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产生驱动该装置的扫描信号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324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面板上系统(SOP)型扫描驱动器。该扫描驱动器包括触发器。每个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时钟信号和反相时钟信号,并输出扫描信号。扫描信号被移位并输入到相邻的触发器。每个触发器包括三个相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因此,由于电路的简化而使版图面积最小化,并且静态电流截断,以减小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产生用于选择位于显示区域上的像素的扫描信号的面板上系统(SOP)型扫描驱动器和具有该扫描驱动器的OLED装置。
技术介绍
因为平板显示器(FPD)能够做得比使用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装置小且轻,所以近年来已对FPD作了相当的研究。结果,液晶显示器(LC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和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已被开发并投入实际使用。在这些FPD中,PDP可具有大的屏幕,但亮度低且发光效率低而导致功耗高,LCD的响应速度相对慢且由于它使用背光而功耗很大。然而,由于OLED使用有机材料来发光,所以OLED比LCD视角宽且响应速度快。另外,OLED是获得优良的对比度和清晰度的发射显示器。此外,OLED能够降低功耗并因为它不需要背光而能够做得薄且重量轻。可是,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导致用于玻璃基底的场致发光(EL)面板的尺寸受到限制,因而OLED可能不易被构造成具有大的屏幕。另外,如果屏幕大,则在屏幕上某处发生缺陷的可能性更大,因而良率降低是不可避免的。此外,OLED难以获得全屏幕的均匀性。作为上面OLED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发了贴瓷砖(tiling)技术。在贴瓷砖技术中,EL面板像瓷砖一样被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单个面板。与传统的OLED相似,EL面板中的每个包括用于显示预定图像的像素。在EL面板中的每个中,扫描驱动器施加扫描信号来激活像素,数据驱动器向所选择的像素施加数据信号。另外,发射控制驱动器向每个像素施加发射控制信号,以控制数据信号的精确安排和发射操作所需的时间。如上所述,传输各种信号以驱动EL面板的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和发射控制驱动器能够以各种方式电连接到EL面板中的每个。例如,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和发射控制驱动器可作为芯片被安装在载带封装件(TCP)上,TCP结合且电连接到EL面板中的每个。可选择地,这些驱动器可作为芯片被安装在柔性印刷电路(FPC)或膜上,FPC或膜结合且电连接到EL面板中的每个。后一种技术称为柔性板覆晶(或膜覆晶)(COF)技术。在另一种方法中,这些驱动器直接安装在EL面板的玻璃基底上。这种方法称为玻璃覆晶(COG)技术。因为这些驱动器应分开设计且彼此电连接,所以这些方法成本高且仅使模块变复杂。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最近已开发了面板上系统(SOP)技术。另外,为了在EL面板中的每个中包括系统的所有部分,已试图在每个EL面板中设计显示区域、扫描驱动器、发射驱动控制和/或数据驱动器。在使用贴瓷砖技术的OLED中,当每个EL面板被形成为SOP时,易于将EL面板彼此结合。另外,SOP技术使得减小驱动器的面积和节约设计各驱动器的集成电路(IC)的成本和劳力成为可能。然而,为了开发SOP型OLED,必须考虑EL面板的许多内部环境和条件,诸如数据驱动器和/或扫描驱动器及发射控制驱动器的驱动频率和电子迁移率。直到目前,因为数据驱动器需要高的驱动频率,所有仍难以设计面板内的数据驱动器。因此,利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技术来将数据驱动器单独形成为IC,并顺序连接到EL面板,而扫描驱动器和/或发射控制驱动器形成在EL面板内。因此,需要简单的电路结构,其中,SOP型扫描驱动器和发射控制驱动器能够被在EL面板中最优地驱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的扫描驱动器,该扫描驱动器被设计成场致发光(EL)面板中的面板上系统(SOP)型,并产生用于选择像素的扫描信号。在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OLED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具有像素并显示预定图像;扫描驱动器,具有触发器,并施加扫描信号以顺序选择像素;数据驱动器,向被扫描信号选择的像素施加数据信号;发射控制驱动器,施加发射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的发射操作,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的触发器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正电源电压端和第一节点之间,并根据施加到第一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而导通/截止;第二晶体管,连接在第一节点和反相控制信号线之间,并根据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栅端的第二节点处的电压而导通/截止;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二节点,根据施加到第三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施加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的输入信号被传输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OLED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具有像素并显示预定图像;扫描驱动器,具有触发器,并施加扫描信号以顺序选择像素;数据驱动器,向被扫描信号选择的像素施加数据信号;发射控制驱动器,施加发射控制信号,以控制像素的发射操作,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的触发器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正电源电压端和第一节点之间,并根据施加到第一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而导通/截止;第二晶体管,连接在第一节点与时钟信号线和反相时钟信号线中的一条之间,并根据连接到第二晶体管的栅端的第二节点处的电压而导通/截止;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连接到第二节点,根据施加到第三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施加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的输入信号被传输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电极;控制信号输入部分,公共地连接到第一晶体管的栅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栅端,并响应时钟信号和反相时钟信号中的一个施加低电平或高电平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输入部分可包括第四晶体管,连接在负电源电压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栅端之间,并响应时钟信号或反相时钟信号而导通/截止;第五晶体管,连接在正电源电压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栅端和第三晶体管的栅端之间,并响应反相时钟信号或时钟信号而导通/截止。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数据驱动器,用于产生与将被该装置显示的图像相对应的数据信号;和场致发光面板,与数据驱动器连接。所述场致发光面板可包括扫描驱动器、发射控制驱动器和显示区域,其中,扫描驱动器用于产生扫描信号。扫描驱动器可具有连接在一起的触发器,第一触发器用于接收作为控制信号的时钟信号和作为输入信号的起动脉冲,并产生第一扫描信号,第二触发器用于接收作为控制信号的反相时钟信号和作为输入信号的第一扫描信号,并产生第二扫描信号,第二扫描信号相对于第一扫描信号移位半个时钟信号的周期。发射控制驱动器用于产生发射控制信号。显示区域可包括连接到数据驱动器、扫描驱动器和发射控制驱动器的像素,用于接收数据信号、扫描信号和发射控制信号,像素被扫描信号和发射控制信号控制,像素用于根据数据信号产生光。触发器中的每个可包括三个相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触发器中的每个还可包括控制信号输入部分,所述控制信号输入部分具有两个也是相同导电类型的晶体管,并且触发器中的每个可在所述控制信号输入部分处接收时钟信号或反相时钟信号。在另一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产生用于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扫描信号的方法。所述装置可包括由串联连接在一起的触发器组成的扫描驱动器,所述触发器中的第一触发器接收起动脉冲作为输入,所述触发器中在所述第一触发器之后的每个触发器接收前一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作为输入,所述触发器中每个触发器的输出信号为扫描信号之一。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触发器中的第一触发器提供在第一半个时钟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域,具有像素,用于显示预定图像;扫描驱动器,具有触发器,并施加扫描信号以选择所述像素;数据驱动器,用于向所选择的像素施加数据信号;发射控制驱动器,用于施加发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像素的发射操作,其中,所述扫描驱动器的所述触发器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晶体管,连接在正电源电压端和用于所述扫描信号的信号线之间,并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而导通/截止;第二晶体管,连接在用于所述扫描信号的所述信号线和用于反相控制信号的信号线之间,并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而导通/截止;第三晶体管,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端,根据施加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端的控制信号,施加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的输入信号被传输到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宝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