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92828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典型年用电数据与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之差确定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年净负荷特性曲线与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之差确定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根据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净负荷反送电量,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光伏发电量,根据净负荷反送电量和光伏发电量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确定配置一定比例和时长的储能的光伏就地消纳水平,有助于改善负荷特性。负荷特性。负荷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规模化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将成为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配电侧源荷特性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开发和接入,配电系统净负荷特性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出现光伏发电难以就地消纳,呈现逐级反送的现象。配置一定比例和时长的储能可有效提升光伏就地消纳水平,改善负荷特性,促进配电系统源网荷协调发展。
[0003]对于如何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尤其是考虑储能配置后,如何分析储能在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方面的作用,计算得到考虑储能配置的就地消纳率指标,对引导分布式光伏接入、明确储能配置要求、评估储能价值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及系统,在考虑储能配置后,评估计算获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根据配电网典型年用电数据与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之差确定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
[0008]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
[0009]按照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按照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
[0010]根据所述年净负荷特性曲线与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之差确定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
[0011]根据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净负荷反送电量E1,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光伏发电量E2,根据净负荷反送电量E1和光伏发电量E2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β为:β=(1

E1/E2)*100%。
[0012]优选地,所述储能配置比例为储能额定充放电功率与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百分比,其取值为10%、20%、30%、或40%;
[0013]所述储能配置时长的取值为1小时、2小时、或4小时;
[0014]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为从10%、20%、30%、或40%中择一作为储能配置比例,从1小时、2小时、或4小时择一作为储能配置时长生成的储能配置方案。
[0015]优选地,所述按照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按照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
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具体包括:
[0016]设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放电门槛初始值Pd0;
[0017]根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计算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根据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计算第n天储能的放电功率门槛值Pd;
[0018]按照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和放电功率门槛值Pd,计算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和电池电量,得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
[0019]优选地,所述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为第n天净负荷曲线中净负荷最大值Lmax;
[0020]所述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为第n天净负荷曲线中净负荷最小值Lmin。
[0021]优选地,所述根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计算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具体包括:
[0022]令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初始为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
[0023]对于时刻t,计算充电功率P_charge(t)=Pc

P_LPV(t),若充电功率大于储能额定充电功率,则充电功率P_charge(t)为储能额定充电功率S_ESS,充电电量E_charge=E_charge

P_charge(t)*Δh,其中Δh为每天的计算时间步长,P_LPV(t)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
[0024]若未到充电时长且电池未充满时,判断充电功率门槛值Pc是否小于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若小于则更新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为Pc=Pc+ΔP;其中,ΔP为充放电功率迭代更新步长,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Lmax+Lmin)/2。
[0025]优选地,所述根据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计算第n天储能的放电功率门槛值Pd,具体包括:
[0026]令第n天储能的放电功率门槛值Pd初始为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
[0027]对于时刻t,放电功率P_discharge(t)=P_LPV(t)

Pd,若放电功率大于储能额定放电功率,则放电功率P_discharge(t)为储能额定充电功率S_ESS,放电电量E_discharge=E_discharge+P_discharge(t)*Δh,其中Δh为每天的计算时间步长,P_LPV(t)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
[0028]若未到放电时长且电池未放完时,判断放电功率门槛值Pd是否大于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若大于则更新第n天储能的放电功率门槛值Pd为Pd=Pd

ΔP;其中,ΔP为充放电功率迭代更新步长,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Lmax+Lmin)/2。
[0029]优选地,所述按照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和放电功率门槛值Pd,计算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和电池电量,得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具体包括:
[0030]若t时刻年净负荷特性曲线P_LPV(t)<Pc,则储能充电功率P_charge(t)=P_LPV(t)

Pc;
[0031]若t时刻年净负荷特性曲线P_LPV(t)>Pd,则储能放电功率P_discharge(t)=P_LPV(t)

Pd;
[0032]获得t时刻储能的充放电功率P_ESS(t)为储能充电功率P_charge(t)与储能放电功率P_discharge(t)之和。
[003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系统,包括:
[0034]年净负荷特性曲线模块,根据配电网典型年用电数据与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之差确定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
[0035]配置方案生成模块,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
[0036]充放电功率曲线模块,按照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按照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
[0037]净负荷功率曲线模块,根据所述年净负荷特性曲线与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之差确定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
[0038]就地消纳率模块,根据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净负荷反送电量E1,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光伏发电量E2,根据净负荷反送电量E1和光伏发电量E2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配电网典型年用电数据与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之差确定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按照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按照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根据所述年净负荷特性曲线与所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之差确定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根据叠加储能后的净负荷功率曲线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净负荷反送电量E1,根据分布式光伏典型年出力数据计算统计周期内的光伏发电量E2,根据净负荷反送电量E1和光伏发电量E2计算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β为:β=(1

E1/E2)*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配置比例为储能额定充放电功率与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百分比,其取值为10%、20%、30%、或40%;所述储能配置时长的取值为1小时、2小时、或4小时;按照储能配置比例和储能配置时长生成储能配置方案为从10%、20%、30%、或40%中择一作为储能配置比例,从1小时、2小时、或4小时择一作为储能配置时长生成的储能配置方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储能配置方案设置储能充放电策略,按照储能充放电策略确定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具体包括:设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放电门槛初始值Pd0;根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计算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根据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计算第n天储能的放电功率门槛值Pd;按照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和放电功率门槛值Pd,计算储能的充放电功率和电池电量,得到储能充放电功率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为第n天净负荷曲线中净负荷最大值Lmax;所述第n天的储能放电门槛初始值Pd0为第n天净负荷曲线中净负荷最小值L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考虑储能配置的分布式光伏就地消纳率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n天的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计算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具体包括:令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初始为储能充电门槛初始值Pc0;对于时刻t,计算充电功率P_charge(t)=Pc

P_LPV(t),若充电功率大于储能额定充电功率,则充电功率P_charge(t)为储能额定充电功率S_ESS,充电电量E_charge=E_charge

P_charge(t)*Δh,其中Δh为每天的计算时间步长,P_LPV(t)为年净负荷特性曲线;若未到充电时长且电池未充满时,判断充电功率门槛值Pc是否小于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若小于则更新第n天储能的充电功率门槛值Pc为Pc=Pc+ΔP;其中,ΔP为充放电功率迭代更新步长,净负荷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Lmean=(Lmax+Lmin)/2。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政赵峰孙充勃李敬如原凯吴志力宋毅郑宇光万志伟金强冯明灿赵宇尘颜景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