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vOps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820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1
本申请涉及IT行业软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DevOps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及方法,包括企业IT对象和基础平台层,其中,所述基础平台层,包括:云管平台,用于资源池管理、服务封装、服务编排和自动化调度;DevOps平台,用于串联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用于在需求上线后,对系统状态的持续监控与告警反馈;配置管理平台,用于管理运维对象;流程平台,用于向用户提供包括设计、交付、管理和改善的IT服务过程;运维大数据平台,用于在需求上线后的元数据管理、多维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现基于DevOps平台本身闭环能力的全价值链开放平台的统一管理,达到端到端的统一交付效果,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用户开发、交付和运维效率。交付和运维效率。交付和运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DevOps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IT行业软件研发、产品管理、产品交付、产品运维等
,例如涉及一种基于DevOps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金融业敏捷转型分为三个阶段:“交付敏捷”、“规模化敏捷”和“企业敏捷”,绝大多数金融行业的敏捷水平还停留在“交付敏捷”阶段,或者还在建设“交付敏捷”阶段。然而,该模式已经无法应对来自业务创新、敏捷开发、智慧运营、成本掌控等多维度挑战。所以金融行业需要拥抱技术,拥抱敏捷,把“敏捷”注入到自己公司内部血液当中,让价值交付“跑”起来,实现更快,更灵活,更敏捷,从而能够充分释放整体融合性的价值。
[000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4]首先,随着业务品种快速增加,导致新业务对业务连续性等运维要求越来越高,业务需求不断叠加,变更频繁,业务支撑服务需求增加,服务体验不足;其次,多平台融合的导致基础运维复杂性增加,出现了多业务架构导致的监控覆盖不足,问题定位效率低,工具众多,难以统一管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evOps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企业IT对象和基础平台层,其中,所述基础平台层,包括:云管平台,用于资源池管理、服务封装、服务编排和自动化调度;DevOps平台,用于串联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用于在需求上线后,对系统状态的持续监控与告警反馈;配置管理平台,用于管理运维对象;流程平台,用于向用户提供包括设计、交付、管理和改善的IT服务过程;运维大数据平台,用于在需求上线后的元数据管理、多维分析和数据质量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DevOps平台,包括:看板中心,用于负责需求管理;组织管理中心,用于负责组织级管理;代码中心,用于构建代码仓库;流水线中心,用于串联持续集成、持续测试和持续运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管平台,具体用于资源池管理、服务封装、服务编排、自动化调度和计量计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平台,具体用于全局监控可视化、应用监控、系统监控、日志监控、故障自愈、告警处理、告警工单自动化和智能告警及预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管理平台,具体用于配置模型设计、自动采集、自动同步、运维自动化消费、配置联动告警、与流程平台联动、配置邦联和配置调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程平台,具体用于IT服务管理、变更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发布管理、知识库管理、移动接入和流程联动融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价值链开放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龙飞郑立韩思齐陈屹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