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89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涉及竹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固定架、料斗、料板、上料机构以及加工机构,固定架设置于机架上,料板设置于固定架上,料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竹棒放置的定位槽一,定位槽一的槽壁均开设有能够吸附定位槽一内的竹棒的吸附气道;料斗通过驱动组件滑移于料板上方,料斗内供竹棒储存,料斗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让位槽,出料口与料斗内部连通,上料机构滑移设置于料板上并能够沿斜向抬升或下降,上料机构抬升时能够穿过让位槽并将待加工竹棒从出料口拨出,上料机构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将料板上的竹棒推入定位槽一内;加工机构滑移设置于机架上并能够加工定位槽一内的竹棒。的竹棒。的竹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制品生产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0002]吸管或称饮管,指柱状、中空的管件,其运用大气压强原理,迫使管内液体上升。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人均使用量超过30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只有几分钟,但降解的时间可能长达500年,回收利用难度大。
[0003]随着全球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渐增强,塑料吸管将被逐步淘汰,竹吸管、纸吸管、PLA吸管等环保的吸管将成为主流。由于竹子的生长周期短,种植简单,而且在没有长成适于制作吸管的成竹之前,竹子还能释放氧气,理论上竹吸管是最环保的一种选择。
[0004]申请人发现,为提高竹制吸管的生产效率,竹吸管的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对竹棒进行批量上料、加工、下料,但市场上的竹棒加工设备较难实现竹棒的批量上料、下料,不适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其具有竹棒批量上料稳定的优势。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所述加工机床包括机架、固定架、料斗、料板、上料机构以及加工机构,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料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料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竹棒放置的定位槽一,所述定位槽一的槽壁均开设有吸附气道,所述吸附气道能够吸附所述定位槽一内的竹棒;所述料斗通过驱动组件滑移于所述料板上方,所述料斗内供竹棒储存,所述料斗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让位槽,所述出料口与所述料斗内部连通,所述上料机构滑移设置于所述料板上并能够沿斜向抬升或下降,所述上料机构抬升时能够穿过所述让位槽并将待加工竹棒从出料口拨出,且所述上料机构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将所述料板上的竹棒推入所述定位槽一内;所述加工机构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能够加工所述定位槽一内的竹棒。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加工的竹棒存储于料斗内,驱动组件驱动料斗将料板上加工完成的竹棒下料后,驱动组件驱动料斗靠近驱动组件自身并复位;料斗复位的过程中,上料机构抬升并位于料斗的复位行程中,使得上料机构穿过让位槽并将待加工竹棒从出料口拨出,使得大部分竹棒进入定位槽一内,吸附气道则将竹棒吸附于定位槽一内,确保竹棒不会从定位槽一内意外脱离,料斗复位后,竹棒的上料完成;之后上料机构开始沿斜向下降并复位,而沿斜向复位的上料机构则将没有进入定位槽一内的竹棒推入定位槽一,再由吸附气道吸附住进入定位槽一的竹棒,本加工机床的上料效果更佳,且批量上料更稳定,最后通过加工机构对定位槽一内的竹棒进行加工。
[0008]优选的,所述料板上斜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杆以及上料气缸,所
述料杆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料杆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拨块,所述拨块的数目与所述定位槽一的数目一一对应,且各所述拨块之间的间距与各所述定位槽一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拨块靠近所述上料气缸的一侧具有限位面;所述上料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且所述上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料杆活动连接,所述上料气缸能够驱动所述料杆滑移于所述导向槽内,使得所述拨块突出于所述料板的上端面或缩入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拨块突出于所述料板的上端面后,所述拨块能够插入所述让位槽内,所述拨块缩入所述导向槽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面能够将两相邻所述拨块之间的竹棒推入所述定位槽一内。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气缸驱动料杆滑移于倾斜的导向槽内,拨块便可突出于料板的上端面或缩入导向槽内;拨块突出于料板的上端面后,拨块能够插入让位槽内,料斗复位的过程中,与定位槽一对应的拨块会将料斗内的待加工竹棒拨出,实现拨杆对竹棒的上料;拨块倾斜下降并缩入导向槽的过程中,限位面便可将两相邻拨块之间的竹棒推入上料气缸方向的定位槽一内,以此提高上料质量。
[0010]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槽底具有抬升点一、复位点一、抬升点二以及复位点二,所述抬升点一与所述复位点一之间通过连接斜面一连接,所述抬升点二与所述复位点二之间通过连接斜面二连接,所述抬升点一、复位点一之间的落差与所述抬升点二、复位点二之间的落差相同;所述料杆的下端间隔设置有滚轮一、滚轮二,所述滚轮一滚动至所述抬升点一时,所述所述滚轮二滚动至所述抬升点二,此时所述拨块突出所述料板的上端面;所述滚轮一滚动至所述复位点一时,所述滚轮二滚动至所述复位点二,此时所述拨块缩入所述导向槽内。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抬升点一、抬升点二均靠近料板的上端面,而复位点一、复位点二均远离料板的上端面,即抬升点一、复位点一之间的落差与抬升点一、复位点二之间的落差相同;滚轮一沿连接斜面一滚动至抬升点一时,滚轮二则沿连接斜面二滚动至抬升点二,此时拨块突出料板的上端面;滚轮一沿连接斜面一滚动至复位点一时,滚轮二沿连接斜面二滚动至复位点二,此时拨块缩入导向槽内;也就是说,通过一个导向槽即可实现料杆的升降,既可以确保竹棒的上料,导向槽也能够收纳料杆,从而避免料杆对料斗产生干涉。
