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811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第一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一进线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出线口和所述第二进线口电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存线槽,所述存线槽内设置有四根电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便携性好。便携性好。便携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能表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连接两根进线和两根出线,为了带电更换电能表,需要利用电线将两根进线和换表装置连接,再利用电线将两根出线和换表装置连接,更换之后再将进线和出线重新和电能表连接,再将换表装置和进线断开,再将换表装置和出线断开。现有的换表装置在更换的时候需要配备很长的电线,从而使得换表装置能够放在地上,这就导致为了放置这些电线,换表装置的体积做的很大,导致现有的换表装置便携性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换表装置便携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便携性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接线盒,接线盒包括第一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第一出线口和第一进线口电连接,第二出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电连接,箱体内设置有存线槽,存线槽内设置有四根电线,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
[0005]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本申请的便携性,具体的,在换表的时候,先将箱体打开,然后将箱体内的电线取出,然后通过吸盘将箱体吸附在墙壁上,此时接线盒距离电能表比较近,从而使得长度较小的电线也能将接线盒和电能表连接在一起,由于电线的长度较小,存线槽的体积比较小,进而使得本申请的体积缩小,进而便于携带。换表时,第一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分别插一根电线,然后四根电线分别和电能表电连接,至此完成电线的搭接,此时更换电能表用户不会断电,换好之后将电线和电能表断开即可,然后将电线重新放入存线槽即可。
[0006]进一步的,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0007]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增加本申请的便携性,人员可以用手拎着走。
[0008]进一步的,箱体包括底壳、盖子,盖子的一侧和底壳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盖子的另一侧通过卡扣和底壳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存线槽设置在底壳上,底壳设置有安装槽,接线盒设置在安装槽内。
[0009]通过上述设置,铰链和卡扣均采用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展开。当需要换表时,打开卡扣,然后将盖子打开就能把电线取出,进行换表,换好了之后,重新把电线放入存线槽,然后合上盖子,再将卡扣关上,从而防止电线从箱体中掉出来。
[0010]进一步的,底壳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座,把手的两端和两个安装座一一对应,把手的两端和对应的安装座转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存线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管子,电线缠绕在管子上。
[0012]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线在箱体内更加的稳定,电线之间不容易缠绕在一起。
[0013]进一步的,吸盘设置在底壳远离盖子的一侧并和管子连接,底壳内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通过弹簧和第一滑槽连接,管子内形成有气道,气道和吸盘连通,管子设置有穿孔,穿孔经过气道,滑动杆经过穿孔并和穿孔滑动连接,滑动杆设置有气孔,气孔和气道错开,底壳设置有第二滑槽和第三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平行,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垂直,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连杆,连杆和滑动杆固定连接,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传动杆,连杆通过传动杆和安装座固定连接。
[0014]通过上述设置,方便将箱体从墙壁上取下来,从而防止用力拉拽箱体而使得本申请破坏。具体的,当气孔和气道错开时,此时当吸盘按压在墙壁上时,空气从吸盘内出去,滑动杆和墙壁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空气不会进入吸盘,吸盘内呈负压状态,箱体被固定在墙壁上,当需要从墙壁上取下时,拉动把手,把手通过传动杆和连杆带动滑动杆运动,弹簧伸长,当气孔运动至气道处时,空气通过管子进入吸盘,吸盘内外压差取消,此时箱体从墙壁上脱落,而此时由于手拉着把手,所以箱体被及时的拎着不会掉落至地上。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17]图3为箱体打开后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19]图5为图4的B

B剖视图。
[0020]图6为气孔和气道连通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2]参见图1至图6,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包括箱体11、设置在箱体11内的接线盒12,接线盒12包括第一进线口121、第一出线口122、第二进线口123、第二出线口124,第一出线口122和第一进线口121电连接,第二出线口124和第二进线口123电连接,箱体11内设置有存线槽111,存线槽111内设置有四根电线13,箱体11的一侧设置有吸盘14。
[0023]通过上述设置,提高了本申请的便携性,具体的,在换表的时候,先将箱体11打开,然后将箱体11内的电线13取出,然后通过吸盘14将箱体11吸附在墙壁上,此时接线盒12距离电能表比较近,从而使得长度较小的电线13也能将接线盒12和电能表连接在一起,由于电线13的长度较小,存线槽111的体积比较小,进而使得本申请的体积缩小,进而便于携带。换表时,第一进线口121、第一出线口122、第二进线口123、第二出线口124分别插一根电线13,然后四根电线13分别和电能表电连接,至此完成电线13的搭接,此时更换电能表用户不会断电,换好之后将电线13和电能表断开即可,然后将电线13重新放入存线槽111即可。
[0024]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箱体11的一侧设置有把手15。
[0025]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增加本申请的便携性,人员可以用手拎着走。
[0026]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箱体11包括底壳112、盖子113,盖子113的一侧和底壳112的一侧通过铰链114铰接,盖子113的另一侧通过卡扣115和底壳112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存线
槽111设置在底壳112上,底壳112设置有安装槽1121,接线盒12设置在安装槽1121内。
[0027]通过上述设置,铰链114和卡扣115均采用现有技术,这里不做展开。当需要换表时,打开卡扣115,然后将盖子113打开就能把电线13取出,进行换表,换好了之后,重新把电线13放入存线槽111,然后合上盖子113,再将卡扣115关上,从而防止电线13从箱体11中掉出来。
[0028]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底壳11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座1122,把手15的两端和两个安装座1122一一对应,把手15的两端和对应的安装座1122转动连接。
[0029]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存线槽11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管子1111,电线13缠绕在管子1111上。
[0030]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线13在箱体11内更加的稳定,电线13之间不容易缠绕在一起。
[003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吸盘14设置在底壳112远离盖子113的一侧并和管子1111连接,底壳112内设置有第一滑槽1123,第一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第一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进线口、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和所述第一进线口电连接,所述第二出线口和所述第二进线口电连接,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存线槽,所述存线槽内设置有四根电线,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把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底壳、盖子,所述盖子的一侧和所述底壳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所述盖子的另一侧通过卡扣和底壳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存线槽设置在所述底壳上,所述底壳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断电换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安装座,所述把手的两端和两个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所述把手的两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萍颜虹李强强赵颖郭家圣王浩章丽娜马笛余哲雯蔡文慧丁佳芳朱原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