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天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螺旋天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旋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旋天线具有高增益、圆极化辐射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对地探测卫星系统中。对于低频信号而言,需要长达数米甚至十几米的大尺寸天线。由于大型螺旋天线的传统刚性固定支撑结构的体积太大,而火箭整流罩的容积有限,因此大尺寸星载螺旋天线一般选用可展开螺旋天线。
[0003]现有的可展开螺旋天线中多采用弹性收拢骨架和传统机械收展机构两种设计来实现螺旋天线的收拢和展开。利用弹性收拢骨架设计的可展开螺旋天线,在展开过程中弹性能的释放会对卫星产生冲击,不利于卫星姿态的控制;而且弹性能收拢骨架的展开过程可控性差、不确定性大,容易造成局部结构屈曲失效和活动部件卡死。传统机械式收展机构存在较多滑动副、转动副等运动副,随着天线尺寸的增加,运动副增多,故整体结构复杂、重量重、展开后刚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可展开螺旋天线,难以同时实现展开过程的低冲击性、高可控性和展开后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展杆(5),所述伸展杆(5)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筒(51)、多级收拢展开筒状结构和第二连接筒(52),所述多级收拢展开筒状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多个收拢展开筒,相邻的所述收拢展开筒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筒(53)连接;所述收拢展开筒包括多个驱动片(54),多个所述驱动片(54)围合一圈形成驱动筒,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驱动片(54)之间设有第一分隔开口;其中,所述驱动片(54)的制备材料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底座(1),所述底座(1)与所述第二连接筒(52)的下端连接;上部支架(2),所述上部支架(2)与所述第一连接筒(51)的上端连接;柔性支撑筒(3),所述柔性支撑筒(3)与所述伸展杆(5)同轴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支架(2)和所述底座(1)连接;螺旋天线(4),所述螺旋天线(4)绕设在所述柔性支撑筒(3)上且与其固定连接;锁紧装置(6),所述锁紧装置(6)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筒(52)上,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筒(51)相连;所述锁紧装置(6)用于将所述伸展杆(5)与所述底座(1)锁紧和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片(5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片(55),所述连接片(55)在所述驱动筒的上、下两端分别围合一圈形成第四连接筒,所述驱动筒与其上、下两端的所述第四连接筒组成所述收拢展开筒;所述连接片(55)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筒(51)、所述第二连接筒(5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筒(5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收拢展开筒中包括第一收拢展开筒,所述第一收拢展开筒相比于其余的所述收拢展开筒,其内部的所述驱动片(54)的长度较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片(54)均沿所述收拢展开筒的周向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第四连接结构用于在所述驱动筒收拢时对所述第三连接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劲松,明光清,李丰丰,刘立武,刘彦菊,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