器的输出端位于两件均布挡板支撑板之间。使用时,两件均布挡板支撑板、均布箱上壳体将果穗升运器15的输出端包裹,杜绝玉米果穗飞出。
[0021]优选的,均布挡板支撑板后部上端铰接有均布挡板调节板,均布挡板安装在均布挡板调节板上,均布挡板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均布挡板调节孔,均布挡板调节螺栓穿过均布挡板调节孔后与均布挡板调节板相连接。使用时,均布挡板可调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包括底盘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机架包括用于安装发动机的安装座(101),安装座(10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横梁(108),安装座(1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横梁(1012),后横梁(1012)向后延伸构成用于托举集草箱(4)的集草箱支撑部,安装座(10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果穗箱(3)和剥皮机(11)的支撑架(1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02)为矩形框架,支撑架(102)的上部设有覆盖在安装座(101)上的盖板(1011);果穗箱(3)和剥皮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2)的上侧,果穗箱(3)和剥皮机左右排布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08)向前延伸,前横梁(10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纵梁(105),第一纵梁(105)上下延伸,第一纵梁(105)的上部安装有拉杆(106),拉杆(106)的另一端与支撑架(102)相连接;前横梁(108)设有两个,两个前横梁(108)左右间隔,两个前横梁(108)构成用于托举抛送风机(1014)的风机支撑部,两个第一纵梁(105)上的拉杆(106)分别贴靠在抛送风机(1014)的左右两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草箱(4),还包括两件平行设置的集草箱升降固定架(413),集草箱升降固定架(413)靠近另一集草箱升降固定架(413)的一侧具有集草箱升降活动架滑槽(430),集草箱升降活动架滑槽(430)内滑动连接有由集草箱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的集草箱升降活动架(418),集草箱(4)安装在集草箱升降活动架(418)上;集草箱升降固定架(413)上端连接有集草箱升降斜撑耳板(417),集草箱升降斜撑耳板(417)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集草箱升降斜撑(42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果穗箱(3),所述果穗箱(3)安装于果穗箱(3)支架上,果穗箱(3)支架包括第一支架(320)和第二支架(321),所述果穗箱(3)安装于第二支架(321)内,所述第二支架(321)的前部下端作为支点铰接于第一支架(320)上,所述第一支架(320)上具有底座与支架铰接的第一翻转油缸(326),所述第一翻转油缸(326)的提升端铰接于第二支架(321)的支点后方,所述第二支架(321)上设有第二翻转油缸(327),所述第二翻转油缸(327)分设在果穗箱(3)的左右两侧,第二翻转油缸(327)的底座铰接于第二支架(321)上,所述第二翻转油缸(327)的提升端与所述果穗箱(3)铰接,且第二翻转油缸(327)提升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321)与果穗箱(3)枢接点后方;第一支架(320)的下端具有向下延伸的下部固定座(325),所述第一翻转油缸(326)的底座铰接于下部固定座(325)上,所述第一翻转油缸(326)提升端的铰接点与第二支架(321)支点位于同一纵深位置,铰接于同一第二纵梁(330)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适应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宗江王岩亮赵霈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