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及智能电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50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及智能电表设备,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及底壳;在底壳中安装有PCB及电子器件,在PCB及电子器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具有若干焊脚的屏蔽罩;屏蔽罩仿形扣合在PCB及电子器件上;在PCB及电子器件上表面外围设置有PCB火线导通区域,以与PCB及电子器件的火线电连接;屏蔽罩安装在外壳和PCB及电子器件之间的缝隙处且为金属导电材质;屏蔽罩的上表面具有高压触点到外壳顶壁的距离要小于保护触点到外壳顶壁的距离;屏蔽罩通过焊脚焊在PCB火线导通区域上实现和火线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且使用方便。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及智能电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及智能电表设备,满足电表高电击(空气放电)防护要求,实现综合防护,安全使用,观察方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表都是通过加大电表内部器件与外壳外表面的爬电距离来解决电击防护问题,但是这样加大距离的方式比较适合常规的(如15KV)的电击要求,高电击(如35KV)防护如果也采用这种方式设计往往会造成电表尺寸过大且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市场的要求。本技术就是针对高电击防护要求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0003]目前,电能表查表不方便,需要通过手电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及底壳;在底壳中安装有PCB及电子器件,
[0007]在PCB及电子器件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具有若干焊脚的屏蔽罩;屏蔽罩仿形扣合在PCB及电子器件上;
[0008]在PCB及电子器件上表面外围设置有PCB火线导通区域,以与PCB及电子器件的火线电连接;
[0009]屏蔽罩安装在外壳和PCB及电子器件之间的缝隙处且为金属导电材质;屏蔽罩的上表面具有高压触点到外壳顶壁的距离要小于保护触点到外壳顶壁的距离;
[0010]屏蔽罩通过焊脚焊在PCB火线导通区域上实现和火线导通。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在PCB及电子器件上设置有芯片及电容件;
[0013]屏蔽罩具有与芯片对应的中控矩形孔及与电容件对应的电容孔,在屏蔽罩上设置有具有保护触点的L型折弯板;
[0014]在焊脚下端设置有T型折弯。
[0015]在外壳上设置有显示屏及按钮;在PCB火线导通区域上设置有插接孔,用于插入T型折弯。
[0016]一种智能电表设备,包括安全电表及用于放置安全电表的开表箱;
[0017]在安全电表上设置有背光电路,用于照明;
[0018]开表箱具有检测抗干扰电路,避免在电能表上电状态下,来自开关电源的干扰信号将会耦合到检测端,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0019]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
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实用单片机信号输入电路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模拟开关模块电路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信号输出电路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上电检测电路示意图。
[0027]其中: 1、显示屏;2、按钮;3、外壳;4、屏蔽罩;5、焊脚;6、PCB及电子器件;7、PCB火线导通区域;8、底壳;9、中控矩形孔;10、电容孔;11、L型折弯板;12、芯片;13、保护触点;14、T型折弯;15、电容件;16、高压触电。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作为防雷击的实施例,如图1

2,本实施例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3)及底壳(8);在底壳(8)中安装有PCB及电子器件(6),在外壳(3)上设置有显示屏(1)及按钮(2);
[0029]在PCB及电子器件(6)与外壳(3)之间设置有具有若干焊脚(5)的屏蔽罩(4);屏蔽罩(4)仿形扣合在PCB及电子器件(6)上;
[0030]在PCB及电子器件(6)上表面外围设置有PCB火线导通区域(7),以与PCB及电子器件(6)的火线电连接;
[0031]在PCB及电子器件(6)上设置有芯片(12)及电容件(15);
[0032]屏蔽罩(4)具有与芯片(12)对应的中控矩形孔(9)及与电容件(15)对应的电容孔(10),在屏蔽罩(4)上设置有具有保护触点(13)的L型折弯板(11);
[0033]在焊脚(5)下端设置有T型折弯(14),从而插入方便,通过T型实现卡位。
[0034]屏蔽罩(4)安装在外壳(3)和PCB及电子器件(6)之间的缝隙处且为金属导电材质;屏蔽罩(4)的上表面具有高压触点(16)到外壳(3)顶壁的距离要小于保护触点(13)到外壳(3)顶壁的距离。
[0035]屏蔽罩(4)通过焊脚(5)焊在PCB火线导通区域(7)上实现和火线导通;
[0036]在PCB火线导通区域(7)上设置有插接孔,用于插入T型折弯(14)。
[0037]当外壳(3)正面受到电击时,电可以通过屏蔽罩(4)导到火线上,当外壳(3)和底壳(8)侧面拼缝处受到电击时,电可以直接从PCB火线导通区域(7)导到火线上,从而避免其它元器件受到电击以达到整体高强电防护的效果。
[0038]作为照明电路的实施例,如图3,作为一个改进点,本次设计电路包括串联的贴片LED灯DD81

DD83、电阻RD83

RD85以及三极管QD81组成; 串联的贴片LED灯DD81

DD83输出端通过电阻RD85电连接到三极管QD81集电极;本实施例,用以解决针对电能表使用的背光驱动放大电路中,存在背光亮度不均匀,晶体管偶尔无法正常工作等现象。
[0039]贴片LED灯DD81正极电连接恒流源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入电压为经过电源芯片输出或变压器整流后的HVDD;
[0040]电阻RD84一端电连接单片机控制信号Back Light Control,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D81基极,三极管QD81发射极通过电阻RD83接到地。
[0041]当单片机控制信号Back Light Control电压上电时,单片机输出控制信号高电平使三极管导通,贴片LED被点亮,在参数上需要设置RD85和RD83的阻值,使三极管QD81发射极路径的电流小于集电极路径的电流,达到恒流效果。
[0042]作为扩展,三极管QD81可以是MOS管;电阻RD85和RD8为调节可变电阻。贴片LED灯DD81

DD83为电磁式或胶粘式。
[0043]本技术恒流源背光电路,电流不变,三极管管工作在饱和区,作为开关使用;本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本技术电路供电电压大,可同时多个驱动多个晶体管;大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后,恒流源,电流不受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背光亮度均匀;响应速度快,能长期稳定工作。
[0044]如图4

7,作为防干扰电路的实施例,本技术包含三个模块四个电路,其包括模拟开关模块、上电检测模块及下电检测模块;
[0045]其中,下电检测模块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高电击防护的安全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外壳(3)及底壳(8);在底壳(8)中安装有PCB及电子器件(6),在PCB及电子器件(6)与外壳(3)之间设置有具有若干焊脚(5)的屏蔽罩(4);屏蔽罩(4)仿形扣合在PCB及电子器件(6)上;在PCB及电子器件(6)上表面外围设置有PCB火线导通区域(7),以与PCB及电子器件(6)的火线电连接;屏蔽罩(4)安装在外壳(3)和PCB及电子器件(6)之间的缝隙处且为金属导电材质;屏蔽罩(4)的上表面具有高压触点(16)到外壳(3)顶壁的距离要小于保护触点(13)到外壳(3)顶壁的距离;屏蔽罩(4)通过焊脚(5)焊在PCB火线导通区域(7)上实现和火线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满足高电击防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炯许珺刘鑫禹余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