[0012]优选的,所述抬升点一与抬升点二之间的间距为H1,所述复位点一与复位点二之间的间距为H2;所述滚轮一与滚轮二之间的间距为H3,H3=H2=H1。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一、滚轮二之间的距离等于抬升点一、抬升点二的间距,滚轮一沿连接斜面一滚动至抬升点一时,滚轮二则沿连接斜面二滚动至抬升点二,滚轮一沿连接斜面一滚动至复位点一时,滚轮二沿连接斜面二滚动至复位点二,使得料杆能够整体斜向抬升或下降,便于拨块的抬升或收纳。
[0014]优选的,所述料杆的滑移行程长度小于两相邻所述定位槽一之间的间距。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斜面一的长度则为料杆的滑移行程,使得拨块只能在两相邻定位槽一之间滑移,限位面便可较为容易的将料板上表面的竹棒推入定位槽一内,同时避免对定位槽一内的竹棒产生干涉。
[0016]优选的,所述出料口铰接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能够将所述出料口内的竹棒限位。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配重板依靠自重对所述出料口内的竹棒限位,使得料斗内的竹棒不会从出料口脱离;上料机构插入让位槽,且料斗在复位时,随料斗移动的竹棒会与静止的拨块接触,料斗继续复位后,拨块对出料口的竹棒限位,使得料斗底部的竹
棒被拨块拨出,而竹棒将配重板抬升,竹棒便可从出料口脱离。
[0018]优选的,所述吸附气道设置有至少一条,所述吸附气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定位槽一槽壁上的支气道以及开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的主气道,所述支气道能够吸附所述定位槽一内的竹棒,所述支气道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支气道均与所述主气道连通,所述主气道的末端设置有气道接头。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道接头与外部气源连接,通过气道接头将主气道、支气道内的空气抽走,使得支气道处产生低于大气压的低压,定位槽一内的竹棒便可被支气道吸附,从而确保竹棒在定位槽一内的稳定。
[0020]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吸管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机床包括机架(100)、固定架(200)、料斗(300)、料板(400)、上料机构(500)以及加工机构(600),所述固定架(200)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料板(40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上,所述料板(40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供竹棒(1)放置的定位槽一(410),所述定位槽一(410)的槽壁均开设有吸附气道(420),所述吸附气道(420)能够吸附所述定位槽一(410)内的竹棒(1);所述料斗(300)通过驱动组件(700)滑移于所述料板(400)上方,所述料斗(300)内供竹棒(1)储存,所述料斗(300)的底部开设有相连通的出料口(310)、让位槽(320),所述出料口(310)与所述料斗(300)内部连通,所述上料机构(500)滑移设置于所述料板(400)上并能够沿斜向抬升或下降,所述上料机构(500)抬升时能够穿过所述让位槽(320)并将待加工竹棒(1)从出料口(310)拨出,且所述上料机构(500)下降的过程中能够将所述料板(400)上的竹棒(1)推入所述定位槽一(410)内;所述加工机构(600)滑移设置于所述机架(100)上并能够加工所述定位槽一(410)内的竹棒(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吸管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400)上斜向开设有导向槽(430);所述上料机构(500)包括料杆(510)以及上料气缸(520),所述料杆(510)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430)内,所述料杆(510)上间隔分布有若干拨块(511),所述拨块(511)的数目与所述定位槽一(410)的数目一一对应,且各所述拨块(511)之间的间距与各所述定位槽一(410)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拨块(511)靠近所述上料气缸(520)的一侧具有限位面(5111);所述上料气缸(520)设置于所述固定架(200)上,且所述上料气缸(520)的输出端与所述料杆(510)活动连接,所述上料气缸(520)能够驱动所述料杆(510)滑移于所述导向槽(430)内,使得所述拨块(511)突出于所述料板(400)的上端面或缩入所述导向槽(430)内,所述拨块(511)突出于所述料板(400)的上端面后,所述拨块(511)能够插入所述让位槽(320)内,所述拨块(511)缩入所述导向槽(430)的过程中,所述限位面(5111)能够将两相邻所述拨块(511)之间的竹棒(1)推入所述定位槽一(41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竹吸管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430)的槽底具有抬升点一(431)、复位点一(432)、抬升点二(433)以及复位点二(434),所述抬升点一(431)与所述复位点一(432)之间通过连接斜面一(435)连接,所述抬升点二(433)与所述复位点二(434)之间通过连接斜面二(436)连接,所述抬升点一(431)、复位点一(432)之间的落差与所述抬升点二(433)、复位点二(434)之间的落差相同;所述料杆(510)的下端间隔设置有滚轮一(512)、滚轮二(513),所述滚轮一(512)滚动至所述抬升点一(431)时,所述所述滚轮二(513)滚动至所述抬升点二(433),此时所述拨块(511)突出所述料板(400)的上端面;所述滚轮一(512)滚动至所述复位点一(432)时,所述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西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荣豪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