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以及电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633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以及电子系统。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公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母端子数量相匹配;第一连接器的母端子与第二连接器的公端子数量相匹配;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二者中的一者设有弹性连接部,另一者设有扣合槽;弹性连接部嵌入扣合槽;在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插接的过程中驱使弹性连接部前嵌入扣合槽,在第一壳体组件与第二壳体组件分离时允许弹性连接部从扣合槽中脱出。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利用连接器自身结构进行防呆,提高连接效率,有利于缩小连接器的体积,还有利于连接装置可靠连接,提高连接装置的密封性。提高连接装置的密封性。提高连接装置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装置以及电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连接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连接装置以及电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具有电连接器、流体连接器以及气动连接器等多种类型。一般来说,连接器包括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分别连接在需要联通的设备/模块。公端连接器具有公端子,母端连接器具有母端子,当公端子与母端子通过插接、抵接等方式连接时,公端子与母端子之间形成通路,从而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联通,进而实现公端连接器连接的设备/模块与母端连接器连接的设备/模块联通。
[0003]电连接器能够广泛应用于电气线路内,起到控制线路是否导通,以控制数据信息是否能够进行传输。并且,电连接器可以是电气设备/导线之间永久的结点;电连接器的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可以彼此分离,方便插拔公端连接器与母端连接器,以有利于方便控制数据信息是否能够进行传输,并且还有利于降低制造难度。
[0004]但是,目前现有的电连接器,为实现防呆的效果,通常会在公端连接器和母端连接器分别设有额外的防呆结构,容易导致电连接器的体积较大。并且,电连接器在连接时容易出现未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导线、第一壳体组件、至少一个公端子以及至少一个母端子;第一壳体组件设有第一接口槽;至少一个公端子以及至少一个母端子设于所述第一接口槽,与所述第一导线电连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导线、第二壳体组件、至少一个公端子以及至少一个母端子;第二壳体组件设有第二接口槽;至少一个公端子以及至少一个母端子设于所述第二接口槽,与所述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公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母端子数量相匹配,二者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母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公端子数量相匹配,二者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二者中的一者设有弹性连接部,另一者设有扣合槽;所述弹性连接部嵌入所述扣合槽;所述弹性连接部的弹性回复力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插接的过程中驱使所述弹性连接部嵌入所述扣合槽,在所述第一壳体组件与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分离时允许所述弹性连接部从所述扣合槽中脱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体以及第一限位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接口槽,所述第一限位壳体设于所述第一接口槽且套设于所述至少一个公端子以及至少一个母端子;部分第一限位壳体以及所述母端子经所述第一接口槽的开口朝向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壳体与第一导线连接处的方向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壳体具有主体部以及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凸设于所述主体部背离所述第一限位壳体与第一导线连接处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母端子穿过所述主体部而伸入所述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公端子穿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体以及第二限位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围绕形成第二接口槽,所述第二限位壳体设于所述第二接口槽;所述第二限位壳体具有本体部以及对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母端子穿设于所述本体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公端子设于所述对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公端子于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母端子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公端子伸入所述对接槽,所述台阶部嵌入所述对接槽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母端子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公端子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围绕形成所述第一接口槽;所述第二壳体组件包括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围绕形成第二接口槽;所述第一外壳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体二者中的一者设有弹性连接部,另一者设有扣合槽。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欢
申请(专利权)人:海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