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83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包括纵梁固定结构、横梁固定结构和斜拉线,横梁上方的纵梁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和横梁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斜拉线连接。纵梁卡箍可以对纵梁开裂起到约束和修复的作用;纵梁固定结构和横梁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斜拉线连接能对横梁施加向上的拉力,避免横梁向下塌陷,同时由于斜拉线较细,又能减少存在感,提升美观度;借助横梁卡箍和横梁连杆的固定,能够对横梁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提升横梁的抗弯性能,对横梁受弯开裂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对横梁受弯开裂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对横梁受弯开裂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修复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木结构是我国古建筑中最主要的结构形式,自形成以来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但千百年来因木材自生缺陷及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加上修缮工作不及时,许多木结构已产生较严重的累积损伤,其承载和变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致使古建筑木构架处于危险状态,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故对木结构开展合理的修缮加固尤为重要。古建筑木结构常见破坏形式包括腐朽、虫蛀、开裂、拔榫、弯垂等。而横梁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受弯发生断裂,裂缝有可能在梁的侧面或梁底沿着梁的纵向迅速展开,且与纵梁的连接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腐蚀或松动,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现有的横梁加固方法通常是采用增加立柱支撑或者在横梁施加加强结构件,并通过自攻螺钉锁紧于横梁上,以提升其强度,然而现有的技术自动螺钉锁紧的方式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脱落,且对于横梁连接处的结构加强处理不够好,导致连接处松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受弯横梁修复并提升连接处强度的木结构修复手段,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固定结构、横梁固定结构和斜拉线,横梁上方的纵梁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和横梁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斜拉线连接,所述纵梁固定结构包括卡设于纵梁上的纵梁卡箍,所述横梁固定结构包括横梁卡箍和横梁连杆,所述横梁卡箍卡设于横梁上,横梁卡箍设有多个、沿着横向分布于横梁上,所述横梁连杆与各横梁卡箍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纵梁固定结构还包括斜拉连杆,所述纵梁卡箍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纵梁卡箍与斜拉连杆通过螺栓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斜拉连杆与横梁卡箍通过所述斜拉线相连接。
[0007]优选的,每个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梁卡箍通过斜拉线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斜拉线的两端均通过斜拉固定单元与斜拉连杆和横梁卡箍连接,所述斜拉固定单元包括斜拉螺母和斜拉螺栓,所述斜拉螺母固设于斜拉连杆和横梁卡箍上,所述斜拉螺栓上设有用于供斜拉线穿过的通孔,所述斜拉线的端部穿过斜拉螺栓的通孔后锁紧于斜拉螺母上。
[0009]优选的,所述斜拉连杆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斜拉固定单元。
[0010]优选的,所述纵梁固定结构还包括纵梁连杆,该纵梁连杆与各纵梁卡箍通过螺栓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横梁连杆位于横梁卡箍上面或下面。
[0012]优选的,所述横梁下方的纵梁也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
[0013]优选的,横梁下方的纵梁的纵梁固定结构通过一支撑连杆与横梁连杆固定连接。
[0014]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纵梁卡箍可以对纵梁开裂起到约束和修复的作用;纵梁固定结构和横梁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斜拉线连接能对横梁施加向上的拉力,避免横梁向下塌陷,同时由于斜拉线较细,又能减少存在感,提升美观度;借助横梁卡箍和横梁连杆的固定,能够对横梁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提升横梁的抗弯性能,对横梁受弯开裂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包括纵梁固定结构1和横梁固定结构2和斜拉线3,横梁上方的纵梁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1,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1和横梁固定结构2之间通过斜拉线3连接,纵梁固定结构1包括卡设于纵梁上的纵梁卡箍11,横梁固定结构2包括横梁卡箍21和横梁连杆22,横梁卡箍21卡设于横梁上,横梁卡箍21设有多个、沿着横向分布于横梁上,横梁连杆22与各横梁卡箍21固定连接。与横梁两端相连接的纵梁上均设有纵梁固定结构1,纵梁卡箍11可以对纵梁开裂起到约束和修复的作用;纵梁固定结构1和横梁固定结构2之间通过斜拉线3连接能对横梁施加向上的拉力,避免横梁向下塌陷,同时由于斜拉线3较细,又能减少存在感,提升美观度;借助横梁卡箍21和横梁连杆22的固定,能够对横梁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提升横梁的抗弯性能,对横梁受弯开裂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效果。
[0020]纵梁固定结构1还包括斜拉连杆12,纵梁卡箍11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纵梁卡箍11与斜拉连杆12通过螺栓连接。斜拉连杆12与横梁卡箍21通过斜拉线3相连接。斜拉线3不直接与横梁连接,而是通过横梁卡箍21对横梁提供向上的牵引力,避免斜拉线3直接锁在横梁上,时间久了发生脱落。横梁卡箍21和纵梁卡箍11均为可拆卸式,方便安装。
[0021]每个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1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梁卡箍21通过斜拉线3连接。
[0022]斜拉线3的两端均通过斜拉固定单元与斜拉连杆12和横梁卡箍21连接,斜拉固定单元包括斜拉螺母31和斜拉螺栓32,斜拉螺母31固设于斜拉连杆12和横梁卡箍21上,斜拉螺栓32上设有用于供斜拉线3穿过的通孔,斜拉线3的端部穿过斜拉螺栓32的通孔后锁紧于斜拉螺母31上。斜拉线3的端部在穿过通孔后缠绕与斜拉螺栓32上,并锁紧于斜拉螺母31上
以增加其固定牢固度,斜拉线3可选用直径1

2mm的包胶钢索线,既能保证强度又能提升其隐藏性。
[0023]每个斜拉连杆12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斜拉固定单元,本实施例中,斜拉连杆12上设有四个斜拉固定单元。
[0024]纵梁固定结构1还包括纵梁连杆13,该纵梁连杆13与各纵梁卡箍11通过螺栓连接。纵梁连杆13不与斜拉线3连接,其与斜拉连杆12共同与纵梁卡箍11构成稳定结构。
[0025]横梁连杆22位于横梁卡箍21上面或下面。横梁连杆22和横梁卡箍21通过螺栓连接件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横梁连杆22位于横梁卡箍21下面,如果想进一步减少横梁连杆22的存在感,可以将横梁连杆22设置于横梁卡箍21上面,这样从下方的角度看,横梁连杆22比较不容易被观察到,同时尽量选用宽度较窄的横梁连杆22和横梁卡箍21。
[0026]横梁下方的纵梁也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1。
[0027]横梁下方的纵梁的纵梁固定结构1通过一支撑连杆23与横梁连杆22固定连接。支撑连杆23与横梁和纵梁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横梁的稳定性,适用于横梁的端部连接位置松动比较的厉害的情况。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固定结构、横梁固定结构和斜拉线,横梁上方的纵梁固设有纵梁固定结构,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和横梁固定结构之间通过斜拉线连接,所述纵梁固定结构包括卡设于纵梁上的纵梁卡箍,所述横梁固定结构包括横梁卡箍和横梁连杆,所述横梁卡箍卡设于横梁上,横梁卡箍设有多个、沿着横向分布于横梁上,所述横梁连杆与各横梁卡箍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固定结构还包括斜拉连杆,所述纵梁卡箍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各纵梁卡箍与斜拉连杆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连杆与横梁卡箍通过所述斜拉线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横梁上方的纵梁固定结构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梁卡箍通过斜拉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古建筑修复木材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尚艺营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