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140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设有转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装置通过螺丝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当电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使转轴转动,然后当转轴转动的时候,从而就可以使转动杆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泵中的零部件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源从分流板中喷出,从而就可以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第三皮带轮随之转动,在第二皮带的辅助下,就可以使往复丝杆随之转动,这样就可以使破碎杆随之移动,从而就可以使气泡随之破碎,进一步的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的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的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藻液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藻液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藻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旋藻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微藻类之一,是有35亿年生命史的稀有藻类生物,也是一种天然食品,螺旋藻是自然界营养成分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螺旋藻富含高质量的蛋白质、γ

亚麻酸的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如铁、碘、硒、锌等。
[0003]在螺旋藻养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搅拌,搅拌可使池子藻液受光均匀、气体交换充分、营养盐分布均匀,在天气晴朗、气温高时宜多搅拌,阴雨天气、气温低时搅拌次数可少一些,一般每30分钟搅一次,每次时间掌握在池水流动2圈为宜,现有的搅拌装置是由转轴、搅拌叶和电机组成,其中转轴处于螺旋藻养殖池的水面上方,而搅拌叶的一部分处于螺旋藻养殖池中,因此当电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使螺旋藻养殖池的液体得到搅拌,但是在搅拌的过程中会出现气泡,而气泡影响藻体采光及气体交换,降低藻体光合作用,进一步的影响螺旋藻的正常生长。
[000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藻液搅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之间设有转轴,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转轴相连接;
[0008]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供给组件,所述供给组件与转轴传动连接;
[0009]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轴承座,两个所偶数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与转轴传动连接;
[0010]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连接有同一个破碎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上连接有同一个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与供给组件相连接。
[0011]本装置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装置通过螺丝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当电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使转轴转动,然后当转轴转动的时候,从而就可以使转动杆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泵中的零部件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源从分流板中喷出,从而就可以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第三皮带轮随之转动,在第二皮带的辅助下,就可以使往复丝杆随之转动,这样就可以使破碎杆随之移动,从而就可以使气泡随之破碎,进一步的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
[0012]优选地,所述供给组件包括固定第一轴承座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
[0013]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上转
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转轴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往复丝杆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皮带轮传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破碎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第二轴承座之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套环,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套环相连接,所述套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破碎杆。
[0016]优选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轴承座上的支撑杆,两根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输出端与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工作人员可以直接把装置通过螺丝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当电机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使转轴转动,然后当转轴转动的时候,从而就可以使转动杆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泵中的零部件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源从分流板中喷出,从而就可以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第三皮带轮随之转动,在第二皮带的辅助下,就可以使往复丝杆随之转动,这样就可以使破碎杆随之移动,从而就可以使气泡随之破碎,进一步的达到清除气泡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的第一视角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的仰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一轴承座、2转轴、3电机、4第二轴承座、5往复丝杆、6搅拌叶、7连接板、8水泵、9转动杆、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2第一皮带、13第三皮带轮、14第四皮带轮、15第二皮带、16丝杆螺母、17限位杆、18套环、19破碎杆、20支撑杆、21分流板、2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4,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1,两个第一轴承座1之间设有转轴2,其中尤为注意的是,在第一轴承座1的辅助下,能够使转轴2正常转动,并且电机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过多陈述,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座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驱动轴与转轴2相连接;
[0026]其中一个第一轴承座1上连接有供给组件,供给组件包括固定第一轴承座1上的连接板7,连接板7上固定连接有水泵8,其中尤为注意的是,水泵8为输送液体的泵体,并且水泵8的驱动端是由电机3进行驱动的,转轴2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6,当电机3工作的时候,就可以使转轴2随之转动,从而就可以使搅拌叶6随之转动,这样就可以使螺旋
藻池中的营养液得到搅拌。
[0027]供给组件与转轴2传动连接,转轴2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连接板7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1,第一皮带轮10通过第一皮带12与第二皮带轮11传动连接,当转轴2被电机3驱动转动的时候,转轴2随之转动,进一步的就可以使第一皮带轮10随之转动,在第一皮带12的辅助下,就可以使第二皮带轮11随之转动,从而就可以使转动杆9转动,这样就可以使水泵8内部的零部件转动,从而就可以使水源进入到进水管,进一步的就可以使水源从分流板21上的喷头喷出,从而能够使气泡破碎。
[0028]两个第一轴承座1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轴承座4,两个所偶数第二轴承座4之间设有往复丝杆5,往复丝杆5与转轴2传动连接,转轴2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13,往复丝杆5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14,第三皮带轮13通过第二皮带15与第四皮带轮14传动连接,尤为注意的是,当转轴2转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轴承座(1),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之间设有转轴(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驱动轴与转轴(2)相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连接有供给组件,所述供给组件与转轴(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的一侧均设有第二轴承座(4),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4)之间设有往复丝杆(5),所述往复丝杆(5)与转轴(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座(4)上连接有同一个破碎组件,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座(1)上连接有同一个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与供给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组件包括固定第一轴承座(1)上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上固定连接有水泵(8),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藻液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所述连接板(7)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侧壁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军折占平王一婧武雅博王月华杨铠源贾昊辉李雪如郝耀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同远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