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505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肠道菌群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枸杞总多酚调节肠道菌群作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层析纯化、乙醇溶液洗脱得到枸杞总多酚。通过对小鼠灌胃、采集小鼠粪便、提取DNA、16SrRNA测序和数据分析,发现小鼠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阿克曼氏菌等有益菌属的整体相对丰度提高了约25%;而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等有害菌的相对丰度整体下降了约30%。证明枸杞总多酚能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人体健康。该枸杞总多酚可用作肠道益生食品的制作,应用前景广阔,如制作代餐粉、固体饮料等食品。固体饮料等食品。固体饮料等食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属于肠道菌群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多元化的微生态系统,主要指栖息在肠道内并与宿主共生的微生物群组,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约含500种菌落,分属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梭杆菌门六大门,这些菌群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产物对维持肠道健康极其重要。肠道菌群具有参与宿主代谢、塑造免疫系统,维持胃肠道内稳态等功能,是维持宿主健康不可或缺“器官”。然而,一旦肠道菌群出现紊乱,机体的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敏感菌群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则趁机繁殖,引发多种肠道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因此维持肠道菌群稳态显得尤为重要。
[0003]枸杞(Lycium barbarum)是茄科(Solanaceae)枸杞属(Lycium)植物,是商品枸杞子、宁夏枸杞、中华枸杞等枸杞属物种的总称。其中,宁夏枸杞(Lychum barbarum L.)因为具有较高的营养学和药理学价值,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食品、医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研究报道枸杞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比如多酚、多糖、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等。其中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酚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有益影响,经常食用富含多酚的食物可以预防慢性疾病。枸杞总多酚是枸杞幼果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癌、降血脂、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血管、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
[0004]CN112970993A公开了一种桑黄子实体酚类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在调节肠道菌群、尿酸代谢中的应用。桑黄子实体酚类活性物质能够促进肠道内Muri菌、拟杆菌属及毛螺菌等菌属的生长,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结构。而对于双歧杆菌、阿克曼氏菌等常见有益菌的促生长作用并不显著,并且降低了乳酸杆菌属有益菌的丰度。另外桑黄生长慢、产量小,在外形上不易被鉴别,难以推广。
[0005]CN107595934A公开了核桃饼粕多酚纯化物在制备治疗肠道菌群失调药物中的用途,补充核桃饼粕多酚纯化物能够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使体内失衡的肠道菌群趋于正常。但是本专利只针对由高脂饮食造成的肠道菌群失调起作用,适用人群范围小。
[0006]上述专利公开了几种酚类物质在调节肠道菌群中的应用,但其研究成果均有不足之处:肠道有益菌繁殖效果一般;适用人群范围小,不具有普适性。枸杞常见易得,药食同源历史悠久。研究发现,多酚类物质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因此系统地研究枸杞总多酚对健康个体肠道菌群的影响,对开发以枸杞总多酚为原料,且面向大众人群的肠道益生食品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枸杞总多酚用于调节肠道菌群食品的制备。
[0008]本专利技术在传统枸杞总多酚提取方法上增加了过柱纯化,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9](1)将枸杞干燥粉碎过60目筛,称取一定量的枸杞粉,按照料液比1∶20(g/mL)加入到60%的乙醇水溶液中60℃浸提2h,离心分离得上清液,将滤渣重复提取两次,合并三次上清液,旋蒸回收乙醇即得枸杞总多酚粗提液。
[0010](2)将所述枸杞总多酚粗提液通过到填塞有HPD500大孔吸附树脂的层析柱,然后依次用蒸馏水、6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对使用60%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进行浓缩、干燥、得到所述枸杞总多酚。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研究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上述提到的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为选择性的刺激肠道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阿克曼氏菌益生菌属的生长,降低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等菌群的丰度。
[0012]所述被增加的肠道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普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ioides)、颤螺菌属(Oscillospira)、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另枝菌属(Alistipes)、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螺杆菌属(Helicobacter)、别样棒菌属(Allobaculum)的细菌;其中短链脂肪酸产生菌包括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ioides)和Allobaculum。
[0013]所述被抑制的肠道细菌包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aceae_Staphylococcus)、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瘤胃球菌(Ruminococcus)、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费克蓝姆氏菌(Facklamia)、Jeotgalicoccus的细菌;可以产生内毒素的细菌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细菌,可以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为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0014]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枸杞总多酚,用于制作代餐粉、固体饮料等肠道益生食品。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6]1)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是枸杞,是一种很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方便易得,提取方法简便,绿色环保。
[0017]2)本专利技术发现枸杞总多酚可显著提高小鼠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改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
[0018]3)本专利技术所得的枸杞总多酚可提高部分益生菌属和潜在益生菌属的相对丰度,如乳酸菌属、双歧杆菌属、阿克曼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属等,抑制葡萄球菌属、不动杆菌属等潜在有害菌属的生长,从而起到改善机体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的红外光谱图。
[0020]图2喂养不同剂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后,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趋势图。
[0021]图3喂养不同剂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特殊序列韦恩图。
[0022]图4喂养不同剂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Beta多样性分析的结果(其中X轴PCo1和Y轴PCo2为采用主成分分析所得不同维度贡献比)。
[0023]图5喂养不同剂量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门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图(A)及其相对丰度比值(B)(图中Firmicutes为厚壁菌门,Bacteroidetes为拟杆菌门)。
[0024]图6喂养不同剂量(CG表示对照组、Low表示低剂量组、Mid表示中剂量组、High表示高剂量组)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枸杞总多酚后,各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有益菌(A、B和C)和有害菌(D、E和F)的相对丰度(Relative abuundance)图(图中A为Lactobacillus(乳酸菌属)、B为Bifidobacte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颤螺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另枝菌属、嗜冷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别样棒菌属、瘤胃球菌属、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不动杆菌属、产碱杆菌属和费克蓝姆氏菌属,所述枸杞总多酚能够调节上述菌群的生长繁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属、普雷沃氏菌属、拟杆菌属、颤螺菌属、阿克曼氏菌属、另枝菌属、双歧杆菌属、螺杆菌属和别样棒菌属,所述枸杞总多酚能够促进上述菌群的繁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枸杞总多酚在制备调节肠道菌群食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肠道菌群包括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明李淑敏王梦娇李静文周雅频曲迎辉何希宏戴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