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14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具体涉及古建筑维护施工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用于设置在古建筑的墙体与地面之间,包括混凝土底座、抗震机构、支撑架、接触件,所述混凝土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抗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接触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述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述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维护施工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古建筑中包含了中华文明千年以来的建筑文化积累,是世界文明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们要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让中国古建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对古建筑的修缮工作,特别是地震频发地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然而,由于古建筑一般未设有专门用于古建筑抗震的装置,导致一些古建筑在地震中容易发生倒塌,倒塌之后的古建筑就再也难以恢复和接续,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用于设置在古建筑的墙体与地面之间,包括混凝土底座、抗震机构、支撑架、接触件,所述混凝土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抗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接触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弹簧安装柱、减震弹簧,所述弹簧安装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安装柱上,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相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接。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座、滚轮,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四个,四个所述移动机构分别设置所述第二底座的四个角位置处。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其中,所述滚轮在所述引导槽内移动。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滚动机构,所述滚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个侧壁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滚动槽、滚珠,所述滚动槽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两
个侧壁上,所述滚珠设置于所述滚动槽内,其中,所述滚珠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滚珠均匀布置于所述滚动槽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触件朝向墙体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0013]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底座为混凝土浇筑件,所述接触件呈长条状结构。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在古建筑的墙体与地面之间设置抗震结构,该抗震结构包括混凝土底座、抗震机构、支撑架、接触件,混凝土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底座设有安装槽,第二底座设置于安装槽上,抗震机构设置于第二底座的侧壁与安装槽的侧壁之间,对第二底座起到缓冲的作用,支撑架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接触件设置于支撑架的侧边用于与古建筑的墙体相接触,起到支撑墙体和防止墙体倾倒的作用,该接触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该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其中,当古建筑所在位置发生地震时,该古建筑的墙体受到的力会通过接触件、支撑架、第二底座传到抗震机构上,该抗震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该力,从而避免墙体倒塌而造成损失。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的分解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的截面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的第一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4]参照图1

7所示,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用于设置在古建筑的墙体7与地面之间,防止古建筑的墙体7发生倾倒,包括混凝土底座1、抗震机构2、支撑架3、接触件4,所述混凝土底座1包括第一底座11、第二底座12,所述第一底座11设有安装槽111,所述第二底座12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1上,所述第二底座12可在所述安装槽111内运动,所述抗震机构2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2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111的侧壁之间,所述抗震机构2对所述第二底座12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支撑架3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2上,所述接触件4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的侧边用于与古建筑的墙体7相接触,起到支撑墙体7和防止墙体7倾倒的作用,
其中,所述接触件4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接触件4从上往下均匀布置。具体的,当古建筑所在位置发生地震时,该古建筑的墙体7受到的力会通过所述接触件4、所述支撑架3、所述第二底座12传递到所述抗震机构2上,所述抗震机构2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该力,从而避免墙体7倒塌而造成损失。
[0025]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三个,三个所述抗震机构2均匀布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2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111的侧壁之间。所述抗震机构2包括弹簧安装柱21、减震弹簧22,所述弹簧安装柱21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2的侧壁,所述减震弹簧22套设于所述弹簧安装柱21上,所述减震弹簧22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12的侧壁相接,所述减震弹簧22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111的侧壁相接。当所述第二底座12受到墙体7传递过来的力时,通过挤压所述减震弹簧22,使得所述减震弹簧22产生相反的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该力。
[0026]所述第二底座12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槽111的底部之间设有移动机构5,所述第二底座12通过所述移动机构5在所述安装槽111内运动。
[0027]所述移动机构5包括连接座51、滚轮52,所述连接座51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12的底部,所述滚轮5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座51上,以滚动代替滑动,减少摩擦力。...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用于设置在古建筑的墙体与地面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座、抗震机构、支撑架、接触件,所述混凝土底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底座设置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抗震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之间,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接触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侧边,其中,所述接触件包括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接触件从上往下均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弹簧安装柱、减震弹簧,所述弹簧安装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弹簧安装柱上,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相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古建筑墙窗一体化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座、滚轮,所述连接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尚艺营造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