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91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加热器、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该加热器包含:空心管,其被气密地密封并降压,空心管的内部被至少一个隔离壁划分为在管的纵向方向上并排地排列的多个区域;电子源,其被提供在经划分区域的每一区域中,电子源以与空心管电绝缘的状态被支撑在空心管的内部;电源,其在空心管与电子源之间施加电压,其中电子源用作负极性侧;且电子源朝着空心管的内部周围表面发射电子以加热空心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其中在处于减压状态的相对的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且通过从作为电子源的阴极电极(阴极)发射的电子来加热阳极电极(阳极);一种用于使用所述加热器对墨粉图像(toner image)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和一种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关于使用粉末状墨粉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墨粉图像定影方法,广泛采用一种方法,其中将墨粉图像以静电方式转移到记录媒介上,接着将记录媒介夹在加热构件与加压构件之间来加热墨粉图像,且将所述墨粉图像压合(pressure-bond)到记录媒介。在所述定影装置中,卤素灯被广泛用作用于加热墨粉图像的加热源。举例来说,提供在圆柱形核心的内部具有卤素灯的定影辊(fixing roller)和被按压在定影辊上的加压辊(pressing roller),且形成夹部(nip portion),其中旋转的定影辊和加压辊彼此加压。其上承载有未定影的墨粉图像的记录媒介被供应到所述夹部且被传送。通过从安置在内部的卤素灯辐射的辐射热(radiant heat)来加热该定影辊,借此,通过夹部的记录媒介上的墨粉图像被加热和加压。在将这种卤素灯用作加热源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加热开始时加热卤素灯本身,且通过来自卤素灯的辐射热或热传导来加热定影辊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当设备开动或设备从待机状态返回时,不但加热设备需要时间,而且功率消耗会增加。除此之外,在开启或关闭卤素灯时会出现电源电流的瞬变流动,也就是说,出现了被称作闪烁现象(flickerphenomenon)的现象。近来,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还需要抑制能源的消耗。更特定来说,为了使上述加热时间尽可能短并最小化待机状态中的功率消耗,需要有效地对用于加热墨粉图像的定影构件的一部分进行局部加热。关于此点,例如,JP-A-2000-242108提出采用电磁感应加热方法来代替将卤素灯用作加热源的定影装置。根据所述电磁感应方法,将感应线圈产生的磁场施加在具有导电层的加热构件上,从而允许加热构件通过在导电层中形成的涡电流(eddy current)而产生热量。所述加热方法的特征在于可在较短时间内加热该加热构件。作为可用在定影装置中的加热源,在JP-A-2002-260540和JP-A-2004-319418中描述一种电子加热管,其中允许从阴极电极(阴极)发射的电子到达阳极电极(阳极),并利用所述阳极中产生的热量。在这个加热管中,圆柱形金属管的内部被降压处理,且电子源安置成在内部与金属管同轴并处于电绝缘的状态。通过将电子源用作负极性侧,在电子源与金属管之间施加电压,且允许从电子源场致发射(field-emit)的电子到达所述金属管以加热金属管的周围表面。所述金属管被用作热定影(heat-fixing)辊。然而,在JP-A-2000-242108提出的电磁感应加热方法中,待加热的构件应具有导电层,且有必要提供激励线圈(exciting coil)、用于固定所述线圈的线轴、用于调节激励线圈的阻抗的磁构件和用于向激励线圈供应高频电流的电源。因此,部件的数目增加,且因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在JP-A-2002-260540中描述的加热管中,从被支撑在内部并与金属管同轴的电子源将电子在径向中发射到所述金属管的整个周围,进而加热整个金属管。因此,不但温度从加热开始时上升需要时间,而且也增加了功率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本专利技术,且提供一种能局部地并有效地加热所需部分的具有简单结构的加热器,以及一种具有所述加热器的定影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aspect),提供一种加热器,其包含空心管,其被气密地密封并降压,所述空心管的内部被至少一个隔离壁(partitionwall)划分为在管的纵向方向上并排地排列的多个区域;电子源,其被提供在所述经划分区域的每一区域中,所述电子源以与所述空心管电绝缘的状态被支撑在所述空心管的内部;电源,其在空心管与电子源之间施加电压,其中电子源用作负极性侧;且电子源朝着空心管的内部周围表面发射电子以加热空心管。附图说明将基于随附图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图1是示范性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的定影装置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分解透视图,其绘示图1中所示的定影装置中使用的抗压构件、加热器和定影带导引构件。图4A和4B是示范性体现本专利技术并用在图1的定影装置中的加热器的截面图。图5是用在图4的加热器中的电子源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示意性结构图,其绘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图6是示意性结构图,其绘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图6中所示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圆柱形感光鼓41,在所述感光鼓41的表面上基于在均匀充电后辐射出图像光时产生的静电电势差而形成潜像(latent image)。在感光鼓41周围进一步向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提供充电装置42,其用于对感光鼓4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曝光装置43,其用于将图像光辐射到感光鼓41上以在所述鼓表面上形成潜像;显影单元44,其使墨粉选择性地转移到感光鼓上的潜像上以形成墨粉图像;环形带状中间转移构件45,其与感光鼓41相对,且整个周围表面经支撑以便可圆周地移动;清理装置46,其用于在转移墨粉图像后移除感光鼓41上剩余的墨粉;和去静电曝光器47,其用于除去感光鼓41表面的静电。又,安置在中间转移构件45内部的是转移馈送器(transfer charger)48,其用于使感光鼓上形成的墨粉图像转移到中间转移构件45上的第一转移;两个支撑辊49a和49b;以及转移对置辊(transfer opposition roller)50,其用于执行第二转移。通过这些组件,中间转移构件45被拉成桥的形状,从而可圆周地移动。用于将中间转移构件上的墨粉图像转移到记录纸上的转移辊51安置在通过中间转移构件45而与转移对置辊50相对的位置。从纸盒(未图示)将记录纸P馈送到转移对置辊50与转移辊51之间的压力接触部分。安置在压力接触部分下游的是定影装置1,其用于热融化记录纸上的墨粉图像并使其与记录纸形成压力接触,以及清理装置53,其用于移除中间转移构件上剩余的墨粉,所述清理装置53安置在沿着中间转移构件45的一个位置处。进一步提供控制器60,其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各个部分的动作。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且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定影装置包含定影带1,其具有环形周围表面;加压辊2,其适于加压定影带1的外部周围表面;加热器3,其用于加热定影带1,加热器3在加压辊2被加压的位置与定影带1的内部周围表面相抵接(abutted);以及抗压构件4,其由环形定影带的内部固定地支撑着,所述抗压构件4在预定位置支撑着加热器3并抵制该加压辊2的压力。在定影带1与加压辊2之间馈送承载墨粉图像T的记录纸片P,以加热并加压墨粉图像T,且将其定影在记录纸片上。剥离构件(peeling member)9安置在夹部的下游,在该处定影带1和加压辊2彼此形成压力接触,以从定影带1剥离记录纸片并将其从定影带1中排出。定影带1包含由不锈钢(SUS)薄膜形成的基层和层压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包括:空心管,其被气密地密封并降压,所述空心管的内部被至少一个隔离壁划分为多个区域,所述多个区域在所述管的纵向方向上并排地排列;电子源,其被提供在所述经划分区域的每一区域中,所述电子源以与所述空心管电绝缘 的状态被支撑在所述空心管的内部;电源,其在所述空心管与所述电子源之间施加电压,其中所述电子源用作负极性侧;以及所述电子源朝着所述空心管的内部周围表面发射电子以加热所述空心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波茂彦上原康博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