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墨分散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32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墨分散缸,涉及油墨分散技术领域,解决了通常需要人工对于分散缸的内壁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了清理负担,而且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一种油墨分散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采用圆筒形结构,缸体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且缸体的底部呈三角形阵列状旋转设置有三组万向轮结构;缸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缸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采用圆环形结构,刮板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贴合,且刮板的内侧为斜面结构;使得缸体内壁上粘连的大部分油墨能够沿着出料口流出,避免了造成油墨的浪费,同时能够将缸体的内壁清理干净,只需要对于缸体的内壁底部进行清理便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理负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理负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理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墨分散缸


[0001]本技术属于油墨分散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油墨分散缸。

技术介绍

[0002]分散缸又名拉缸,在油墨生产环节中,需要对半成品的油墨进行分散,在分散缸内进行搅拌,分散的目的是使用分散剂及机械力使固态物质均匀的分散于载体中而形成一个稳定的分散体系,以减少凝聚、分相、沉淀,同时使油墨具有良好的流动、流变性,使印刷时更加顺畅、均匀并提高印刷品的鲜艳、光泽度。
[0003]目前的分散缸还存在有以下不足:
[0004]目前的分散缸在使用完毕后,其内壁通常会粘连部分油墨,通常需要人工对于分散缸的内壁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了清理负担,而且造成了这部分粘连的油墨的浪费,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分散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通常需要人工对于分散缸的内壁进行清理,不仅增加了清理负担,而且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油墨分散缸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油墨分散缸,包括:缸体;所述缸体采用圆筒形结构,缸体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且缸体的底部呈三角形阵列状旋转设置有三组万向轮结构;缸体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缸体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采用圆环形结构,刮板的外壁与缸体的内壁贴合,且刮板的内侧为斜面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缸体还包括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于缸体的底部一侧,且出料口的外侧设置有阀门;第一螺杆,第一螺杆旋转设置于缸体内壁一侧的矩形凹槽内侧。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且安装架固定设置于缸体的外侧顶部;安装架还包括有:顶板,顶板采用半圆形板结构,顶板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顶板分别滑动设置于安装架的顶部两侧,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顶板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结构;双向螺杆,双向螺杆旋转设置于两组顶板的顶部,且双向螺杆与两组顶板顶部的螺孔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刮板还包括有:卡块,卡块采用矩形块结构,卡块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卡块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刮板的两侧,两组卡块分别与缸体内壁两侧的矩形凹槽卡合连接,且后侧一组卡块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通过设置有缸体、刮板、第一螺杆和卡块,搅拌完毕后,通过出料口对于缸体内的油墨进行出料,出料完毕后,可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带动卡块和刮板沿着缸体向上滑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刮板将缸体内壁上粘连的油墨进行刮除,并使得油墨能够沿着刮板内侧的斜
面结构流到缸体的底部,从而将油墨同一收集到缸体的底部区域,使得缸体内壁上粘连的大部分油墨能够沿着出料口流出,避免了造成油墨的浪费,同时能够将缸体的内壁清理干净,只需要对于缸体的内壁底部进行清理便可,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清理负担。
[0013]通过设置有安装架、顶板和双向螺杆,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带动卡块和刮板沿着缸体的内部向下滑动至缸体的底部,将油墨添加到缸体的内部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旋转双向螺杆带动两组顶板沿着安装架向内侧滑动,从而通过两组顶板的配合,将缸体的顶部进行封闭,避免缸体内的油墨在进行分散的过程中漏出,从而能够对于周围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轴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缸体剖视状态下与刮板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9]1、缸体;101、出料口;102、第一螺杆;2、安装架;201、顶板;202、双向螺杆;3、刮板;301、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实施例:
[0024]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油墨分散缸,包括:缸体1;缸体1采用圆筒形结构,缸体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且缸体1的底部呈三角形阵列状旋转设置有三组万向轮结构;缸体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2;缸体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刮板3;刮板3采用圆环形结构,刮板3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贴合,且刮板3的内侧为斜面结构。
[0026]其中,缸体1还包括有:出料口101,出料口101设置于缸体1的底部一侧,且出料口101的外侧设置有阀门;第一螺杆102,第一螺杆102旋转设置于缸体1内壁一侧的矩形凹槽
内侧。
[0027]其中,安装架2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且安装架2固定设置于缸体1的外侧顶部;安装架2还包括有:顶板201,顶板201采用半圆形板结构,顶板201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顶板201分别滑动设置于安装架2的顶部两侧,顶板20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顶板20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弧形凹槽结构;双向螺杆202,双向螺杆202旋转设置于两组顶板201的顶部,且双向螺杆202与两组顶板201顶部的螺孔均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墨添加到缸体1的内部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通过旋转双向螺杆202带动两组顶板201沿着安装架2向内侧滑动,从而通过两组顶板201的配合,将缸体1的顶部进行封闭,避免缸体1内的油墨在进行分散的过程中漏出,从而能够对于周围的工作环境进行保护。
[0029]其中,刮板3还包括有:卡块301,卡块301采用矩形块结构,卡块301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卡块301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刮板3的两侧,两组卡块301分别与缸体1内壁两侧的矩形凹槽卡合连接,且后侧一组卡块301的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螺孔结构。
[003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0031]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墨分散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所述缸体(1)采用圆筒形结构,缸体(1)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矩形凹槽结构,且缸体(1)的底部呈三角形阵列状旋转设置有三组万向轮结构;缸体(1)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架(2);缸体(1)的内侧滑动设置有刮板(3);所述刮板(3)采用圆环形结构,刮板(3)的外壁与缸体(1)的内壁贴合,且刮板(3)的内侧为斜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墨分散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还包括有:出料口(101),出料口(101)设置于缸体(1)的底部一侧,且出料口(101)的外侧设置有阀门;第一螺杆(102),第一螺杆(102)旋转设置于缸体(1)内壁一侧的矩形凹槽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油墨分散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采用矩形框架结构,且安装架(2)固定设置于缸体(1)的外侧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油墨分散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彩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羌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