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形成用凸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523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层形成用凸版,在利用凸版印刷法所进行的层的形成中,能够将该层印刷成所要求的厚度,同时也能够印刷出高度精细的图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层形成用凸版,是将涂布于印刷用凸部(1)的涂布液转印至被印刷物的层形成用凸版R1,其中,由于将该印刷用凸部(1)形成为带状,并于该印刷用凸部(1)的顶面分布形成数个微小突起(2)的方式,而于相邻的微小突起(2)之间,形成用以保持该涂布液的沟槽(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层形成用凸版,供有机电致发光(以下,称为「有机EL」)的有机发光层、液晶面板的彩色滤光板、玻璃基板间的密封剂等的薄层的印刷使用。
技术介绍
一般的有机EL彩色表示器是以黑色矩阵(black matrix)21小面积地将平板状玻璃基板20的表面予以图案化,于各小面积部分的玻璃基板20表面,依序层叠阳极、有机发光层22及阴极而形成叠层体(参照图6图6并未表示该阳极及阴极),作成覆盖此叠层体而将平板状的密封剂予以固定。然后,该有机发光层22中可以发光成红色(R)、绿色(G)、蓝色(B)各色的物料,整齐地配置在各小面积部分(参照图6)。另外,该有机发光层22的形成,通常为众所周知的真空蒸镀法或喷墨法等,最近则提出生产效率或操作性良好的印刷法。此印刷法,可列举网版印刷法、微细凹版涂布法、凸版印刷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01-155858号然而,网版印刷法用于较厚的印刷层的形成,但为了使有机发光层22有效地发光而必须均匀地形成1μm以下的薄层是困难的。另外,微细凹版涂布法则由于金属滚筒容易造成印刷基板损伤,与高精密图案的彩色表示器相对应也是困难的。因而考虑利用凸版印刷法进行印刷。但是,即使单纯地利用如图8所示的一般的凸版R0,往往印刷的有机发光层22过薄,难以印刷成有机发光层22可充分发光效率的厚度,同时也难以印刷成高度精细的图案。如此问题,不仅是有机发光层22的印刷,液晶面板上的彩色滤光板或玻璃基板间的密封剂等其他薄层的印刷也是同样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事实,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形成用凸版,于利用凸版印刷法所得到的层的形成,能够将该层印刷成所要求的厚度,也能够印刷成高度精细的图案。为了达成该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层形成用凸版,其第1要点是使用为了将涂布于印刷用凸部的涂布液转印至被印刷物,其中,将该印刷用凸部形成带状,并形成数个微小突起而分布于该印刷用凸部的顶面,于相邻的微小突起之间,形成为了保持该涂布液的沟槽;其第2要点为由形成复数个微小条状突起而分布于该印刷用凸部的顶面,于相邻的微小条状突起之间形成为了保持该涂布液的沟槽。对于凸版印刷法所得到的层的形成,本专利技术人等致力将该层印刷成所要求厚度,同时也能够印刷成高度精细的图案,不断地钻研层形成用凸版的印刷用凸部的形状。在此研究过程中,发现将印刷用凸部形成带状,若形成的数个微小突起或微小条状突起,分布于该印刷用凸部的顶面,将涂布液保持于相邻的微小突起或微小条状突起之间的沟槽,若于此状态下转印至被印刷物,印刷后层的厚度将成为所要求的厚度,同时形成高度精细的图案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的实施形态的侧面图。图2(a)是表示于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的一实施形态主要部分的平面图;(b)是(a)的A-A剖面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制造的负片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的制法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的有机发光层印刷方法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该印刷方法的模式化说明图。