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增扭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车全功率摩擦式取力器增扭机构,属于汽车零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专用车辆的需求不断的提高,车辆种类也越来越多。专用车一般是使用取力器从发动机或变速箱对动力进行取力输出,使车辆能够在特殊应用下进行作业。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场合,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使用取力器,需要取力器能在行驶过程中进行啮合和脱开操作,一般采用摩擦片式结构,但当所需取力扭矩过大时,需要摩擦片的数量更多、直径更大,所需压紧力也更大,造成取力器更沉重、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增扭结构,能够既保留摩擦式取力器的行车挂挡功能,又能以较少数量、较小直径的摩擦片,获得更大的扭矩。
[0004]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增扭结构,包括箱体、输出端盖、输出轴齿轮、输出轴、齿圈、挂挡活塞、增扭组件和离合摩擦片组,所述输出轴依次套装有输出轴齿轮、增扭组件、挂挡活塞和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擦式取力器增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输出端盖(2)、输出轴齿轮(3)、输出轴(4)、齿圈(5)、挂挡活塞(6)、增扭组件(7)和离合摩擦片组(8),所述输出轴(4)依次套装有输出轴齿轮(3)、增扭组件(7)、挂挡活塞(6)和齿圈(5);所述增扭组件(7)包括接合片(71)、滑套(72)、限位螺栓(73)、压紧螺栓(74)、压紧弹簧(75)和拉簧(76),接合片(71)上设有传扭凸台(711),滑套(72)上设有槽孔(721),滑套(72)与接合片(71)贴合,传扭凸台(711)嵌入槽孔(721)中通过限位螺栓(73)连接,槽孔(721)的圆周长度略大于传扭凸台(711)的直径,使滑套(72)可相对于接合片(71)转动;所述拉簧(76)一端连接在滑套(72)上,另一端连接在限位螺栓(73)上;所述接合片(71)外侧设有第一接合齿(712)和第二豁口(713),滑套(72)内圈设有第一传扭齿(722);所述齿圈(5)设有第二接合齿(51),接合片(71)的第一接合齿(712)向外与第二接合齿(51)常啮合;齿圈(5)与输出轴(4)固定连接转动,挂挡活塞(6)套设在齿圈(5)内,接合片(71)通过第二豁口(713)嵌入挂挡活塞(6)中;所述输出轴齿轮(3)与齿圈(5)之间设有离合摩擦片组(8),输出轴(4)中间设有第一油道(41),并在挂挡活塞(6)与齿圈(5)之间有油道出口(4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取力器的增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73)与滑套(72)之间均安装有拉簧(76),任意相邻两个拉簧(76)对限位螺栓(73)的拉动方向相反,使传扭凸台(711)约束在槽孔(721)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式取力器的增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设有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水梅,邵国庆,赵波,李典东,曾凡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