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KMW专利>正文

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225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尤其,包括:固定模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平行配置的两个面板中的一个(以下,称为“第一面板”),在内部设置有阻抗匹配空间(以下,简称为“匹配空间”);移动模块,配置为向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移动,设置为与上述两个面板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为“第二面板”)接触;以及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用于朝向上述第二面板侧弹性支撑上述移动模块。上述连接器被设置为通过弹性部件与移动模块的外导体部一同执行静电屏蔽功能,从而具有可以制造尺寸缩小的产品,并且可以防止特性阻抗失配。以防止特性阻抗失配。以防止特性阻抗失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CONNECTOR FOR CH ARACTERISTIC IMPEDANCE MISMATCH PROTECTION),更加详细地,涉及一种在保持期望的阻抗匹配的同时可以制造得更纤薄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无线通信用射频(RF)连接器被设计成具有50Ω的特性阻抗。这种特性阻抗以连接器匹配时为基准。
[0003]在微波工程中,已知电磁能量的电力传输特性最好的阻抗为33Ω,信号波形失真最小的阻抗为约75Ω,因而将很好地满足这两种特性的中间值50Ω用作特性阻抗。
[0004]尤其,由于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个电路端都是按50Ω设计的,因而连接器在寻找不同阻抗时不存在兼容性,随着连接器的特性阻抗与50Ω之间的差异增加,存在信号波形失真或电力传输特性劣化的问题。
[0005]这种信号波形失真或电力传输特性劣化的问题在吸收将两个基板之间的接触部电连接的射频连接器的组装公差过程中更加明显。
[0006]例如,图1为示出韩国授权专利第10

1992258号(2019年06月25日公告)(以下,称为“授权专利”)的其中一个附图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对应于两个基板的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包括:固定模块210、220;以及接触模块110、120,可移动地与固定模块210、220结合,固定模块210、220与接触模块110、120之间的内部空间通过上述特性阻抗设计防止失配
[0007]更加详细地,如图1所示,固定模块210、220包括:固定主体210,由导电材料制成,形成中空210a;以及固定销220,被设置为在固定主体210内通过固定绝缘体230与第一面板接触,接触模块110、120包括:触头主体110,由导电材料制成,形成中空110a;以及触头销120,被设置为在触头主体110中通过接触绝缘体130与第二面板接触。
[0008]其中,在固定主体210的中空210a和触头主体110的中空110a中包括螺旋弹簧形态的弹性部件410,上述弹性部件410通过由具有规定介电常数的电介质设置的固定绝缘体230及接触绝缘体130被固定,上述弹性部件410的一端部被固定主体210支撑,另一端部被触头主体110支撑,其通过在组装过程中传递的外力压缩及伸长的动作,朝向第二面板侧弹性支撑上述触头主体110来保持规定的接触力。
[0009]然而,授权专利的优点是在固定模块210、220和接触模块110、120的组装过程中容易吸收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的组装公差,但是存在如下缺点,即,为了防止上述特性阻抗失配,螺旋弹簧形态的弹性部件410至少应设计在固定主体210的中空210a及触头主体110的中空110a以外的位置。
[0010]即,在授权专利中,如图1所示,弹性部件410的一端被设置为在通过以槽的形态设置于固定主体210外侧的弹性部件支撑槽217与固定主体210的中空210a分隔的位置支撑固定主体210,弹性部件410的另一端被设计成被对应于触头主体110的中空110a外侧的部位
弹性支撑,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即,为了设置弹性部件410,固定主体210的直径应设计为至少比图1的附图标记D约大两倍,从而导致产品的纤薄设计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技术问题
[0012]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特性阻抗失配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
[001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态更加纤薄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
[0014]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缩小尺寸在通信设备中实现高密度配置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
[0015]本专利技术的问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问题,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以下描述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0016]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7]本专利技术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的一实施例包括:固定模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平行配置的两个面板中的一个(以下,称为“第一面板”),在内部设置有阻抗匹配空间(以下,简称为“匹配空间”);移动模块,配置为向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移动,