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
[0001]本申请涉及分液器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及分液器。
技术介绍
[0002]分液器又称为气液分离器,通过分液器可将冷媒的气液混合物分离开来,分离出来的气体冷媒通过钢管及弯管进入压缩机内,分离出的液态冷媒积存于分液器底部,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内,防止液击问题的发生。但在压缩机运行时分液器的振动通常较大,而气体压力脉动、涡流和湍流的激励是引起分液器振动过大的重要因素,而滤网结构是分液器的重要部件,分液器吸气时在滤网处的压力变化迅速,目前主流的滤网支架用于固定滤网,其主体为平面板状结构,并在支架上设置流通孔,当冷媒进入分液器后对支架的正面冲击较大,且在冷媒流动过程中一部分冷媒会通过流通孔流向分液器内,但还有一部分冷媒会沿着支架平面冲击分液器的筒体,然后产生回流,回流的冷媒与刚吸入的冷媒产生对流,进一步增大了该空间内的气体压力脉动和分液器筒体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分液器滤网支架会产生较大回流,造成支架及分液器筒体振动幅度大的技术问题,本申请的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流壁(10),围成有容纳腔(11),且所述容纳腔(1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101)及出口(102),所述第一导流壁(10)设置有第一固定位(12)及第二固定位(13),所述第一固定位(12)靠近所述进口(101),所述第二固定位(13)靠近所述出口(102),所述第一固定位(12)用于固定第一滤网(40);第二导流壁(20),呈向所述进口(101)一侧的凸起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导流壁(10)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导流壁(20)外侧围成有导流通道(30),所述第二导流壁(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固定位(21),所述第二固定位(13)与所述第三固定位(21)之间用于固定第二滤网(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壁(20)包括:凸起壁(22),所述凸起壁(22)为呈向所述进口(101)的圆锥形凸起,所述凸起壁(2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固定位(12)具有间隔距离;限流壁(23),与所述凸起壁(22)光滑连接,并向所述出口(102)一侧延伸,所述第三固定位(21)设置于所述限流壁(23)面向所述导流通道(30)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壁(10)开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14),多个所述第一导流孔(14)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并沿所述第一固定位(12)的周侧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壁(10)包括:第一壁体(15),所述进口(101)开设于所述第一壁体(15),所述第一壁体(15)围成有第一腔体(103);第二壁体(16),所述第二壁体(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体(15)连接,所述出口(102)开设于所述第二壁体(16),所述第二壁体(16)围成有第二腔体(104),由所述第一腔体(103)向所述出口(102)方向,所述第二腔体(104)的内径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腔体(103)与所述第二腔体(104)构成所述容纳腔(11),所述第二导流壁(2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104)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体(15)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固定位(12)沿所述第一壁体(15)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壁体(16)呈圆台形,所述第二固定位(13)沿所述第二壁体(16)的周向延伸。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壁(20)围成第三腔体(24),在所述进口(101)至所述出口(102)方向,所述第三腔体(24)的内径逐渐增大,沿第一腔体(103)向所述出口(102)方向,所述导流通道(30)的内径逐渐增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的滤网支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鹏,黄创,张荣婷,杨彬,范乐瑶,黄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