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456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包括脱氯塔、水解吸附塔、取热器、升温器和循环池;脱氯塔包括脱氯进口、脱氯出口、脱氯循环进口和液体排出口;水解吸附塔包括水解吸附进口和水解吸附出口;取热器具有取热腔,取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取热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升温器具有换热腔,换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输入口和升温煤气输出口,换热腔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道,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连通换热;煤气出口与脱氯进口相连,脱氯出口与煤气输入口相连,升温煤气输出口与水解吸附进口相连。本申请提供的处理装置将处理前端的高炉煤气的自身热量进行回收换热,减少了煤气升温的处理成本及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高炉煤气处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炉是钢铁厂把铁矿石、焦炭等冶炼成钢铁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个处理环节。伴随着高炉的冶炼过程,会副产出一种含尘量很高的可燃气体——高炉煤气,除粉尘外,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CO2、N2、少量的硫化物以及CL

等。高炉煤气作为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气体,其产量大,用途广泛,可作为电厂锅炉、炼铁厂热风炉、炼钢厂加热炉的燃料。
[0003]由于目前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高炉煤气经干法除尘净化处理后即直接作为电厂锅炉、炼铁厂热风炉、炼钢厂加热炉的燃料使用,导致电厂锅炉、炼铁厂热风炉、炼钢厂加热炉的烟气排放中SO2含量达不到国家超净排放要求,通常其排放的烟气中SO2含量大于50mg/m3,有的生产厂排放的烟气中SO2的含量甚至高达250mg/m3以上。因此,急需对高炉煤气进行脱硫处理。而未经过脱硫脱氯处理的高炉煤气会导致煤气输送管道和设备严重腐蚀,给管道和煤气用户的设备维护和生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为了实现高炉煤气脱氯,现有技术中使用脱氯塔对高炉煤气进行脱氯处理。
[0004]钢铁企业为了实现高炉煤气燃烧前和燃烧后排烟的达标排放,花费巨资建设了不同类型的除尘、水解、脱硫系统。首先,通过脉冲布袋除尘系统对高炉煤气中的粉尘进行物理式过滤处理,接着高炉煤气进入脱氯塔中脱氯,接着高炉煤气进入水解系统,对煤气中的有机硫(COS)进行水解,使不容易去除的有机硫(COS)转化为容易去除的无机硫——硫化氢(H2S),经过除尘、水解后的高炉煤气再进入脱硫系统对硫化氢(H2S)进行去除。
[0005]高炉煤气中的硫主要以COS为主,H2S占少部分。现有的脱硫系统可以通过水解、吸附对高炉煤气中的硫化物进行脱硫处理,但是现有脱硫系统与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Blast Furnace Top Gas Recovery Turbine Unit,简称TRT)相连,且位于脱氯塔下游,煤气经过脱氯塔后,温度会降低至60℃以下,使脱硫系统处于低温区域,这种温度范围无法满足羰基硫(COS)水解(COS+H2O

H2S+CO2)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进入脱硫系统的煤气进行升温,以促进反应进行。而目前对进入脱硫系统的煤气进行升温需额外采用高温蒸汽(一般约160℃)对煤气进行加热升温,这无疑增加了高炉煤气脱硫体系的处理成本。
[0006]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阶段高炉煤气脱硫系统中为实现煤气升温促进水解而导致的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包括脱氯塔、水解吸
附塔、取热器、升温器和循环池;
[0010]所述脱氯塔包括脱氯进口、脱氯出口、脱氯循环进口和液体排出口;
[0011]所述水解吸附塔包括水解吸附进口和水解吸附出口,所述水解吸附塔用以对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中的硫进行水解吸附;
[0012]所述取热器具有取热腔,所述取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所述取热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外伸出取热腔并形成送热口和回收口;所述升温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输入口和升温煤气输出口,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外伸出换热腔形成换热进口和换热出口;所述送热口通过热源循环泵与换热进口相连,所述回收口与所述换热出口相连;
[0013]所述煤气出口与所述脱氯进口之间设置有调压阀组和/或透平机组,所述脱氯出口与所述煤气输入口相连,所述升温煤气输出口与所述水解吸附进口相连,所述脱氯循环进口通过脱氯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池相连,所述循环池内盛装有脱氯循环液。
[0014]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取热器的煤气出口与所述脱氯塔的脱氯进口之间连接有调压阀组和透平机组;所述调压阀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透平机组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输入端和入口端分别与所述取热器的煤气出口相连,所述输出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脱氯塔的脱氯进口相连。