设置为与上述两个面板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为“第二面板”)接触;以及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用于朝向上述第二面板侧弹性支撑上述移动模块,上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端子销,由导电材料制成,一端部与上述第二面板接触,另一端部通过上述固定模块在与上述第一面板之间建立电信号线;移动绝缘体,具有规定介电常数,以包围上述移动端子销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配置于上述匹配空间上以实现特性阻抗匹配设计值;以及外导体部,配置在上述移动绝缘体与上述固定模块之间,配置为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及上述移动端子销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用于向上述移动绝缘体传递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支撑力。
[0018]其中,上述固定模块可包括:固定外壳,形成有上述匹配空间;固定绝缘体,设置为屏蔽上述固定外壳的匹配空间的一侧;以及
[0019]固定端子销,一端部贯通上述固定绝缘体并与上述第一面板侧接触,另一端部与上述移动端子销通电连接,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可以被上述固定外壳的内部支撑以不与上述固定绝缘体接触,另一端部可以被上述外导体部支撑以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接触。
[0020]并且,上述弹性部件可以呈上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线圈直径最大且上述线圈直径向中间逐渐减小的形态。
[0021]并且,上述弹性部件可以呈具有相同的线圈直径的形态。
[0022]并且,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可以被从上述固定外壳向内侧突出形成的固定部防共振肋支撑以不与上述固定绝缘体接触,另一端部可以被从上述外导体部向内侧突出形成的移动部防共振肋支撑以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接触。
[0023]并且,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可以被从上述固定外壳向内侧突出形成的固定部防共振肋支撑以不与上述固定绝缘体接触,另一端部可以被上述外导体部的前端支撑。
[0024]并且,上述外导体部可包括:外导体本体,内周面包围上述移动绝缘体的外周面,
外周面的一部分通过卡止于上述固定外壳的匹配空间内来限制上述第一面板与上述第二面板之间的可移动距离(以下,称为“移动区间”);以及外导体引导件,从上述外导体本体向上述第一面板侧延伸,在上述外导体本体移动时滑移到上述固定外壳的内周面。
[0025]并且,上述外导体本体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与上述固定外壳的内周面对应的外径,在上述固定外壳能够以台阶方式设置有一侧卡止部及另一侧卡止部,上述一侧卡止部形成上述移动区间的一端,用于卡止上述外导体本体,上述另一侧卡止部形成上述移动区间的另一端,用于卡止上述外导体本体。
[0026]并且,上述外导体引导件的前端能够以比上述一侧卡止部更靠近上述第一面板侧的方式延伸。
[0027]并且,上述特性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块,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平行配置的两个面板中的一个(以下,称为“第一面板”),在内部设置有阻抗匹配空间(以下,简称为“匹配空间”);移动模块,配置为向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和外部移动,设置为与上述两个面板中的另一个(以下,称为“第二面板”)接触;以及弹性部件,配置于上述固定模块的匹配空间的内部,用于朝向上述第二面板侧弹性支撑上述移动模块,上述移动模块包括:移动端子销,由导电材料制成,一端部与上述第二面板接触,另一端部通过上述固定模块在与上述第一面板之间建立电信号线;移动绝缘体,具有规定介电常数,以包围上述移动端子销的外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设置,配置于上述匹配空间上以实现特性阻抗匹配设计值;以及外导体部,配置在上述移动绝缘体与上述固定模块之间,配置为使得上述弹性部件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及上述移动端子销中的至少一个直接接触,用于向上述移动绝缘体传递上述弹性部件的弹性支撑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模块包括:固定外壳,形成有上述匹配空间;固定绝缘体,设置为屏蔽上述固定外壳的匹配空间的一侧;以及固定端子销,一端部贯通上述固定绝缘体并与上述第一面板侧接触,另一端部与上述移动端子销通电连接,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被上述固定外壳的内部支撑以不与上述固定绝缘体接触,另一端部被上述外导体部支撑以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呈上述一端部及另一端部的线圈直径最大且上述线圈直径向中间逐渐减小的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呈具有相同的线圈直径的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被从上述固定外壳向内侧突出形成的固定部防共振肋支撑以不与上述固定绝缘体接触,另一端部被从上述外导体部向内侧突出形成的移动部防共振肋支撑以不与上述移动绝缘体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特性阻抗失配防止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部件的一端部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墨安圣民李珉熙许公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KMW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