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96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包括印版框,该印版框上张拉有印刷钢版,印刷钢版上设置有印版线槽,印刷钢版的刮印面上固定设置有印版张拉丝,印版张拉丝沿宽度方向跨越印版线槽;印版张拉丝的线槽投影面积S1与印版线槽的线槽开口面积S2之比为投影开口率K,K小于或等于30%;在所述印刷钢版的刮印侧包覆有刮印包覆层,该刮印包覆层设有挤压线槽,所述挤压线槽为梯形槽,该梯形槽的槽壁面为折面;所述挤压线槽和印版线槽相对应,并且挤压线槽和印版线槽相互贴合的槽口等宽。该印刷钢版不仅印刷线槽的开口率高,银浆透过阻力小,而且能对银浆形成刮压挤入作用,透墨性能好,特别适用于光伏电池片电极栅线的细微化印制。特别适用于光伏电池片电极栅线的细微化印制。特别适用于光伏电池片电极栅线的细微化印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电池片栅线印刷版,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钢质基板、版面张拉丝及版面挤压线槽的印刷钢版。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印刷网版主要包括提供印刷回弹张力和支承印膜的版基网布,以及包覆于版基网布上用于印刷电路图案的印版层。随着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不断提高,电池栅线电极变得越来越细,精准印刷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传统印刷网版也逐步显露出一些结构上的不足。
[0003]由于传统的丝网印刷网版存在经纬丝线交织而形成的网结,其网版开口率受到影响,容易造成透过印刷网版的银浆在经纬线交错网结处阻塞;尤其在印刷栅线越来越细的情况,很容易导致虚印和印刷栅线断线,造成电池片的质量瑕疵。无网结印刷网版将印刷图案调整至丝网版两相邻经线或纬线之间,或者采用抽丝技术将印刷图案长向对应的丝线抽去,印刷图案中只存在沿印刷线槽宽向布置的丝线,使栅线设计开口区域避开钢丝网结干扰,其网版开口率得到较大提高;虽然这种无网结的印刷网版能够将图形开口设置于两条平行经线或纬线之间,其透墨性能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在图形开口处仍然存在大量的宽向布置的经线或纬线,而这些与开口图案垂直的网线仍然会对印刷银浆形成阻挡,其印刷出来的栅线仍会形成高低起伏,使印刷出来的电极图形阻抗增高,银浆有效利用率下降,且对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带来不良影响。
[0004]光伏电池片上的电极栅线变得越来越细,相应地印刷网版上的图案线宽也越细,在这种情况下印刷银浆与电池基板的接触吸附力也会随之减小,因此部分银浆会留在经纬线上而形成印刷透墨(银浆)不良,造成的断线或线高变薄。再者网版图案越细,印刷网版中的钢丝也越细,而网版印刷原理是将银浆覆于网版上,利用银浆与电池基片间的粘滞力和刮刀的刮压将银浆与网版分离,但细微网孔更会增加银浆的残留机率和银浆的透过阻力,造成印刷后的栅线图案高低差大,转换效率变低。因此丝网印刷网版的结构决定着其开口率和透墨性难寻突破,即使再有突破也会形成网版制作成本的成倍增加,丝网印刷网版的这些结构因素已经制约着电池栅线电极向微细化方向发展。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传统印刷网版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电极栅线精细化印刷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不仅印刷线槽的开口率高,银浆透过阻力小,而且能对银浆形成刮压挤入作用,透墨(银浆)性能好。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包括印版框,所述印版框上张拉有印刷钢版,该印刷钢版上设置有印版线槽,印刷钢版的刮印面上固定设置有印版张拉丝,印版张拉丝沿宽度方向跨越印版线槽;所述印版张拉丝的线槽投影面积S1与
印版线槽的线槽开口面积S2之比为投影开口率K,K小于或等于30%;在所述印刷钢版的刮印侧包覆有刮印包覆层,该刮印包覆层设有挤压线槽,所述挤压线槽为梯形槽,该梯形槽的槽壁面为折面;所述挤压线槽和印版线槽相对应,并且挤压线槽和印版线槽相互贴合的槽口等宽。
[0008]优选地,所述印版张拉丝的线槽投影面积S1为印版线槽的槽宽a与印版张拉丝的丝径D的积,所述印版线槽的线槽开口面积S2为印版线槽的槽宽a与两相邻印版张拉丝的间距L的积,所述投影开口率K=10%—30%。
[0009]优选地,所述印版张拉丝通过张拉丝粘接胶粘接于印刷钢版的刮印面上,该印版张拉丝包埋于刮印包覆层中;所述刮印包覆层的层厚d1大于印刷钢版的版厚d。
[0010]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的贴印面上包覆有贴印包覆层,贴印包覆层上设置有贴印线槽,所述挤压线槽、印版线槽和贴印线槽相对应。
[0011]优选地,所述挤压线槽的槽壁面是由挤压前面和挤压背面交错相连而成的齿状折面;所述印版线槽和贴印线槽的槽壁面为平面,相对应的印版线槽和贴印线槽等宽。
[0012]优选地,所述挤压线槽的齿状折面凹口朝向与刮刀移方向(V)相逆;所述挤压前面与刮刀刮移方向V的夹角α=75
°
—80
°
,所述挤压背面与刮刀移动方向V的夹角β=40
°
—50
°

