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6684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包括车轮组、油缸、平台架,所述平台架通过车轮组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车轮组实现移动;所述平台架下面位于车轮组旁边安装有油缸,通过油缸将平台架整体抬起进行车轮组的换向,从而能改变平台的移动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融合了钢筋笼绑制和钢筋笼搬运两个方面,减去了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通过吊机等设备进行搬运的步骤,也避免了对固定式平台重复拆卸与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通过油缸将平台抬起,从而实现改变车轮组朝向的功能,以实现平台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的移动。该平台可实现钢筋笼的绑制作业和高效简单的钢筋笼搬运,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价值。实用性价值。实用性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笼绑制平台,尤其是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浇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需放置钢筋笼对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轴向拉力,提高抗拉强度。目前一般的钢筋笼制作方式是在施工现场搭建钢筋笼绑制平台,在此固定平台上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待制作完成后用吊机进行搬运和使用。然而随着地墙工艺的不断发展成熟,地下连续墙的规模不断往超深、超大的方向发展,相应的钢筋笼直径和长度也向大口径和超长方向发展,因此传统的搭建钢筋笼绑制平台进行钢筋笼制作的方式逐渐显现出弊端。其一是随着地下连续墙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施工点有着离绑制平台越来越远的可能性,这样再进行搬运的效率较低;其二是钢筋笼尺寸、重量不断越做越大,再使用传统的吊机搬运方式的危险性随之升高。若要随着施工进度的推进而设定新的钢筋笼绑制作业平台,则需对其进行重复的拆卸和组装,效率低,成本高。综合以上分析,为克服以上所述的固定式钢筋笼绑制平台的缺点,实施例工程考虑设计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以上固定式钢筋笼绑制平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该平台将用于实现钢筋笼组装绑制并方便高效的搬运,相比固定式平台有着可移动性、不需吊机进行钢筋笼搬运进而实现高效性等特点。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包括车轮组、油缸、平台架,所述平台架通过车轮组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车轮组实现移动;所述平台架下面位于车轮组旁边安装有油缸,通过油缸将平台架整体抬起进行车轮组的换向,从而能改变平台的移动方向。
[0005]进一步,所述车轮组为可旋转的圆盘式及自由选择轮组的朝向的车轮组,通过插销的方式实现方向的固定,进而实现平台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0006]进一步,所述平台架采用模块化结构,由两个大模块组成,两个大模块采用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0007]进一步,每个大模块由六个小模块拼接且使用螺栓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平台架的主框架采用冷拔无缝矩形钢管和热轧等边角钢对平台框架加固。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融合了钢筋笼绑制和钢筋笼搬运两个方面,减去了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通过吊机等设备进行搬运的步骤,也避免了对固定式平台重复拆卸与组装,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工作量;通过油缸将平台抬起,从而实现改变车轮组朝向的功能,以实现平台横向与纵向两个方向的移动。
[0011]该平台可实现钢筋笼的绑制作业和高效简单的钢筋笼搬运,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价值。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每一模块车轮组和油缸分布示意图;
[0015]图4为油缸装置示意图;
[0016]图5为油缸装置工作示意图;
[0017]图6为平台横向移动时车轮组示意图(平台主视图);
[0018]图7为平台纵向移动时车轮组示意图(平台主视图);
[0019]图8为铰接装置示意图;
[0020]图中:1.车轮组,2.冷拔无缝矩形钢管,3.热轧等边角钢,4.油缸,5.铰接装置,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包括车轮组1、油缸4、平台架。平台架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车轮组1实现移动。
[0023]车轮组1采用可旋转的圆盘式,可自由选择轮组的朝向,通过插销的方式实现方向的固定,进而实现平台架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0024]油缸4用于将平台架整体抬起,当平台架的移动方向需要改变时,用油缸4将平台架整体抬起从而进行车轮组1的换向工作。
[0025]平台架用于工人进行钢筋笼绑制的作业。
[0026]为了方便工人操作、提高安全性,钢筋笼移动操作平台高度较低,选用小型钢材制作。
[0027]如某实施例机场扩建工程地下连续墙项目,施工范围广,施工点多,且有些施工点间的距离较远,理论上不具备在每个施工点都进行钢筋笼绑制作业的可能性,且即使在每个施工点进行钢筋笼绑制作业,一般的固定式绑制平台需要重复的进行拆卸和组装,效率低、成本高。若不随着施工的推进对钢筋笼绑制场地进行迁移,当钢筋笼绑制完成后对其进行搬运时,不仅效率较低,因其重量和体积较大,搬运过程中出现钢筋笼散架和磕碰等安全与质量事故的可能性会随之增大。因此设计出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将着重解决类似此施工条件下钢筋笼的制作与搬运的问题。
[0028]图1,2为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示意图,平台总体规格72305mmx6940mm,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由2个大模块组成,采用铰接装置5以铰接方式(图8)进行连接;每个大模块由6个小模块以2x3形式拼接且使用螺栓6连接,每个小模块规格3470mmx12000mm。主框架采用130mmx85mm规格冷拔无缝矩形钢管2,采用56mmx56mm规格热轧等边角钢3对平台框架加固。每个模块具体的车轮组1与油缸4分布位置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平台放置在铺设好的轨道上,工人可在平台架上进行钢筋笼的绑制。在绑制工作完成后,可使用某种牵引设施或
者牵引装置将平台及制作完成的钢筋笼一起沿着铺设的轨道进行搬运。
[0029]本专利技术为进一步的完善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的灵活度,不止设计了平台的横向移动,还考虑到平台的纵向移动。如图6和图7所示,当需要转变移动方向时,先将平台停稳,通过油缸(图4和图5所示)同时运作将整个平台顶起,待平台车轮组完全悬空后,拔出车轮轮盘上的插销,依次将车轮转动到合适的方向后,插销重新插入轮盘上的销孔。待车轮组车轮方向全部调整完毕并通过插销固定好后,通过油缸将平台缓缓放下。以实现平台移动方向的变化,此设计实现了平台两个方向内的移动,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高的灵活性。
[0030]该平台可实现钢筋笼的绑制作业和高效简单的钢筋笼搬运,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轮组、油缸、平台架,所述平台架通过车轮组放置在轨道上,通过车轮组实现移动;所述平台架下面位于车轮组旁边安装有油缸,通过油缸将平台架整体抬起进行车轮组的换向,从而能改变平台的移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钢筋笼绑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为可旋转的圆盘式及自由选择轮组的朝向的车轮组,通过插销的方式实现方向的固定,进而实现平台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栢坚龚妍范斌钮文敖张云海罗云峰顾蓓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