[0015]进一步的,所述水解吸附出口和所述脱氯进口通过旁路管道相连,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煤气旁路装置,所述煤气旁路装置包括阀门。
[0016]进一步的,所述脱氯塔具有脱氯腔,所述脱氯腔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煤气进口导管、液体雾化器和除雾除沫器;所述煤气进口导管与脱氯进口连通,所述脱氯出口设置在所述脱氯腔的顶部;所述液体雾化器与所述脱氯循环进口相连,所述循环池内的脱氯循环液通过所述脱氯循环进口进入所述液体雾化器中,所述液体雾化器用以对进入其内的脱氯循环液进行雾化。
[0017]进一步的,所述脱氯腔的底部为锥状体结构,锥顶处开设有所述液体排出口,所述液体排出口通过液体外排器与所述循环池相连。
[0018]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池具有进液口、排液口、循环出口以及循环入口;所述进液口通过输送泵与外部储液装置相连;所述排液口靠近所述循环池底部,所述排液口处安装有排液管道,所述排液管道上安装有废水外排泵;所述循环出口靠近所述循环池底部,所述循环出口通过所述脱氯循环泵与脱氯循环进口相连;所述循环入口与所述液体排出口相连。
[0019]进一步的,所述水解吸附塔具有水解吸附腔,所述水解吸附腔的顶部与底部均为锥状结构,所述水解吸附进口设置在水解吸附腔的底部,所述水解吸附出口设置在水解吸附腔的顶部。
[0020]进一步的,所述水解吸附腔内相对设置有两个煤气均布板,所述煤气均布板的板面与水解吸附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两个煤气均布板之间设置有水解剂,靠近所述水解吸附塔顶部的煤气均布板的上方设置有吸附剂。
[0021]进一步的,所述煤气均布板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管道上设置有介质输入口,所述介质输入口与外部介质存储装置管道相连,用以连接所述介质输入口与外部介质存储装置的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外部介质存储装置用以向所述第一换热管道内输送介质,所述介质为流体。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管道与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连通,所述取热器通过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对第一换热管道内的介质进行换热升温;所述升温器通过第二换热管道内的介质对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进行换热升温。
[0024]进一步的,所述介质为水。
[0025]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中设置了取热器和升温器,取热器用以将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中的热量置换出来,并输出至升温器中,升温器通过该热量对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进行升温,升温后的高炉煤气在被输送至水解吸附塔中。本申请提供的处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氯塔、水解吸附塔、取热器、升温器和循环池;所述脱氯塔包括脱氯进口、脱氯出口、脱氯循环进口和液体排出口;所述水解吸附塔包括水解吸附进口和水解吸附出口,所述水解吸附塔用以对进入其内的高炉煤气中的硫进行水解吸附;所述取热器具有取热腔,所述取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进口和煤气出口,所述取热腔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外伸出取热腔并形成送热口和回收口;所述升温器具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上设置有煤气输入口和升温煤气输出口,所述换热腔内设置有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二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外伸出换热腔形成换热进口和换热出口;所述送热口通过热源循环泵与换热进口相连,所述回收口与所述换热出口相连;所述煤气出口与所述脱氯进口之间设置有调压阀组和/或透平机组,所述脱氯出口与所述煤气输入口相连,所述升温煤气输出口与所述水解吸附进口相连,所述脱氯循环进口通过脱氯循环泵与所述循环池相连,所述循环池内盛装有脱氯循环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热器的煤气出口与所述脱氯塔的脱氯进口之间连接有调压阀组和透平机组;所述调压阀组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透平机组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输入端和入口端分别与所述取热器的煤气出口相连,所述输出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脱氯塔的脱氯进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吸附出口和所述脱氯进口通过旁路管道相连,所述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煤气旁路装置,所述煤气旁路装置包括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炉煤气脱氯及水解脱硫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氯塔具有脱氯腔,所述脱氯腔中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煤气进口导管、液体雾化器和除雾除沫器;所述煤气进口导管与脱氯进口连通,所述脱氯出口设置在所述脱氯腔的顶部;所述液体雾化器与所述脱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映红胡伟刘瑞星
申请(专利权)人:佰利天控制设备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