[0013]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为金属薄板,该金属薄板的版厚d=0.01mm—0.03mm;所述印版拉丝的丝径D=0.006mm—0.012mm;所述印版线槽的槽宽a=0.01mm—0.015mm。
[0014]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通过张拉丝网绷设于印版框,所述张拉丝网为聚酯丝网。
[0015]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的侧边固定连接于钢版张拉杆上,在钢版张拉杆与印版框之间张拉安装有张拉弹簧,该张拉弹簧为螺旋拉伸弹簧。
[0016]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的侧边固定连接于钢版张拉杆上,在钢版张拉杆上固定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穿过印版框的外伸端旋接有调节螺母,在印版框的外框壁与调节螺母之间安装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为螺旋压缩弹簧优选地,所述印刷钢版的刮印面上设置有环状布置的印刷围堰,该印刷围堰围绕于印刷钢版印刷区域的外周。
[0017]在上述结构中,由于以印刷钢版作为基板,印版线槽设置于印刷钢版上,因此印刷图案的印版线槽中不存在传统的丝网经纬线交错所形成的网结,从而提高了印刷网版的开口率,避免了网结对印刷银浆的阻塞,透过印刷图案的浆料阻力更低,透墨性能更优,更能够适应电池栅线的精细化印刷,并能获得更为良好的栅线宽高比;采用印刷钢板作为印刷版的基板,其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无点破、漏墨问题,减少印刷银浆料的浪费。
[0018]又由于在印刷钢版上固定布置有印版张拉丝,并且印版张拉丝沿宽度方向跨越印版线槽,印版张拉丝所提供的拉力能够有效地避免钢版因张拉力或印刷回弹力所引起的撕裂和变形,避免线槽形状的变形而造成的印刷栅线失真;尤其是印版张拉丝粘接在印刷钢版的刮印面上,使得印版张拉丝与印刷钢版的贴印面之间形成间隔距离,该间隔距离构成了银浆穿越流动的通道,降低了印版张拉丝对印刷银浆通过和穿越印刷图案的干扰和制约。
[0019]还由于将印版张拉丝在印刷钢版贴印面上的投影面积控制于一定的比值范围内,这样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印版张拉丝对银浆通过穿透的影响,形成近似100%线槽开口率的印版线槽结构,另一方面又保证印刷钢版能承受足够的张拉力,既稳定印版线槽形状的
稳定,又保证印刷钢版具有足够的印刷弹力。
[0020]更由于设置于刮印包覆层上的挤压线槽为梯形槽,这种槽形结构能够迫使印刷银浆穿过印版线槽而渗透至电池基板片表面,提高其透墨性能,并通过槽形结构所产生挤压作用来增加印刷银浆与电池基板的接触力,增强银浆在电池基板上的吸附作用;梯形槽的槽壁面采用折面,又增加了对印刷银浆的刮压挤入效果,促使印刷银浆与印刷线槽的分离,不仅能促使银浆通过穿透线槽,而且使银浆与电池基板表面产生更强的粘滞作用,这种挤入作用对精细栅线的印刷更为有效,并有利于保证栅线图案高度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作进一步的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包括印版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框(1)上张拉有印刷钢版(7),该印刷钢版(7)上设置有印版线槽(5),印刷钢版(7)的刮印面上固定设置有印版张拉丝(6),印版张拉丝(6)沿宽度方向跨越印版线槽(5);所述印版张拉丝(6)的线槽投影面积S1与印版线槽(5)的线槽开口面积S2之比为投影开口率K,K小于或等于30%;在所述印刷钢版(7)的刮印侧(G)包覆有刮印包覆层(3),该刮印包覆层(3)设有挤压线槽(4),所述挤压线槽(4)为梯形槽,该梯形槽的槽壁面为折面;所述挤压线槽(4)和印版线槽(5)相对应,并且挤压线槽(4)和印版线槽(5)相互贴合的槽口等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张拉丝(6)的线槽投影面积S1为印版线槽(5)的槽宽a与印版张拉丝(6)的丝径D的积,所述印版线槽(5)的线槽开口面积S2为印版线槽(5)的槽宽a与两相邻印版张拉丝(6)的间距L的积,所述投影开口率K=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张拉丝(6)通过张拉丝粘接胶(8)粘接于印刷钢版(7)的刮印面(G)上,该印版张拉丝(6)包埋于刮印包覆层(3)中;所述刮印包覆层(3)的层厚d1大于印刷钢版(7)的版厚d。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钢版(7)的贴印面(T)上包覆有贴印包覆层(11),贴印包覆层(11)上设置有贴印线槽(12),所述挤压线槽(4)、印版线槽(5)和贴印线槽(12)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伏电池印刷钢版,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线槽(4)的槽壁面是由挤压前面(9)和挤压背面(10)交错相连而成的齿状折面;所述印版线槽(5)和贴印线槽(12)的槽壁面为平面,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厚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盛矽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