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全环绕电荷补偿的SOI
‑
LDMOS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率LDMOS(Lateral Double
‑
Diffused MOSFET,横向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采用全环绕电荷补偿的功率SOI
‑
LDMOS新结构,这种结构有较高的Baliga优值和较好的鲁棒性,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技术介绍
[0002]功率LDMOS是一种单极型压控器件,具有易驱动、低功耗、高耐压、高集成度、开关速度快等优点,故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功率集成电路中,如开关电源、汽车电子、工业马达等领域。然而LDMOS采用横向耐压方式,为使器件击穿电压(BV)提升,通常需要增加漂移区长度或降低漂移区掺杂剂量,导致器件的比导通电阻(R
ON,SP
)急剧增加,器件的功耗迅速增大。
[0003]为了优化功率LDMOS的BV与R
ON,SP
之间的矛盾关系,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优化技术,如降低表面电场(RESURF)、横向变掺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全环绕电荷补偿的SOI
‑
LDMOS器件,包括:硅衬底(01)、埋氧层(02)、鳍状P型阱区(03)、鳍状P型变掺杂区(04)、鳍状N型漂移区(05)、HK层(06)、漏极N+区(07)、源极N+区(08)、源极P+区(09)、栅氧化层(10)、源极(11)、栅极(12)及漏极(13);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氧层(02)设置于硅衬底(01)的上方;所述鳍状P型阱区(03)与鳍状P型变掺杂区(04)设置于埋氧层(02)上方,所述鳍状N型漂移区(05)设置于鳍状P型变掺杂区(04)上方、且二者均与鳍状P型阱区(03)相邻接;所述源极N+区(08)与源极P+区(09)邻接设置于鳍状P型阱区(03)中,源极N+区(08)与源极P+区(09)的外表面设置源极(11);所述漏极N+区(07)设置于鳍状N型漂移区(05)中,漏极N+区(07)的外表面设置漏极(13);所述栅氧化层(10)设置于鳍状P型阱区(03)的外表面,栅氧化层(10)的外表面设置栅极(12);所述HK层(06)设置于鳍状P型变掺杂区(04)与鳍状N型漂移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骏骥,钟涛,郭新凯,杨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