图7(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的另一实施形态主要部分的平面图;(b)是(a)的B-B剖面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表示已知凸版的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兹将参照实施形态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层形成用凸版之一实施形态。在此实施形态中,层形成用凸版R1是一种为了印刷有机EL彩色表示器上的三色(红色、绿色、蓝色)有机发光层22(参照图6)的凸版,于此层形成用凸版R1表面所形成的印刷用凸部1,形成带状并以既定的间距P平行地配置。然后,形成数个微小突起2分布于印刷用凸部1的顶面,于相邻的微小突起2之间形成沟槽3。另一方面,该有机发光层22由有机发光剂(涂布液)所形成,由印刷此有机发光剂而形成。因此,此实施形态于印刷有机发光层22之际,有机发光剂就能够保持于相邻的微小突起2之间的沟槽3中。若进一步详加说明,于该有机EL彩色表示器上,各色的有机发光层22形成带状并以既定之间距平行地配置,依照红色(R)、绿色(G)、蓝色(B)(参照图6)的顺序重复地加以设置。另一方面,对于一色的有机发光层22的印刷,层形成用凸版R1使用一片层形成用凸版R1(参照图6)。因此,对应于各色的有机发光层22的配置,配置印刷用凸部1。亦即,印刷用凸部1的配置间距P与各色的有机发光层22的配置间距P3相一致。另外,印刷用凸部1的配置间距P也与将红色(R)、绿色(G)、蓝色(B)的有机发光层22形成一组的像素宽度相一致,通常,有机EL彩色表示器的大小倾向于越做越大,采用约300~1000μm范围的数值。该有机发光剂的粘度于50~100mPa·s的范围内,使用众所周知的低分子发光材料或高分子材料。作为低分子发光材料,可列举例如,三苯基丁二烯、香豆素、尼罗红(Nile Red)、噁二唑衍生物等。作为高分子材料,可列举例如,聚(2-癸基羟-1,4-苯撑)(DO-PPP)、聚(MEH-PPV)、聚(MPS-PPV)、聚(CN-PPV)、聚(MEH-CN-PPV)、聚(二辛基芴)等。另外,作为上述可用的溶剂,可列举例如,环己基苯、三氯苯、苯甲醚、二甲苯、乙基苯甲酸酯、环己基吡咯烷酮、丁基溶纤剂、二氯苯、甲苯等,此等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二种以上使用。进行混合的混合比视有机发光层22而定。该微小突起2的形状,虽然并无特别的限制,最好为圆锥台形或圆柱形(图2为圆锥台形),使用具有上述粘度的有机发光剂的时候,基于转印性更佳的观点,最好将微小突起2的高度H1设定于2~50μm的范围;微小突起2的顶面直径D设定为5μm以上;相邻的微小突起2之间的间隔P1设定为7μm以上;以及分布于各印刷用凸部1顶面的宽度方向所形成微小突起2的数目设定于2~30个范围内(图2为3个)。这种层形成用凸版R1能够以如下方式加以制造。亦即,首先准备一种表示于图3的负片(negative film)5。在此负片5d的对应于层形成用凸版R1的区域中,对应于微小突起2的圆5a内侧部分为透明的,除此之外的部分则为黑色的。然后,如图4所示,将此负片5层叠于玻璃基板6的表面后,在此负片5的表面,将液态光硬化性树脂7涂布成一定的厚度,在此液态光硬化性树脂7所形成的薄层表面层叠透明的底膜(图面未标出),在此底膜的表面层叠玻璃基板8。接着,使用灯9,隔着该上方的玻璃基板8及底膜而照射紫外线等的光,同时隔着下方的玻璃基板6、负片5而照射紫外线等的光。藉此,从该液态光硬化性树脂7所形成薄层的整个上面所入射的光,与从负片5内的透明圆5a内侧部分所入射的光所达到的部分(图4的斜线部分S)将被硬化。此时,光达到的深度依进行照射的光的强度而予以调整。接着,移除该上下的玻璃基板8与6、负片5,将因为负片5的黑色部分致使光达不到而未被硬化的部分予以洗净并清除。然后,将硬化的部分予以乾燥,进一步,藉由于微小突起2的形成侧照射紫外线等光(后段曝光),使细线等确实硬化。这样,能够制造如图1所示的层形成用凸版R1。该层形成用凸版R1的制造上,作为液态光硬化性树脂7,虽然并无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液态光硬化性树脂。例如,可以使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聚丁二烯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形成用凸板,用于将涂布在印刷用凸部的涂布液转印至被印刷物;其特征为:通过该印刷用凸部形成为带状,并于该印刷用凸部的顶面分布形成数个微小突起的方式,而于相邻的微小突起之间,形成用以保持该涂布液的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野正典西山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村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