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68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7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刺激器,该电刺激器包括电极、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两根导线,电极包括刺激部和连接在刺激部同一端的两个连接部,第一插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导电针和两个导电孔,第二插头设置有两根第二导电针,两根第二导电针分别插入两个导电孔中以使第二插头与第一插头电连接;两个连接部和两根导线两者中的一者与两根第二导电针电连接,另一者与两根第一导电针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电刺激器将电极和导线通过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进行电连接,由于第二插头的第二导电针能插入第一插头的导电孔中电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对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进行拆卸和组装,实现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刺激器


[0001]本申请属于电刺激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刺激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元活性的调节,通常是利用细胞外环境的局部微小扰动来实现的,神经在外源刺激下能够产生兴奋,常用的外源刺激有电刺激、光刺激和化学遗传学技术等。
[0003]其中,电刺激方法历史悠久,电场能引起离子运动,调节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通过轴突反射和节段反射引起血管扩张,还能电解微量组织蛋白,释放血管活性肽,扩张小动脉改善局部血运,具有促进DNA和蛋白合成、细胞分化、两性离子交换、钙离子代谢和激活环

磷酸腺苷酶等功效。然而,体外激活神经元实验所用的传统电刺激器无法重复利用,每次实验均需制作电刺激器,造成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刺激器,以解决现有的电刺激器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刺激器包括电极、第一插头、第二插头和两根导线,所述电极包括刺激部和连接在所述刺激部同一端的两个连接部,所述第一插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导电针和两个导电孔,所述第二插头设置有两根第二导电针,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导电孔中以使所述第二插头与所述第一插头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两根导线两者中的一者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电连接,另一者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电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刺激部的直径为17.8μm;和/或,所述电极为铂铱合金丝。
[0007]可选的,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电连接时,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两根所述导线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电连接时,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两根所述导线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
[0008]可选的,所述电刺激器还包括第一保护管,所述电极穿设在所述第一保护管中且所述刺激部从所述第一保护管的一端伸出。
[0009]可选的,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电连接时,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护管的另一端;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电连接时,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护管的另一端。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插头包括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的一端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两个所述导电孔;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电连接时,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均位于所述第一保护管中,所述第一绝缘体插在所述第一保护管的一端开口中并通过粘胶密封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插头包括第二绝缘体和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两根所述第二导
电针平行且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体;当两个所述连接部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电连接时,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保护管中,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的另一端插入两个所述导电孔中,所述第二绝缘体插在所述第一保护管的一端开口中并通过粘胶密封连接。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管为玻璃管、亚克力管或塑料管。
[0013]可选的,所述电刺激器还包括第二保护管,两根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二保护管中且所述导线的一端从所述第二保护管的一端伸出;当两根所述导线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电连接时,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的另一端;当两根所述导线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电连接时,所述第二插头连接在所述第二保护管的另一端。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护管为塑料管或亚克力管。
[0015]可选的,所述电刺激器还包括两个金属夹,两个所述金属夹分别与两根所述导线的一端电连接。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刺激器,将电极和导线通过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进行电连接,由于第二插头的第二导电针能插入第一插头的导电孔中电连接,因此可以根据实验需求对第一插头和第二插头进行拆卸和组装,实现重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0019]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刺激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所示的电刺激器的第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所示的电刺激器的第二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附图标号说明:
[0023]10、电极;11、刺激部;12、连接部;20、第一插头;21、第一导电针;22、导电孔;23、第一绝缘体;30、第二插头;31、第二导电针;32、第二绝缘体;40、导线;50、第一保护管;60、第二保护管;70、金属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5]神经系统在人体内是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是神经传导的一个重要表征,所有的神经传导都是靠电位的变化产生的。轴突和胞体的细胞膜含有电压门控离子通道,使神经元能够产生和传播电信号(动作电位),一些神经元还产生阈下膜电位振荡;这些信号是由携带电荷的离子产生和传播的,包括钠离子(Na
+
)、钾离子(K
+
)、氯离子
(Cl

)和钙离子(Ca
2+
)。
[0026]当神经元活动的时候,胞内钙离子浓度能上升10倍~100倍,增加的钙离子对于包含有神经递质的突触囊泡的胞吐释放过程必不可少。也就是说,神经元的活动与其内部的钙离子浓度密切相关,神经元在放电的时候会爆发出一个短暂的钙离子浓度高峰。神经元钙成像技术的原理就是借助钙离子浓度与神经元活动之间的严格对应关系,利用特殊的荧光染料或者蛋白质荧光探针,将神经元当中的钙离子浓度通过荧光强度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检测神经元活动的目的。钙离子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其产生通用的细胞内信号控制着细胞的多种功能,例如树突和细胞体内的钙浓度变化能调节多种神经元的功能,包括突触信号传导、神经元的可塑性以及调节基因转录,因此对神经元进行钙离子激活、钙离子传输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0027]神经元活性的调节,通常是利用细胞外环境的局部微小扰动来实现的,神经元在外源刺激下能够产生兴奋,常用的外源刺激如电刺激、光刺激、化学遗传学技术等。其中,电刺激方法历史悠久,电场能引起离子运动,调节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通过轴突反射和节段反射引起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10)、第一插头(20)、第二插头(30)和两根导线(40),所述电极(10)包括刺激部(11)和连接在所述刺激部(11)同一端的两个连接部(12),所述第一插头(2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根第一导电针(21)和两个导电孔(22),所述第二插头(30)设置有两根第二导电针(31),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导电孔(22)中以使所述第二插头(30)与所述第一插头(20)电连接;两个所述连接部(12)和所述两根导线(40)两者中的一者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电连接,另一者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部(11)的直径为17.8μm;和/或,所述电极(10)为铂铱合金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器,其特征在于,当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电连接时,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两根所述导线(40)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当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电连接时,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两根所述导线(40)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通过导电胶一一对应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器还包括第一保护管(50),所述电极(10)穿设在所述第一保护管(50)中且所述刺激部(11)从所述第一保护管(50)的一端伸出;当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电连接时,所述第一插头(20)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护管(50)的另一端;当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二导电针(31)电连接时,所述第二插头(30)连接在所述第一保护管(50)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刺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头(20)包括第一绝缘体(23),所述第一绝缘体(23)的一端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所述第一绝缘体(23)的另一端开设有两个所述导电孔(22);当两个所述连接部(12)与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电连接时,两根所述第一导电针(21)均位于所述第一保护管(50)中,所述第一绝缘体(23)插在所述第一保护管(50)的一端开口中并通过粘胶密封连接;和/或,所述第二插头(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李志玲詹阳张曦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