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08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3
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属于离心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实用胶球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对胶球损坏率低的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泵体和叶轮,叶轮设置于泵体的泵腔内,其特征在于:泵腔为蜗壳形,叶轮和泵腔内边缘设置有间隙,沿着蜗壳内部形状,由泵腔喉部隔舌的内侧开始至泵腔的出口结束,所述间隙随蜗壳形状逐渐增大,所述泵腔的出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口。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


[0001]本技术属于离心泵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实用胶球泵。

技术介绍

[0002]在火力发电行业、石油化工行业、环保、节能减排等行业发展中,对不同应用冷却器系统中需要相应的胶球泵性能参数容量日益提高,现有的胶球泵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为此,急需高效节能、结构简单、检修方便、维护成本低、实用可靠的满足用于输送胶球的泵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对胶球损坏率低的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泵体和叶轮,叶轮设置于泵体的泵腔内,其特征在于:泵腔为蜗壳形,叶轮和泵腔内边缘设置有间隙,沿着蜗壳内部形状,由泵腔喉部隔舌的内侧开始至泵腔的出口结束,所述间隙随蜗壳形状逐渐增大,所述泵腔的出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端部为与叶轮前部的吸入端对应的进口,泵体侧方为与叶轮吐出端对应的出口;一泵轴穿过泵体的泵盖与所述叶轮后部相连,叶轮通过螺母与泵轴固定;所述螺母与吸入端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叶轮的吸入端边缘、叶轮内叶片边缘和泵腔喉部的隔舌处均设置为圆角。
[0006]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与叶轮两端配合的密封环,密封环和叶轮之间设置有缝隙。
[0007]作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泵盖和泵轴之间设置有轴套及机械密封部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泵体外设置有泵轴的轴承体,轴承体内设置有支撑泵轴的向心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组;轴承体两端设置有轴承盖;泵轴位于轴承体内的部分设置有甩油环。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腔体空间比传统泵的腔体空间要大,叶轮和蜗壳形的泵体内部空间之间设置逐渐增大的间隙,配合泵腔出口的喇叭口结构,使介质流动更为顺畅,从而提高泵的效率,并减少胶球的损坏。
[0010]2、本技术的叶轮前后均设置密封环结构,密封环和叶轮之间设置缝隙,使泵产生的水力轴向力达到自身平衡,使泵结构简化,有利于延长泵轴承部分的寿命。
[0011]3、本技术只在泵轴处设置一个机械密封部件,可使用集装式密封组件,可以实现快速检修和更换,减少液体外漏,降低维护成本的特点。
[0012]4、本技术可以输送含一定杂质的液体,且能够安全可靠运行,不容易堵塞和过快的磨损,造成泵效率和运行可靠性降低。
[0013]5、本技术采用后开门结构形式,即泵体与泵盖是从叶轮后面分开的。其优点是检修方便,检修时不动泵体、吸入管路、排出管路,只需拆卸泵盖和移动电动机即可退出转子部件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泵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中1为泵体、2为密封环、3为螺母、4为叶轮、5为泵盖、6为轴套、7为机械密封部件、8为轴承盖、9为向心滚子轴承、10为轴承体、11为泵轴、12为甩油环、13为向心推力球轴承组、14为锁紧螺母、15为隔舌、16为喇叭口、17为圆角、18为叶片、19为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技术包括泵体1和叶轮4,叶轮4设置于泵体1的泵腔内,其特征在于:泵腔为蜗壳形,叶轮4和泵腔内边缘设置有间隙19,沿着蜗壳内部形状,由泵腔喉部隔舌15的内侧开始至泵腔的出口结束,所述间隙19随蜗壳形状逐渐增大,所述泵腔的出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16。
[001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1端部为与叶轮4前部的吸入端对应的进口,泵体1侧方为与叶轮4吐出端对应的出口;一泵轴11穿过泵体1的泵盖5与所述叶轮4后部相连,叶轮4通过螺母3与泵轴11固定;所述螺母3与吸入端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叶轮4的吸入端边缘、叶轮4内叶片18边缘和泵腔喉部的隔舌15处均设置为圆角17。
[0019]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与叶轮4两端配合的密封环2,密封环2和叶轮4之间设置有缝隙。
[0020]作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泵盖5和泵轴11之间设置有轴套6及机械密封部件7。
[0021]作为本技术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泵体1外设置有泵轴11的轴承体10,轴承体10内设置有支撑泵轴11的向心滚子轴承9和向心推力球轴承组13;轴承体10两端设置有轴承盖8;泵轴11位于轴承体10内的部分设置有甩油环12。
[0022]本技术采用后开门结构形式,即泵体1与泵盖5是从叶轮4后面分开的。其优点是检修方便,检修时不动泵体1、吸入管路、排出管路,只需拆卸泵盖5和移动电动机即可退出转子部件进行检修。
[0023]泵体1和泵盖5内的泵腔构成泵的工作室。叶轮4、泵轴11、轴套6和轴承为泵的转子。轴承体10为悬架式结构,支承泵的转子部件,向心滚子轴承9和向心推力球轴承组13承受泵的径向力和剩余轴向力。
[0024]本技术具有宽敞的流道,泵的出口为螺旋蜗壳的切向吐出,泵体1喉部隔舌15处设计成较大的圆角为R4~R5,泵体1喉部隔舌15与叶轮4外缘设置间隙19,不能让胶球卡住和损坏。
[0025]本技术的叶轮4的叶片18进出口边圆滑光顺,叶片18数为3~5枚,叶片18进口边修圆为R2左右,叶片18出口边修圆为R3左右。
[0026]所述泵轴11和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0027]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包括泵体(1)和叶轮(4),叶轮(4)设置于泵体(1)的泵腔内,其特征在于:泵腔为蜗壳形,叶轮(4)和泵腔内边缘设置有间隙(19),沿着蜗壳内部形状,由泵腔喉部隔舌(15)的内侧开始至泵腔的出口结束,所述间隙(19)随蜗壳形状逐渐增大,所述泵腔的出口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容量高效胶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端部为与叶轮(4)前部的吸入端对应的进口,泵体(1)侧方为与叶轮(4)吐出端对应的出口;一泵轴(11)穿过泵体(1)的泵盖(5)与所述叶轮(4)后部相连,叶轮(4)通过螺母(3)与泵轴(11)固定;所述螺母(3)与吸入端相对的一侧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叶轮(4)的吸入端边缘、叶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扬郑建华李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市天川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