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533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包括钢套筒、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螺纹钢套筒、圆形底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由钢套筒、多根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及多根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形成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多根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多根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与螺纹钢套筒相连接形成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所述钢套筒与螺纹钢套筒进行套筒连接,通过螺栓形式将螺纹钢套筒与圆形底座相结合,形成一个支撑脚;本装置可以通过调节螺纹钢套筒和底座之间的高度调整混凝土保护层的高度降低施工复杂程度,提高装置适应性。提高装置适应性。提高装置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支撑固定装置,尤其涉及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需要在混凝土表面与最外层钢筋之间设置水泥垫块作为钢筋保护层,以支撑钢筋、避免钢筋锈蚀和粘结锚固钢筋与混凝土。现有的水泥垫块放置于钢筋的底筋下,在水泥垫块的放置过程中、验收过程、整改过程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走动会引起钢筋与水泥垫块的相对位移,导致部分水泥垫块由钢筋下方移动至钢筋的间隙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无法得到保证。若是板底钢筋支撑垫块不足,会导致钢筋紧贴底模,进而旱致浇筑混凝土后露筋。同时,在楼板结构的钢筋施工中,通常是在板面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再绑扎水泥垫块,以此固定板面钢筋。该做法无法对板面钢筋的钢筋间距进行有效控制,钢筋间距误差较大,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不仅如此,板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会根据环境类别、混凝土强度等级在15~40mm之间波动。在施工现场中,若需要将每个保护层厚度的支撑都提前制作好会浪费材料,并且降低施工效率。
[0003]因此,如中国公开号为CN216380266U的申请,专利技术人用热轧钢筋制成矩形支撑装置,通过在支撑杆上等距地设置凹部,用于钢筋间距控制和固定。虽然这提高了间距控制精度,但是该支撑装置不能对支撑脚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根据情况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效果。针对这一缺陷,又如中国公开号为CN215563884U和CN216641156U的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固定垫块的底端面设有内螺纹调节孔,内螺纹调节孔内旋合有调整螺栓,以此来调整钢筋混凝土体的保护层厚度。但是该装置小,施工中使用效率低,固定效果也不明显,使用时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0004]此外,对于双层钢筋之间,上下层钢筋要用马凳支撑,起固定支撑上层钢筋的作用。当板厚度较大时,用马凳支撑不如支架稳定和牢固;当板厚度很小时,马凳的高度过小无法加工。普通混凝土马凳采用点支撑,钢筋易变形,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易侧翻,起不到应有作用。而采用单个钢筋马凳,需要施工人员一个个放入,降低了施工效率的同时又增加了成本。
[0005]因此,如中国公开号CN202208995U的申请,专利技术人用可螺栓制成可调马凳,能作为上部钢筋的支撑工具。但该马凳不能与下部支撑装置一起作用,起到同时稳固上下层钢筋的作用。并且该装置的使用相当于单个马凳支撑,会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又如中国公开号为CN209855054U的申请,专利技术人在支撑块顶部设有二马凳筋,能同时支撑稳固楼板上下两层的钢筋。但该装置将二马凳筋与支撑块一起浇筑,二马凳筋不可拆卸。当板面不设置双层钢筋时,该装置过于浪费。
[0006]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设计一种可控制钢筋间距、可调节支撑高度、可进行双层钢筋同时支撑的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不能实现钢筋间距精准定位、调节支撑高度以及无法进行双层钢筋同时支撑等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包括钢套筒、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螺纹钢套筒、圆形底座,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由钢套筒、多根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及多根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形成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多根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多根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与螺纹钢套筒相连接形成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所述钢套筒与螺纹钢套筒进行套筒连接,通过螺栓形式将螺纹钢套筒与圆形底座相结合,形成一个支撑脚。
[0009]可选地,上层钢筋支撑由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通过钢套筒进行焊接连接;下层钢筋支撑由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交叉穿过螺纹钢套筒中的开孔进行支撑。
[0010]可选地,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和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在同一平面内呈垂直放置,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和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上均有V字型凹槽。
[0011]可选地,钢套筒与螺纹钢套筒采用套筒相接,套筒连接能使上层钢筋支撑可拆卸使用。
[0012]可选地,螺纹钢套筒为圆形空心套筒;壁上开四个相互垂直的开孔,开孔的大小能容纳两根钢筋穿过,可选地,所述开孔开设在螺纹钢套筒的上部,螺纹钢套筒下部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
[0013]可选地,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穿过螺纹钢套筒的四个开孔进行支撑。
[0014]可选地,圆形底座是由螺杆和圆形金属板焊接而成,圆形底座通过螺杆和螺纹钢套筒内部的内螺纹采用螺纹连接。
[0015]可选地,所述圆形底座的形状可替换地为正方形、非正方形形式的矩形、非正方形形式的菱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底部螺栓,可以通过内螺纹调节孔来调节支撑装置的高度,进而调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该支撑装置在施工现场能根据不同保护层厚度的要求对装置进行调节,应用范围广。
[0017](2)本技术中上层钢筋支撑体系采用套筒形式与下层钢筋支撑体系进行连接,上层钢筋支撑体系可拆卸使用,代替了传统马凳筋,提高了施工效率。
[0018](3)本技术创新了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形式,通过设置V字型凹槽来提高板面钢筋间距控制精度、降低施工难度。同时,本技术采用钢材,避免使用混凝土垫块。这不仅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保证了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简单高效,可广泛使用。
[0019](4)本技术中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与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用电焊等固定方式进行连接,上下层支撑体系用套筒连接,支撑体系稳定、不易变形。
[0020](5)本技术中每个支撑脚间距约为0.40m~0.60m,这能有效减少板面钢筋变形。同时,本技术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由工厂定制加工完成,有效降低现场施工人力及
工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示意图;
[0022]图2是上层板面钢筋支撑固定装置图;
[0023]图3是钢套管详图;
[0024]图4是螺纹钢套管详图;
[0025]图5是实施例1中第一板面钢筋支撑杆详图;
[0026]图6是圆形底座详图。
[0027]其中数字表示:11、钢套筒;21、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31、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40、螺纹钢套筒;41、开孔;42、内螺纹;52、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62、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70、圆形底座;71、螺杆;72、金属板。
[0028]本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新型,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包括钢套筒(11)、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螺纹钢套筒(40)、圆形底座(70),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由钢套筒(11)、多根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21)及多根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31)形成田字形上层钢筋支撑;多根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52)与多根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62)与螺纹钢套筒(40)相连接形成田字形下层钢筋支撑;所述钢套筒(11)与螺纹钢套筒(40)进行套筒连接,通过螺栓形式将螺纹钢套筒(40)与圆形底座(70)相结合,形成一个支撑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钢筋支撑由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21)与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31)通过钢套筒(11)进行焊接连接;下层钢筋支撑由第二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52)与第二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62)交叉穿过螺纹钢套筒(40)中的开孔(41)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高度的板面钢筋双层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板面横向钢筋支撑杆(21)和第一板面纵向钢筋支撑杆(31)在同一平面内呈垂直放置,上均有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怡琳熊哲王嘉晖李丽娟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