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吊装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803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一种垂直吊装辅助工装,属于设备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承重梁、吊装孔、校正板、定位孔、连接板等部件组成,承重梁和校正板互相垂直焊接,具体尺寸可根据待吊装工件大小、结构形式灵活调整;校正板与待吊装工件内侧面垂直接触,调节孔主要是通过连接螺栓组件与待吊装工件连接,连接板主要用于固定待吊装工件,吊装孔设置在承重梁上面,主要用于安装吊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于安装过程中垂直吊装的特性进行设计,有效避免了重心不平衡而歪拉斜拽,保障安装质量及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可靠性。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垂直吊装辅助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吊装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富氧侧吹炉系统为多层平台机构,因配套设备大多为非标设备,并辅助有异形件,安装过程中吊装工作量大且难度系数较高,特别是铜水套、钢水套、上升烟道等的安装质量,直接决定着后期开炉运行的生产效率及成本,传统意义上的吊装,或多或少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错位,需要靠倒链、液压千斤顶等辅助设施来进行微调,很难保障安装间隙在要求允许范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垂直精准吊装,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钢结构件垂直吊装的问题,保障安装的质量和效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由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待起吊工件的夹持工装组成,所述夹持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梁、水平设置的连接板、竖直设置的校正板、用于可拆卸连接待起吊工件的支座的连接螺栓组件,承重梁中部有与吊绳连接的吊装孔,承重梁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承重梁另一端连接校正板,连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校正板至待起吊工件内侧面之间间距L的调节孔;当夹持工装为起吊状态时,校正板与待起吊工件内侧面紧配合,连接螺栓组件固定连接待起吊工件的支座。
[0005]在夹持工装起吊完毕拆卸连接螺栓组件后,校正板与待起吊工件内侧面可自由形成间隙配合。
[0006]使用时,承重梁置于待起吊工件上端,校正板内侧与待起吊工件内侧面垂直接触;当承重梁移动至连接板与待起吊工件外侧的支座对应时调节孔与支座水平面的安装孔形成一螺栓装配孔,用于连接待起吊工件连接螺栓组件穿装于螺栓装配孔处,夹持工装与待起吊工件紧配合。
[0007]所述调节孔为长圆形孔。
[0008]所述长圆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9]所述支座的安装孔为圆形或腰形孔;当支座的安装孔为腰形孔时,腰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承重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0010]所述待起吊工件有两个支座,夹持工装为两个,一夹持工装与一支座对应装配。
[0011]吊装孔设置在承重梁上面,与吊具连接;连接孔设置在连接板上,与待吊装工件连接。校正板与待吊装工件内侧面垂直连接,保障待吊装工件被吊起后始终是垂直状态。连接板与待吊装工件的支座水平面连接,保障待吊装工件上表面水平。本技术可以保障待吊装工件与拟安装连接的部件,水平面、垂直面能够精准对接,安全可靠。本技术解决了传统吊装特别是垂直吊装对接的难题,提高安装质量和效率,同时安全可靠、结构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3]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是图1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4是图3的俯视图(未装螺栓);
[0016]图5是待起吊工件的俯视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图1

3中,本技术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梁5、水平设置的连接板2、竖直设置的校正板4、用于可拆卸连接待起吊工件1的支座11的连接螺栓组件3,承重梁5中部有与吊绳6连接的吊装孔51,承重梁5一端与连接板2连接,承重梁5另一端连接校正板4,连接板2上设有调节孔21。吊装孔51设置在承重梁5上面,与吊具连接;调节孔(也可称连接孔)21设置在连接板2上,与待吊装工件1连接。校正板4与待吊装工件1内侧面垂直紧配合,保障待吊装工件1被吊起后始终是垂直状态。连接板2与待吊装工件1的支座11水平面连接,保障待吊装工件1上表面水平。在调节孔21的辅助下,可调整校正板4至与待吊装工件1内侧面的间距L,当间距L=0mm时,校正板4至与待吊装工件1内侧面紧配合,连接板2上调节孔与待起吊工件1外侧的支座11连接孔21对应形成一螺栓装配孔,用于连接待起吊工件1连接螺栓组件3穿装于螺栓装配孔处,装配连接螺栓组件3后,夹持工装与待起吊工件1紧配合,即可进行起吊作业。
[0019]图4中,待起吊工件1左侧有一支座11,待起吊工件1工件起吊时,采用一组本用新型。
[0020]图5中,待起吊工件1为富氧侧吹炉的水套,尺寸长*宽为1000*1000mm,厚度为130mm,重量在1

3吨,待起吊工件1左侧有两支座11,各支座11上均有安装孔,安装孔为垂直设置的垂直长圆形孔12。待起吊工件1工件起吊时,需采用两组本用新型。
[0021]图6中,承重梁5左端有凹部,连接板2右端置于承重梁5的凹部处,连接板2下表面与承重梁5下表面平齐。凹部增大连接板2与承重梁5的焊接面积,使连接板2与承重梁5连接更稳定。
[0022]本技术的加工步骤如下:
[0023]步骤一):承重梁5下料,用18~20mm的Q345B钢板,等离子切割,用砂轮机打45
°
焊接坡口;
[0024]步骤二):连接板2、校正板4下料,用18~20mm的Q235B钢板,等离子切割,需要焊接的边,用砂轮机打45
°
焊接坡口,不需要焊接的边,用砂轮机打磨光滑;
[0025]步骤三):分步拼接,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满焊(为防止焊接时过热变形,采取两面交错焊接的方式);
[0026]步骤四):钻Φ22mm吊装孔51、连接孔2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垂直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由至少一个用于夹紧待起吊工件(1)的夹持工装组成,所述夹持工装包括水平设置的承重梁(5)、水平设置的连接板(2)、竖直设置的校正板(4)、用于可拆卸连接待起吊工件(1)的支座(11)的连接螺栓组件(3),承重梁(5)中部有与吊绳连接的吊装孔(51),承重梁(5)一端与连接板(2)连接,承重梁(5)另一端连接校正板(4),连接板(2)上设有用于调节校正板(4)至待起吊工件(1)内侧面之间间距L的调节孔(21);当夹持工装为起吊状态时,校正板(4)与待起吊工件内侧面紧配合,连接螺栓组件(3)固定连接待起吊工件(1)的支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在夹持工装起吊完毕拆卸连接螺栓组件(3)后,校正板(4)与待起吊工件内侧面可自由形成间隙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吊装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使用时,承重梁(5)置于待起吊工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克俊汪志勇夏诗忠王喜安舒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